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踏歌而行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7134602
  • 作      者:
    黄玉东
  • 出 版 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且行且歌 献给诗意心灵的至美独白
  探寻人性幽微之地,叙述世间悲喜人生
  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透过纸被,直抵人心
  文人的思想跨越了亘古交相辉映,我们为先贤大家的才情和风骨心旌摇曳,对歌者直抒胸臆洒脱不羁的灵魂心向往之——彼时的他们在各自岁月里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至于那些璀璨的思想和凝练的词句,称得上一清如水、清新俊逸,遂使人低徊吟诵、不能去怀。他们以优美凝练的语言,以“歌者”的精神品质,为青春而歌,为生活而歌,为心灵而歌,为真善美而歌。
  关键词:
  家长里短 故里杂忆 人情世故 五味生活
展开
作者简介

黄玉东,笔名冬歌,江苏响水人,军旅作家,军网主编,特邀撰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冬歌文苑”创始人,散文集《四季恋歌》、诗歌集《歌向远方》主编。著有散文集《军旅青春别样红》《向往大海》等。其中。《向往大海》发行数万册,多次进入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并被海军档案馆、辽宁省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馆藏。


展开
内容介绍

《踏歌而行》散文集荟萃了诸多优秀作者的倾情之作,不仅囊括了作者有关童年记忆、青春往事、心路历程中所思所想的灵感,更有军旅生涯、人生哲思、家国情怀等令人咀嚼并有生命张力的文章见诸笔端。作者们以从容豁达的心写出了乡情民俗、家国情怀,凡人小事温润的乡土味,道出了世间的美好与灵动。


展开
精彩书摘

我的武汉情缘

马誉炜

 

在我的脑海里,凡是到过的每一座城市,好像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印象。像北京的恢宏,上海的精致,天津的洋气,重庆的炽热,西安的古朴,广州的开放,昆明的靓丽,海口的惬意,成都的安逸,石家庄的殷实,济南的大气,呼和浩特的清新,哈尔滨的冷峻,乌鲁木齐的辽远,拉萨的静谧......而武汉,留给我的印象是雄阔。

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最早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管辖。武汉作为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东汉末年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后东吴孙权在夏口城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成为武汉标志性的建筑。隋唐时期,武汉又有“江城”之称,唐朝诗人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明嘉靖年间,因汉口镇的兴起,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祥地,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后,民间一直有“大武汉”之 称,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汉是国家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有“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身份的武汉市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而由于城市倚靠长江,武汉的水系也很发达,可谓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和汉江交汇于市境中央,且接纳南北支流汇入,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了难得的湖沼水网,滋养哺育着万物,使得整座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真正走近武汉的时间很晚,那是 2004 年秋季,我以内蒙古乌海军分区政委、市委常委的身份,在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进修学习,并担任学习小组长。学习快要结束时,学校教学安排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实地考察,当时我们这个小组选定的地方是贵州、 重庆、湖北和广东四地。记得我们从重庆乘船沿江而下,经三峡到达宜昌转赴武汉,在那里我们参观了被称为“武汉硅谷”的科研单位、部分高等院校,因时任信息工业厅厅长的张姓同学是我们这个小组的成员,我们还专门到他管辖的机关和一个科研所参观考察。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改革发展氛围,接待我们的市领导和所到单位的负责人都是侃侃而谈,论起发展业绩个个如数家珍,人人脸上洋溢着自信和自豪。

考察调研间隙,我们还游览了武汉的名胜——黄鹤楼。在秀山起伏、湖波荡漾的美丽江城,这座高踞蛇山之上的如诗如画的千年古楼, 格外雅致雄伟。白云环绕其上,滚滚长江从她的脚下东流而去。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建筑物。她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正好契合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理念。登上黄鹤楼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的心灵与宇宙意象完全融合在一起,惊叹其经千年风雨而不衰,与天地日月共长存的独特气象。不由对一位安徽现代诗人刘夜烽写的一首诗产生了强烈共鸣:“崔郎高咏足千秋/后世依然诗满楼/堪笑青 莲空白诩/楼前不敢逞风流。”

其实,我对武汉的向往由来已久,这大概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故乡有一批南下干部去了湖北有关。在我的印象里,那一批南下干部堪称一代精英,他们刚刚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千辛万苦、艰苦卓绝将家 乡政权从反动派手中夺过来,就在大家正准备安享太平生活,各自居家过小日子的时候,中央一声令下,要派大批河北解放区的干部南下,帮助那里的人民翻身解放,建立新的政权。如写出四百八十万字长篇小说《新战争与和平》的李尔重,原籍唐山丰润,曾任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委第二书记,后来还任过河北省省长。他也曾被毛主席称为“我们的作家和才子”。他是一位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领导干部。再有一位就是写反映家乡衡水一带抗战岁月的长篇小说《平原枪声》的作家李晓明,也是一位“三八式”老革命,曾任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文化局局长;该书另一位作者韩安庆,曾在武汉市总工会和武昌区委工作。前边我说的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湖北信息工业厅张姓同学,其父也是从我们老家衡水安平南下,后任荆州地区领导的。我们村同院的一位名叫马延清的父辈,也是随军南下的老干部,曾在恩施地区党校工作。我上中学时曾经在村子里见过他,后来又在老家的县志上见过他的名字。由于有这些前辈荆楚情结的缘故,从小我就对湖北、对武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去湖北时,总想看到老前辈们的遗迹,并通过这些难得的遗迹穿越时空与他们对话。

