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乡愁——高墩村
我最早开始体悟人生的地方,是我开始初涉社会、飞速成长的地方,也是母亲养育我、教诲我的地方。
高墩村是坐落在浙江省平阳县山门镇的一个古村。不知从哪个朝代开始,先祖在这里开疆拓土,开垦出一块块可耕可居的土地。
据说,叫“墩”的地方大都是风水宝地。这个叫“高墩”的村庄,就更是让人赞叹不已了。
高墩村分“高墩头”与“高墩尾”两个自然村。居住着以曾、林、庄、郑四个姓氏为主的村民,总共有五百多户。高墩头以“曾”为大姓,另有三户姓“庄”的;高墩尾以“林”为大姓,另有一户姓“郑”的。三百七十多年来,高墩人守护着高墩村的一草一木,脚踩着家乡的石子和沙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高墩的忧伤和欢乐。
高墩村旁有一条很宽很宽的大溪流,叫“高墩溪”。长年生活在高墩溪畔,感到人生犹如溪水,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向前流淌,有时奔腾咆哮,有时回旋呜咽,有时候也会默默无言。
高墩溪岸边有大片的防护林带,高大的溪榉树和柳树,好似成群的卫兵,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守护着大堤。溪边那两条长龙般的防洪大堤,都是由一块块巨石垒成,远远望去,非常雄伟。大堤外面长满比人还高的芦苇,阵风吹拂,芦苇飞舞。这些芦苇的根深扎在地下,紧密相连,保护着大堤不被洪水冲垮。
每当山洪肆虐时,上游的洪水会把大大小小的石头推向下游,堆积在溪床上。洪水过后,这些石头被冲刷得干干净净,白刷刷的一片,把溪床填得满满当当。每当这时,高墩人就会集体出动,把大石头抬起来修补大堤,把小石块挑出来,填在大堤的肚子里。大堤离不开人的保护,人也离不开大堤的守护。人和自然就这样和谐相处。
如果几天不下雨,溪水就自然少了。溪水清澈见底,许多小鱼小虾顺着哗哗作响的溪水游窜,在水中游戏,又蹦又跳,自由自在。我常常卷起裤腿,涉水过溪,享受一种奇妙的乐趣。
村民们干活累了,就在防护林的树荫下歇歇脚;口渴了,就到溪边捧几13水,喝个痛快。溪边的风很凉快,溪中的水可真甜哪!
孩子们到溪水中游泳、玩水,这里是天然的游泳场。
年轻人到溪中洗澡,这里是天然的洗浴场。
在溪水中捕鱼捞虾,是一种乐趣。用黄酒糟烧清水鱼虾,味道鲜美得令人终生难忘。
还有一道风景线,就是村里的妇女一字排开,在溪边洗衣洗菜。这幅多姿多彩的美丽画卷朴实而灵动。
高墩溪流传着一个神秘而离奇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妇人在溪边洗菜头(即萝卜),身边突然来了一个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的乞丐。他向正在洗菜头的妇人讨一个菜头吃,妇人抬头看见他一身脏兮兮的模样,不愿给他。只见那乞丐哈哈大笑,且嘴里念叨道:“上溪有水流,下溪有水流,中溪无水洗菜头。”乞丐说完便扬长而去。后来人们都说,此乃神仙,这条溪被他说绝了。从此以后上游的山门一年四季水长流,下游的东门不管天旱多久,也从不断水。唯独高墩这段溪流,历来就是大雨大水,小雨小水,要是半个月一个月不下雨,溪床高的这段就断流干涸。水都在溪床的石头底下穿流过去,小鱼小虾也早就跑到那深洼水潭避难去了。为此,有人给高墩溪取了一个绰号,叫“拉尿溪”,意思是说,溪中有水的时间短暂得如同一泡尿的工夫,尿拉完了,溪水也断了。
听到这个传说,我就想,那个洗菜头的妇人如果不嫌乞丐脏,给他一个菜头,这里也就水长流了。这个故事是启迪我们要积德行善,多做好事!
高墩是个神奇的地方。站在高处眺望,只见远处皆是一座座用木头建造的瓦房。房子与房子间的空杂地上,林木葱葱。走进高墩村,林木相间的小路,弯弯曲曲的,如九曲迷宫。初来高墩的人,很容易因错综复杂的小路迷失方向。这里没有路名路标,家家户户又没有门牌号码。外村人进了高墩,就分不出东西南北,所以人们常称这里“高墩小上海”,因为路径多得实在难以分辨。
高墩村周边,是一片连着一片的桑树林。到了春天,那些粗大的桑树长出了茂盛的叶子,密密麻麻的竹子参天斗绿,高大稀疏的香樟树,掺杂其中。还有无数的红木树,以及叫不出名字的杂树,都各领风骚,把整个村庄覆盖得严严实实,简直是一座绿树成荫的天然生态园。
这人间美景仿佛梦里仙境。君不知,在这美景背后,人们流过多少汗水,受过多少艰辛!每当想到这里时,我便心潮起伏,故乡的点点滴滴,无不在我心头沉浮……
2019年4月18日,我与江苏省无锡市的著名老作家浦学坤先生及其夫人一起到老家,寻觅我出生的血缘之地。在我的出生地顺溪半岭,700多米高的眉峰山依旧苍绿,山中的人却都变了模样。85岁的哥哥和侄子一家见到我,又是让座、又是泡茶,非常高兴。在侄儿的引领下,我在半山腰的树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出生地。遗憾的是,那里只留有小树杂草,而当年的房舍已无踪迹。我三岁时就离开了那里,故而不记得当时的任何情景,但这里的草木肥土总会留下我幼年的些许信息吧!这却是:
寻居故里大山行,古稀八十觅旧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