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山村国是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9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1434546
  • 作      者:
    作者:张国云//杨震山|责编:姚成丽
  • 出 版 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回望李招娣以扫盲工作为突破口,坚持“脱贫先治愚”的多年探索追求,无疑是贯彻落实“扶贫先扶智”的具体实践,也是“三农”工作的最优之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即使未来我国城镇化达到很高水平,也还有几亿人在农村就业、生活。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乡村振兴需要我们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全社会广泛发动,人人像李招娣那样贡献才智,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山村国是》是一部可歌可泣的“三农”奋斗史,他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安和精神,他们的实践对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示范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国云,研究员、浙江省发改委副巡视员,工商博士、哲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作协主席团成员、报告文学创委会主任。目前已出版《走进西藏》《穿透灵魂》《叩天问路》《金融战国时代》《中国经济》(三部曲)等文学、经济类作品;获得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六届鲁迅文学提名奖,中国时代艺术文学贡献奖,被誉为全球高海拔4500米以上“生命禁区”写书第一人。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深情回顾了作为20世纪50年代全国劳模的浙江龙泉安和村李招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务从事扫文盲工作40多年,成功破解“三农”密码,被全国妇联确认为中国20世纪不同时代的六个代表之一的故事。
本书全面展现了浙江扫盲第一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安和村正全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以“避暑休闲、菇源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村落,产业态势发展良好,2017年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展开
精彩书评
《山村国是》是一部可
歌可泣的“三农”奋斗史,他
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
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
展的安和精神,他们的实
践对推进乡村振兴,实现
共同富裕具有示范意义。
——围务院参事室特约
研究员 刘奇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冢领导人的嘱托
说起中国民校发展史,或者说中国扫盲工作,91岁的李招娣是一个绕不开的人。
她的大半生充满传奇色彩,最为外界熟知的一段经历是:20世纪50年代她带领全村村民脱盲,使得龙泉安和村成为浙江省第一个“无盲村”,她被评为全国劳模。到了80年代,李招娣又开始扫科盲,成为中国考虑解决“三农”问题的先行者。
而我真正知道李招娣,是从她的二儿子杨少明口中得知的。
与杨少明相识,又是因为他深谙农产品市场运营之道。当时,我正在省城谋划全省物流规划,课题组成员们跑到乡下调研时,发现杨少明把当地食用菌等农产品的物流做得有声有色。
后来,我就慕名来到龙泉,得知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以种植香菇为生,人们惯称这一群体为“菇民”。他们生于山区,每年清明至中秋经营单季稻生产,人们从事土地上的耕作,这时他们的身份属于农民;秋分至来年清明的这段时间,他们中的青壮年男子要背井离乡,远赴中国南方10多个省的山区搭起菇寮(一种茅草房),开始生产香菇。
这么一看,物流对菇民是多么重要。也许杨少明对山区菇民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欲为他们搭建一个服务平台,让香菇走出深山。这事让我们很感动,杨少明却贴着我的耳朵说:“说实话,这物硫是一个公共平台,按理应由政府搭建。我个人能力有限,目前仅仅破题,离大家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过了一会儿,杨少明的话题一转,笑道:“为‘三农’做点事是应该的,在我母亲李招娣面前,俺这是小巫见大巫,她为‘三农’打了一辈子的义工!”这话怎么说?杨少明这才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他的母亲叫李招娣,20世纪50年代初在村里义务扫文盲,通过“脱贫先治愚”,成为全国劳模。改革开放后,她在村里又义务扫科盲,通过“扶贫先扶智”,引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哇,有这么一位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好妈妈,自然而然,让我对杨少明更是高看一眼。
时光如白驹过隙,此事一晃已有10多个年头了。
这不,时间来到辛丑牛年,中央把“三农”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高潮,年初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行专题部署,2月中央对全国扶贫攻坚工作进行高规格的表彰,3月初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文件,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蓦然,往事像浪潮般涌上心头,激起了我对杨少明母亲的牵挂。我非常认同这样一句话:“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于是,我手忙脚乱地给杨少明挂了一个电话,着急地问:“你母亲身体好吗?”“噢,好人一生平安!”听得出杨少明有点怨气,估计不是冲着我的。反正,听到老人家仍健在,我感到一种难言的释然。
像是发掘了一件遗落的“红色遗产”般的,我在电话里冲着杨少明急切地嚷道:“我想抽点时间”写写你的母亲!”
杨少明马上晾讶地说:“这恐怕不是你分内的事儿。”
我想宽宽他的心,说:“我刚写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推进‘三农’工作的《美丽中国这样走来》一书。”
杨少明反倒不好意思起来:“不能牺牲你的宝贵时间!”
我立马严肃起来:“什么叫牺牲?兄弟,你母亲为‘三农’打了一辈子义工,我码几个字算得了什么?”
我猜想杨少明拒绝我写他的母亲,可能是怕丢了谁的面子,或另有什么原因。但他没有想到我的态度如此坚决,在电话里僵了许久后,才自言自语道:“我母亲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杨少明用这话安抚我的同时,他又不得不担心起来,“毕竟,老人家已经90多岁了,再不写恐怕也没机会了。”
P2-5
展开
目录
引言
国家领导人的嘱托
第一章 脱贫先治愚
扫盲第一校
什么样的老天在召唤
为何深爱这片大山
浙江扫盲第一村
第二章 扶贫先扶智
出名后的清醒
菇民面前的阵痛
登高山而小天下
不忘产业扶贫
第三章 致富先振兴
给了她整个春天
什么让她铁面无私
晚风吹起鬓间的白发
第四章 人们眼中的她
孙子眼中的奶奶
一个作家眼中的大妈
一个记者眼中的劳模
用相机追踪她60年
尾声
看见阳光,看见树木
附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