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时代”与“高效率”仿佛是一对迷人的双生子,二者共同诞生,一路高歌,带来了诸多繁荣景象。“效率”拥有如此多的拥护者,是当今世界诸多国家的核心价值,但让我们来看看反对者们怎么说?《效率悖论》是大时代的反思佳作,在算法垄断之下,洞察效率悖论,提出一种全新的融合策略。
2、作者超强的眼光的体现:20 多年前互联网兴起之初,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就写了一本关于技术带来的意外后果的书——《技术的报复》。这本书于 1996 年出版,可谓是前瞻。同时他还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首批信息史的授课老师。可以说作者的远见和卓识以及研究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值得推荐的。
3、近日,《人物》杂志社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成为关注热点。文章指出,在外卖平台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外卖骑手的配送时间被大大压短,而骑手为了避免差评、维持收入,不得不选择逆行、闯红灯等,极大限度地压榨自己的身心健康。关于外卖员处境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舆论普遍把“罪恶”指向平台的算法。这是关于“效率”的悖论最直接的一个触发和讨论。《奇葩说》中的辩手梁秋阳也曾发表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度思考,很有温度,引发热议。
本书将效率定义为大限度地生产商品、提供服务或信息,或以少的浪费处理交易。本书就人类对效率的痴迷提出了大胆的挑战。互联网和大数据革命的一大承诺是:我们可以改善工作和个人生活的流程与常规,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比以往更多的工作。毫无疑问,我们正在以更高的水平和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工作,但如果我们的方向错了呢?
本书是对现代社会强调效率的反思。随着大数据技术和算法的发展,我们对于高效率的追求已经越来越极致,甚至有时都能表现出来一丝丝的“病态”。单纯地追求高效率是否让我们获得了z大的收益呢?这点从来没有人质疑过,但作者通过列举医疗、交通、媒体、教育等方面的z新案例,促使读者反思当下大数据、新技术的发展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
本书梳理了技术发展的历史,将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对我们根深蒂固的效率假设进行了质疑,令人信服地表明,依赖数字平台的算法实际上会导致浪费努力、错失机会,最重要的是,无法打破既定模式。作者通过本书清晰地阐释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观点:过度迷信效率,反而会失去效率;不要放弃对无效率的关注。他揭示了效率的七宗罪,在进行质疑的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平衡效率与无效率的方法,即六大策略,分别为“完美 5”的概念、物理体现、创造性浪费、模拟偶然性、可取的困难、认知引导。
前言 效率的七宗罪
第一章 从工厂到平台
第二章 信息爆炸的初衷落空
第三章 教学机器的幻影
第四章 移动目标
第五章 身体管理
第六章 缺乏灵感
致谢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