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新争先--宁夏优秀科技工作者纪实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2565799
  • 作      者:
    编者: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责编:申佳
  • 出 版 社 :
    阳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于1959年1月,是宁夏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地方组织,接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的参加单位。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讲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十多位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感人故事。他们中有的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自主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有的积极投身临床一线,践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初心;有的毕生致力于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有的积极投身科普事业,为青少年点亮科学梦想……  他们以实际行动,矢志践行科技报国之志,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真谛,展现了宁夏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本书的出版对推动全社会建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价值导向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创新争先:宁夏优秀科技工作者纪实》:
  说起铸造,很多人觉得离自己很远,但实际上,小到家庭、大到航天都离不开它。
  作为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铸造业的发展甚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实力。维尔铸造的出现为我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王小宁对铸造工艺的热爱和痴迷,如同铸造炉淬炼时的高温。他敢于挑战国内外难攻克的项目。
  “只要心无旁骛地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无论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未来的中国‘智造’定将拥有更强竞争力。”王小宁如是说。
  在五十知天命的年纪,王小宁又锁定了新的转型目标。
  “十四五”期间,宁夏维尔铸造将抢抓铸造行业转型升级和汽车供应链向中西部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大批量产品市场开拓和研发上下功夫,进一步为企业延链补链,调整产品结构,加速转型升级,力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辞职创办维尔铸造
  王小宁是安徽人,1990年从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宁夏煤业矿机公司担任技术员。
  “刚从大学出来,给我分配的技术员岗位,听着好像挺懂技术的样子,其实和一般工人没多大区别,甚至水平还不如一些肯钻研的工人。”22岁的王小宁深知要想学到真正的技术,还得在车间踏踏实实学起。
  “大学生能干这又脏又累的活?”“细皮嫩肉的,吃不了这苦。”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刚进公司就担任技术员,这让好多工友不服气。但谦虚好学的王小宁很快赢得了同事的信任,不少同事的独门秘籍都向他公开,而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提高技能上。
  凭借自身的刻苦努力,王小宁走上铸造车间管理岗,并一步步成长为分厂厂长。2004年,当人们津津乐道于36岁的他事业有成、年轻有为、前途不可估量时,他做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从国企辞职,自己创业。
  翻开相册,看着创业时破旧的厂房,王小宁感到了久违的亲切。毕竟,那些房子是他亲眼看着盖起来的,记录着他奋斗的历程。
  一切从零开始。王小宁带着六七位和他一样热爱铸造的兄弟,东拼西凑了30万元,成立了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创业初期,厂房简陋,设备缺乏,人员不足,但这些并没有动摇王小宁干事创业的信念,他决定从生产煤机用铸件起步。
  有技术才有底气。王小宁时刻不放松,在产品的技术含量上下功夫,不满足于有人买、能卖出去就好。要做就做同行中的佼佼者!
  咬定这个标准,王小宁带领团队在车间、实验室昼夜奋战、打磨试错,用5年时间,将煤矿机械零部件做到国内最高质量标准,并研制出全球首台槽宽1400毫米超重型刮板运输机槽帮,煤机零部件出口欧美国家。
  同时,他研发的“铸造贝氏体钢槽帮铸造工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产品成为全球首台主机主要配套产品和材料,为我国煤矿综采设备的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
展开
目录
何季麟:宁夏首位工程院院士的钽途
马玉山:世间多良法独爱创新经
梁玉斌:兢兢业业做好农民的孩子
杨正军:扎根基层也能天广地阔
白静:陶乐镇农情农事的活地图
孙涛:赤脚医生的蝶变
田军仓:最幸福的是科研成果落地
曹有龙:为了枸杞红遍大江南北
鲁玮:牵引中国高铁三刷世界纪录
翟文:让矿山实现科技范儿
王小宁:小企业勇做大国枕梁
王振海: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前进了一小步
刘轶:我和铸造3D打印的十年
刘庆华:做一名技术人员最满足
刘志远:善于解决技术难题的创新达人
孙兆军:为生病的大地找到丰收的希望
李永华:不安分的育苗路
张蓉:追随虫、草的三十五年
张军翔:耕土耕人酿酒酿心
张秀霞:写下有勇有韧的创新故事
郑亚莉:用爱为患者护航
胡蓉:生殖医学是我毕生的事业
袁炜:在宁东,我能发挥更大价值
夏鹤春:毕生救死扶伤只为八字誓言
蔡进军:二十一年只干了一件事
杨晓军:在病人的生命边缘拉一把
赵巍:甘坐基础科学研究冷板凳
姚敏:从卖炭翁到卖油翁
彭凡:为铸造业转型升级贡献共享力量
程炳文:小杂粮做出大文章
刘炜:心怀种子梦愿做育种人
刘诤:与中国志愿医生行动一路走来
李秀广:甘当电力塔上的螺丝钉
李海波:通过科研抵达广阔天地
冷晓红:这位老师是个多面手
张锋: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陈彦云:一位大学教授的扶贫情结
陈解放:寒来暑往三十载此生无悔兽医人
金政伟:我为第二故乡绘蓝图
屈文慧:医路向前唯爱有光
姜怡邓:深耕基础医学十年磨成一剑
曹云娥:所有热情献给那片沃土
韩凤兰:用科技力量变废为宝
遇旻:在校园里播下科技的种子
魏亦勤:人勤了,庄稼才不会懒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