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扶贫志(精)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2604409
  • 作      者:
    作者:卢一萍|责编:曾赛丰//谢迪南//张文爽//袁甲平
  • 出 版 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卢一萍,四川南江县人,曾在新疆度过20余年军旅生涯,现居成都。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白山》《激情王国》《我的绝代佳人》,小说集《帕米尔情歌》《天堂湾》《父亲的荒原》《银绳般的雪》《大震》,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天堑》《祭奠阿里》,随笔集《流浪生死书》等二十余部。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天山文艺奖、四川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走访14个县市,行程约1.53万公里,采访90多个人,揭示新农村现实的万千细节,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厚重史诗和壮阔续篇,以人为志,寻找人类和一个政党如何超出平凡、成就伟大的秘密!
  为反映湘西精准扶贫全貌,采访是以“大湘西”为范围的,除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还包括常德、张家界、怀化三市的部分地区。借助湖南文艺出版社“作战式的保障”方式,40多天的采访时间里,完全可用“马不停蹄,夜以继日”来形容,先后深入30多个村寨,采访了90多人,行程1.53万公里。最后,从5700分钟采访录音和200余万字的采访笔记等素材中,以人为志,选取了20多个亲历者的故事,运用复调结构,通过不同侧面,描写了普通人的各种命运和奋斗历程,希望以此揭示亿万国人参与、发生在新时代中国乡村空间的战贫壮举,探析“精准”战胜贫困的田野个案,以企回答如何在“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中,让落于时代之后的他们和我们,携手前行,把“汔可小康”的憧憬变为现实,从而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诗和远方,都有一个回得去的故乡。
展开
精彩书评
  ★老家的一切,大多是母亲转述给我的,是一个“二手故乡”。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希望能有机会,真正深入其中,了解当下农村的样貌。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都是国之大事,其所带来的山乡巨变,无疑是人类的大梦想,能了解其伟大历程,我感到非常幸运。
  ——卢一萍
  
  ★《扶贫志》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命运、人的生活、人的改变,始终围绕着人来写,是同类题材书写中的高峰之作。
  ——李炳银(著名文学评论家)
  
  ★《扶贫志》是以客观叙述与口述实录相结合,一部反映脱贫攻坚重大主题的作品。
  ——汪守德(著名文学评论家)
  
  ★卢一萍如一名优秀的史官,用严谨、质朴的文字,记录了以湘西十八洞村为代表的中国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值得表彰的人和事,以此对精准扶贫作出了丰富的形象化阐释,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贺绍俊(著名文学评论家)
  
  ★《扶贫志》是一部有难度、有高度、有广度、有艺术精度和向度的作品。其文字特别干净,叙事特别简洁,庞大的人物群像写得收放自如。
  ——彭学明(著名作家)
  
  ★《扶贫志》写的是今天的山乡巨变史。人从挣扎、匍匐到一点点、慢慢地站起来,其形象越来越清晰一从坚毅的、忍耐的面孔一直到最后满足的、向上的、充满阳光的面孔出现,这浓缩了中国从饥饿到富强,然后到美丽的过程。
  ——施战军(著名文学评论家)
  
  ★《扶贫志》勾勒出了脱贫攻坚中的人物群像,以此展示了精准扶贫伟大历史实践的宏阔场景。
  ——王跃文(著名作家)
  
  ★卢一萍的《扶贫志》与众不同,这是一部通过精准扶贫达到“山乡巨变”的新农村予以确认的特别文本。
  ——殷实(著名文学评论家)
展开
精彩书摘
  《扶贫志》:
  龙秀林的底气
  龙秀林毕业于吉首民族师范学校,后来叫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毕业后当小学老师,学校需要教语文的时候,他就当语文老师;需要体育老师的时候,他就充当体育老师;需要音乐老师、美术老师的时候,他就教音乐、美术。
  他是一个工作狂,似乎很难闲下来。虽然如此,他内心还是有诗和远方的。他是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书画家协会会员。他还写了一些十八洞的故事,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湘村振兴”上推送。他生就一张好嘴,原来能说,后来是擅长演讲,2019年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演讲大赛,拿了第一名。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宏森给他颁奖的时候就说:龙秀林,你不仅工作做得特别好,讲得也特别好。
  龙秀林认为,自己前面所干过的每一个工作,似乎都是在为他干扶贫队长打基础。他学过教育心理学,知道自己和老百姓说话的时候,老百姓在想什么,会经常换位思考,所以老百姓总觉得他态度好,能把话说到自己的心坎上,愿意跟他沟通;他还当过小学体育教师,身体特别好,所以在十八洞每天晚上熬夜,只睡几个小时,身体能吃得消,垮不掉,顶得住。他当过县委办秘书,十八洞那么多的材料,就是他和一个工作队队员两个人完成的。他当过乡镇党委书记,面对各种复杂问题,他能知道处理之道,面对大是大非,他能设法化解。他当过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知道媒体需要什么,特别是在面对央视的采访镜头时,他充满了激情。他现在是国务院脱贫攻坚宣讲团的成员,已在内蒙古、广西、河北、河南、山西、吉林六个省区做过巡回宣讲,他说,那些地方他的粉丝特别多。他还当过县委的新闻发言人,有很强、很准确的表达能力,老百姓说他该把人说哭的时候,能把人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该把人说笑的时候,绝对让你欢天喜地的。
  其实,这一切归结起来,还是在于他对工作的热情。
  龙秀林自从出任十八洞村的扶贫队长,对十八洞村的建设,就一直在思考着,他秉持的理念就是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这个理念来自2014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对十八洞村的第一次回访。
  当时各级领导对这种回访从没经历过,没有任何经验。十八洞是汇报现场,所以大家特别担心,万一汇报不好,该怎么办?
  女州长郭建群是个特别心细的人,她和龙秀林一起做了一个汇报的预案,并让龙秀林说了一遍,她听后看行不行。一共演习了三次。然后,龙秀林把州长要说的内容写成一个稿子,放在他的上衣口袋里,以便中办的人来的时候汇报。
  他没想到的是,中办的人很实在,来了就说:“龙队长,你把你的工作和想法跟咱们简要地说一说。”龙秀林打开汇报稿,正准备念,中办的一个人说:“随便说说,咱们不看稿子。”龙秀林一下紧张了,大脑顿时一片空白。他和州长理过的几个问题,一紧张后,连第一个问题是什么都忘记了。但他不汇报又不行。怎么办呢?那就用自己的话先说吧。因为之前他自己也有一些十八洞建设的想法,他自己的想法当然清楚。
  蒙了十数秒钟后,龙秀林清醒过来了。
  ……
展开
目录
前引

第一篇 首倡地
第一章 探索者们
第二章 先遣队

第二篇 大地基石
第三章 为了夜郎坪的留守孩子
第四章 牛角山成了一座金山
第五章 楠木桥的演变
第六章 跑出来的五郎溪

第三篇 且将他乡当故土

第七章 樟坡村里三人行
第八章 科皮村里四硕士
第九章 红军村的第24任扶贫队队长
第十章 北京来的第一书记

第四篇 在悬崖上逆袭
第十一章 酒鬼的变形记
第十二章 洛塔最受欢迎的人
第十三章 一个农村女人的世界视野

第五篇 仰望星空的人
第十四章 父子的大地艺术
第十五章 石泽林的七彩乡村
第十六章 王少甫的莓茶王国
第十七章 张顺心的爱在竹山
第十八章 老兵永不死

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