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霍芬曾先后两次游历中国。第一次是1859年,他以普鲁土外交使团科学特派员的身份踏上过大清国土。
这是普鲁士外交使团首次造访中国。这个使团负有一项秘密使命:效仿英国,获得一块类似香港的海军锚地和商业港口。当时德国的目标是台湾,而年轻的李希霍芬,职责就是实地勘测、以咨选址。李希霍芬也对台湾推崇备至,但这个建议却遭到团长艾林波伯爵的否决。
这次访华的重要成果,是在1861年9月与清政府签订了《通商条约》,得到与英法相同的优惠待遇。之后李希霍芬并未随团回国,而是在途经北美时,留下来参与了加利福尼亚地区的金矿勘探。当地财团对他的经验颇为激赏,以至于他一提出要考察中国,加利福尼亚银行就决定予以资助,让他开展一项旨在发现商业机会的对华考察活动。
868年,李希霍芬带着加利福尼亚银行的资助从上海登岸。在那里,他得到上海欧美商会提供的旅华4年的经费,条件是他必须用英文提交关于中国经济,特别是煤矿资源的报告。可见欧美商会对中国经济的高度关注。而李希霍芬无疑充当了探路者的角色。这是李希霍芬第二次游历中国
1868年到1872年的4年间,李希霍芬以上海为基地,7次出行,对中国18个行省中的14个进行了地理地质考察,足迹遍及今天的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内蒙古、辽宁、吉林等省区,纵横大半个中国。 1869年3月底到5月上旬,李希霍芬重点考察了山东。
李希霍芬对山东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他在自己的旅行日记中这样记录:
这里的人穿着好一些,而且举止更加文明,我们之前总听到的“洋鬼子”那个词再也没有人喊了。之前见过的街道大都很破败,现在却既宽又干净,铺着大石条,甚至路两边还栽上了树。这在江苏省从来没见到过。
李希霍芬在旅行日记中还记录了他在考察山东时的起居:
四点就得起床,穿衣服、吃早饭、收拾和往车上捆绑行李就得花两个小时。然后就上路,11点到1点得吃中饭,牲口也得喂饱。然后继续走,一直到6点,中间还要搞定晚饭。当其他人都睡了以后,我便开始写作和绘图。经常要干到半夜,第二天还要4点就起床。如果路况较好,并且沿途无可看的话,我还能在车上补一补觉。每天我都写详尽的日记,一天不差,因为有些东西如果不立刻记下来的话,很快就忘了,
正是通过他的日记,我们得以了解他考察山东的详细行程。
李希霍芬对潍县煤矿特别看好,他认为虽然潍县煤矿的名气不如博山大,但是潍县的煤矿更加值得关注。这里煤层广阔,储量丰富,目前只有一部分被发现,而且它们当中只有较厚煤层的最上层被开采。
基于此,李希霍芬提出一个大胆设想:从潍县去往平度的道路很平坦,就算不以芝罘为起点,而以金家港为起点建造铁路的话,也足以把以潍县为中心的山东内部巨大的贸易市场连接起来。
李希霍芬所说的“金家港”,即位于即墨和莱州之间的“金家口港”,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港口,商贸往来非常繁盛。李希霍芬经过考察发现,潍县的煤矿可以和沂州府的煤矿媲美,而且潍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更为优越,更适合外国资本投入。
P5-8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