我最近一次去武汉,是 2018 年的九月中旬,毕业三十三年后军校同学在咸宁聚会,结束时我专门抽出两天时间在武汉逗留。其间专门去了一趟久负盛名的东湖,参观瞻仰了当年毛主席在武汉时经常下榻的宾馆,还游览了他老人家经常散步的地方。走在草丰林密、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美丽境地,感受一代伟人那脍炙人口的词句: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陪同我的在武汉的几位军校同学,数十年不见,都已由当初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变成了时值花甲的退休一族,我们在一起品江鱼、喝美酒、叙旧事,忘掉了岁月年龄,忘掉了坎坷忧愁,只有相逢的畅快和满足,不亦乐乎。 较之十几年前,武汉变得更美、更阔了。给我的印象到处都是建设的工地,许多沿街的楼房都打起了施工的帷子,听说是要迎接世界军运会。凡是见到的老同学和老部下,说起大武汉,依然是满脸的自信与自豪,憧憬着这座城市的明天会更好。2019 年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成功举办,其间通过各种媒体传来的消息,这确是国际军人运动的盛宴,赢得广泛赞誉,国内外反响强烈。

从来没有想过这么一座古老雄阔、富有魅力的城市,会和一场大的疫情联系起来。2020 年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新冠肺炎病毒无情地袭击了武汉。这座城市就像一个年富力强的壮汉突遭病魔打击一样,初期多少显得有些慌乱和茫然。好在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有英雄的湖北人民的不屈抗争,举全国之力战疫救灾,防控的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些天来,武汉成为我和众人密切关注的焦点,时刻都在追踪着那里的消息,甚至夜里睡醒一觉,也要看看手机里有没有武汉的疫情新闻。心情也随着疫情防控的态势不断起伏着。当看到有那么多的同胞被病魔夺去宝贵的生命,心就像被刀割一样难受。我每天关注的,还有现在武汉的那几位军校同学和老部下,惦念他们的身体生活情况。好在有了微信圈,每天都能与这些同学战友沟通交流,看到他们都很安定、乐观,心情也就渐渐好些。期盼着疫情早点过去,重新回到阳光明媚、百花盛开的日子。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许多天了。武汉梅园里的梅花,东湖里的樱花,新洲区的油菜花应该都快开了。

……

展开
目录
马誉炜
我的武汉情缘 / 1
 
戢觉佑
石榴又红了 / 6
一抹乡愁 / 9
 
黄玉东
爱是一条弯弯的河 / 13
开在心灵深处的格桑花 / 20
兰 姐 / 26
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 30
回家过年 / 33
在老去的时光里陪故乡长大 / 38
 
毛新萍
悠长的等待 / 42
软 肋 / 45
 
李春玲
寻找王刚 / 48
 
徐莲华
花子的平凡世界 / 50
桂树,婆娑 / 54
 
蔡泗明
厨 房 / 56
新茶王之路 / 58
欧阳修论 / 62
茶之旅 / 66
冇坑茶诗并序 / 68
 
孔秋莉
勤奋有爱的冬歌 / 72
坚持写下去,总会有人喜欢 / 76
 
顾丽娣
西宁,我向你走来 / 79
 
袁福成
半月莲池 / 82
人狗未了情 / 85
想家的滋味 / 90
 
汤燕萍
密拉恩师漫记 / 97
 
孟芹玲
烙 馍 / 103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些钗黛 / 107
刘宏谟先生与《刘氏语通》/ 110
 
何声静
两块钱 / 117
我与母亲 / 120
 
胡建国
边关不冷 / 127
每年菊香为您开 / 132
风展红旗如画 / 136
火红的青春吐芳华 / 140
 
黄伟民
最后一程 / 143
那块自留地 / 149
剑门雄关展深情 / 152
 
梁书萍
乡 韵 / 157
父爱如山 / 159
童年的小山村 / 163
 
吴秀明
永远的父亲 / 166
风景,因走过而美丽 / 170
 
李品刚
我走进人民大会堂 / 173
再上井冈山 / 176
 
田志坤
一个苦孩子的冬天 / 181
家乡的豆腐 / 184
父殇之痛 / 187
中秋随想 / 191
 
郑冬前
那夜,无法入眠 / 194
静湖情缘 / 198
 
陈清贵
学员队里难忘的事 / 201
 
张志荣
下山入川,甩掉贫穷 / 211
麦 客 / 214
母亲的背 / 217
 
张曙光
感谢跋涉的脚步 / 220
心中的牌坊村 / 226
不一样的大年夜 / 230
 
蔡娟
羊 倌 / 235
 
周振英
一泓清泉 / 239
别了,故乡的桥 / 244
 
夏天
外婆的味道 / 248
 
张守安
仰望明月思故乡 / 251
相约西宁 / 25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