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于我而言,河底也罢,池上也罢,终归都与沁河有关,而沁河又与神农氏有关。《魏书·地形志》曰:“羊头山下神农泉北有谷关,即神农得嘉禾处。”嘉禾即谷,谷为百谷之总名,所谓五谷,麻、黍、稷、麦、菽也。当然,谷也指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是道家生殖文化的重要符号。有嘉禾,有河谷,如此汉字显然是为沁源量身打造的,故而,沁源古名有称谷远的,有称谷近的,神农得嘉禾之谷关,也是绕不出沁源的。其实,远也罢,近也罢,终归是沁源水土好,气候好,种出的庄稼也好,最有名的便是小米和黑豆,而种黑豆最好的地方,便是河底和池上。遗感的是,小米传到沁县,成就了“沁州黄”之名,之后又贴上皇家贡品的标签,日渐成了气候。沁源黑豆也有名号,叫“黑珍珠”,却因“落入寻常百姓家”,便一直籍籍无名。但此一时彼一时,当今人把减肥当事业、把降“三高”当职业的时候,“黑珍珠”显然比“沁州黄”更受青睐。中医人日,黑豆味甘性平,清凉滋补,药食咸宜。果如此,属于“黑珍珠”的黄金时代是不是也不远了呢?
峡谷中行走,最适合胡思乱想,就像脚下是无边阴凉,抬头却是一片天光。一路走来,移步换景,阴凉落于左右,水声响在前后。望见“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刹那,空间陡然开阔起来,眼前出现一大片滩涂。我让宋勇去停车场等候,自己独往源头。宋勇知道我这个习惯,笑一笑,说声小心。
二郎神沟若是条大长腿,滩涂便是个葫芦形肚腹,天地间骤然明亮,花草也瞬间灿烂起来。滩涂之北,悬崖环抱而去,形似一条伸出去的臂膀。南面漫坡尽头,一崖突兀而起,仿佛要偎到对面的怀抱里去。南坡上有嘹望塔,可防火,可赏景,也可观鸟。北崖下有流水,只是草有些深,河道把山和草分割开来,看不到水的流向,听不到水的响声。崖上有树,有荆丛,有草披,或因光照的缘故吧,山上的色彩比河道里热烈许多。仔细端详,崖上还有晒干的苔藓,暗褐色中略带一丝微黄。低头看脚下,河岸的石头上覆着一层黄,淡而薄,也是苔藓晒干后的遗迹。河里的石头也铺着一层黄,绒绒的,似乎裹在石头上的胎衣,十分滑腻,却非苔藓。石头本是青石,却变成现在模样,或因生态的缘故吧。源头水温常年保持在四五摄氏度,这样的温度下苔藓是无法生长的。
更奇怪的是,河里居然看不到鱼。《汉书》说“水至清则无鱼”,那么,无鱼之水是不是至清之水呢?
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沁河源湿地生态步道。顾名思义,它是沁河源头的步道,是生态的步道。越出步道,回到石板路上,水声骤然响亮起来,源头到了。
这里是沁河主源,叫姊妹泉。泉水终年不减,长流不息,是沁河三源之一。
姊妹泉一南一北,平行相对,相距约7米。两泉相汇,自西而东蜿蜒而下,拐弯处空地上建一六角亭,亭中立一石碑,上刻“沁河源头”,黑底白字,为沁源县人民政府2008年10月所立。
这是我第三次走近源头,比之从前,她似乎多了几分灵性。
南山本是道漫坡,拐个弯却壁立干仞,绝壁上几无植物。绝壁下豁然一山洞,当地人叫“怪窟窿”。近洞口贴耳聆听,洞内虎啸龙吟,好像大山深处藏着万头猛兽。其实,这是一座石灰岩溶洞,出水口茶碗大小,洞口外露部分宽不足1米、高过半米。抽身蹲在岸边,轰鸣声遁去,水乐声响起,泉水喷涌而出,珠玉滚动,没有一丝杂质。洞前冲激出一泓水潭,状若梨瓶,潭中青石错落,上写“沁河源头”四个红字,流水中愈显清丽,仿佛白皙手臂上隐约的红色血管。第一次来时此处并无此石此字,显然是这二年的创意,虽是人为,却与流水浑然一体。泉水漫过路面凹槽,凹槽上平铺七八块木板。水量小时,木板浮在水上,好似漫桥。水量大时,木板被淹没,木板周边结满水藻,又湿又滑,人行其上,稍不留神便会摔落水中。第一次来是深秋,这次来是中秋,水量比上次丰盈,木板淹没泉水当中,流水顺木板而下,在道路一侧形成一帘水瀑,水声响亮。
北崖之泉与南崖不同,泉水并非出自岩洞或崖隙间,而是从地下一涌而起,浪花飞溅,激情四射。靠近悬崖处数个泉眼不断上冒,起始,仿若埋在地下的喷水龙头,汩汩然而出。旋即,又似一河碎裂的镜片,闪烁迷离,倒映水中的树影清晰如画,似在唱一出皮影戏。虽如此,我依然相信这些泉水来自对面崖壁,来自对面大山,只是在出水方式上耍了花招,掩入耳目罢了。姊妹二泉隔路相望,却一泉在山影下,一泉在阳光里;一泉绝山而出,一泉涌地而起;一泉冲激成潭,一泉潺谖若溪;一泉水声响亮,一泉近乎寂然。如此场景,恍若光影两世界。仔细品味,南崖下的泉水幽暗,若女子;北崖下的泉水明亮,似男子,不知为何,却被称作姊妹泉,莫非姊妹泉像姊妹花一样,名字动听?美好固然重要,贴切也不可忽略,若以我看,两泉一阴一阳,习性有别,称兄妹泉甚或夫妻泉也无不可;更何况,两泉刚出山便合二为一,相随相伴而下,此情此景,难道不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最美、最生动的呈现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