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长城传
0.00     定价 ¥ 8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805548876
  • 作      者:
    作者:乔雨|责编:董拯民//张颖
  • 出 版 社 :
    文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乔雨,北京人,1966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终身会员。曾先后主编《妫川文学作品精选集(1950-2000)》《妫川文学作品精选集(2001-2011)》,以及“妫川文集”(12卷)。出版《跨越心墙》《撒一把流星雨》等20余部作品。先后在伦敦、巴黎、大阪举办“乔雨纪实摄影作品展”。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慈禧太后仓皇“西狩”开篇,一直写到中国改革开放,史诗般地反映长城边妫川县百年来的发展。本书虚构了生长于长城脚下石峡峪堡村贺鸿礼-贺长城-贺照久-贺亮一家四代人。上部主要以长城抗战为背景,贺长城作为开明士绅,他的四个孩子都汇入了“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的抗战洪流中,但各自道路不同,结局也不同,表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长城抗战精神。贺长城设计手刃大汉奸黎永忠是小说的高潮;他还积极投入京张铁路建设,昭示着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下部主人公贺照久作为党的干部,引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他的儿子贺亮直接投入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这部小说,上半部分主要依托大量地方文献,虚实相生,大开大合;下半部具有很强的亲历性,细致描绘妫川现代化探索与决策的道路,表现妫川年轻一代敢闯敢干、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最后分隔两地的贺家人团聚一堂。这样在世界格局的照应下,用老百姓身边人身边事,细腻曲折地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
目录

引子 001


上 部


第一章 棺材上的眼睛 013

一 慈禧太后赐名的孩子只会笑 013

二 大管家死得好惨 015

三 坐在棺材上的孩子 017

四 贺鸿礼走哪里都喜欢带上老儿子 022

五 槐道长驱鬼 023

第二章 长城外面是故乡 027

一 贺家兄弟共同的梦中情人梅清夷 027

二 梅清夷的心事 031

三 爹续弦娶了内蒙古皮货商的女儿 033

四 为千总的死讨说法 034

五 此去东瀛万山重 036

六 为了见梅清夷,贺长城去上学 037

七 铁路修到锁钥岭 041

八 土匪段三“众好汉劫法场” 046

九 贺家兄弟学成回国却没有回家 049

第三章 改朝了 051

一 新政,没有新起色 051

二 孙殿英军长开始的变局 053

三 贺鸿礼一病不起 055

四 老儿子守家 056

五 贺长城大婚 057

六 丁海宽的妙计 061

七 有为振家业 064

第四章 大团圆 066

一 贺鸿礼七十寿 066

二 老三是共产党 071

三 贺家兄弟大团圆 073

四 亲兄弟能并肩打日本鬼子吗 079

第五章 窝儿里反 083

一 大哥特别的礼物 083

二 老二的如意算盘 084

三 澡堂说话 088

四 梅清夷老公被打 091

第六章 城头变换大王旗 093

一 贺长城仗义救人 093

二 黎永忠的复仇 098

三 土匪血洗妫城 103

四 审票 104

五 人嘴两张皮 108

六 赵登禹部剿匪 111

第七章 长城抗战 115

一 重修县衙 115

二 贺长城当选会长就遇坑 117

三 组织劳军 121

四 刺客竟是家乡人 123

五 城下之盟,妫川成了前线 129

六 按老礼过春节 131

第八章 日本人过了长城 135

一 到政府请愿去 135

二 县政府乱作一团 13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