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寻父记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535700
  • 作      者:
    作者:田芳|责编:方云虎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位出生以来从未见过父亲的上甘岭烈士遗孤,历时多年,辗转中朝各地,寻找父亲安葬地,并将英灵接回家乡的故事。作者以尊崇英烈、孝老爱亲理念为主题,以孝心和大爱汇聚心灵的力量,谱写出一曲感人至深的赞歌!湖南省委组织部和省艺术学院根据本书内容拍摄了纪录片,该片参加中组部第十六届党员教育短视频纪录片观摩赛,并获奖。本书对大众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题材。
展开
作者简介
田芳,女,1976年11月出生,籍贯湖南辰溪,现居长沙,大学文化。从小爱好文学创作,曾在《档案时空》《湖南经济》等杂志担任编辑,先后在《中国档案报》《档案时空》《工商之友》等报刊发表作品十多篇;参与撰写《走向光明——湘西匪首四十年改造纪实》。
展开
内容介绍
全书记述烈士之子田兴华几十年来寻觅父亲田全仁的故事。田全仁于1947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立功受奖,于1952年北上抗美援朝,次年牺牲于上甘岭战场。田兴华于父亲离家半年之后出生,13岁时母亲去世,由人民政府抚养,长大后加入人民解放军,担任团职军官。田兴华自小沐浴在烈士父亲的光环下,具有强烈的寻父情结,不遗余力地寻觅父亲的一切,通过查阅原始文件书刊、走访父亲生前战友、实地考察父亲足迹与牺牲地,终于实现其夙愿,以孝心和大爱汇聚心灵的力量,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赞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儿时的记忆
一 歇脚亭旁的小茶馆
辰溪地处湘西,山多田少,靠天吃饭,自然环境独特。民国时期,这里兵荒马乱。从辰溪县城沿望石岩壁逶迤直上,翻过西熊首山上的歇脚亭往下看,有一个叫旧村的村子,是辰溪与浦市相互来往、赶集买卖的必经之地。有一位名叫田大行的老人,就住在这个村里。村里交通方便,有一条石板路直通县城。为了方便过往行人歇脚,不知哪朝哪代的慈善家在村西头修了一座歇脚亭(也叫风雨亭、闲脚亭、凉亭、茶亭)。这亭子设在两山中间,长方形,上面盖着青石瓦;左右两边分别立着小水桶大的6根杉木,做“天柱”;亭两边铺着长6米、宽40厘米的枫树板,做坐凳。亭子左边有一个山洞,夏天流出清冽的山泉,行人可以拿起桶瓢舀一瓢喝下,解热散暑,沁人心田。
田大行家里很穷,3个儿子,2个女儿,单靠种几丘“天水田”养不活7口人。不日,老人发现亭子旁有商机,就在山上采来几根杉条,用稻草和三花泥盖了一个六七平方米的小茶馆,以喝茶为主,还备有甜酒、汤丸、糍粑泡、“神仙果”等食物,以满足行人的生活需求,又能进点财。一根长长的铁杆挂着一个铁茶壶在火坑塘上,2分钱一碗茶,喝得过路人心旷神怡。同时,田大行还在茶馆里打草鞋,赚取额外的收入。田大行心态很好,人很善良,遇到叫花子讨饭,总是免费送一些吃的和茶水,有时还打发5分钱。
田大行晨起很早,每天7点钟左右挑一担箩筐,把当天要卖的东西放在箩筐里,晚上才把没卖完的东西挑回来。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家里平安稳定。
他的大儿子名叫田全仁,年少懂事,常跟着父亲奔走,肯做助人的好事,深受当地大人们的喜爱。
二 亡命逃脱抓壮丁
据老辈人讲,兴华的老太爷远在清朝时期是做大官的,他的坟墓就在村西边后山肖谷旁山上。老辈人说,有一天,两个外地盗墓者在村里无意中听说这一情况后,以为老太爷坟里一定随葬着很多金银财宝,暗暗打探了墓地位置,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挖开了墓地,撬开了棺材,除了尸骨,还有一对红色的虾公,却又瞬间化成一对蝴蝶飞出墓穴,升入天空……听了这个故事,大家都相信老太爷葬入了一块宝地,后人一定富贵,60年后一定能出个大官。兴华的爷爷田大行对这个传说半信半疑,也没有当回事。田大行育有3个儿子,老大叫全仁,老二叫全义,老三叫全美,并育有2个女儿。田大行分别给3个儿子说了门亲事,让他们一心一意守着家业,相传家火。兴华的父亲田全仁生于1920年11月,长得个子不高,敦壮结实,从小就聪明勤快,很得田大行的器重,全家省吃俭用,把全仁送到村里唯一的私塾学堂读了3年书,这期间他经常帮左邻右舍念信写信……后来他还学过裁缝、贩鱼苗。他看什么,学什么,一学就会。后来引起了人们注意,通过媒人牵线搭桥,合对生辰八字,于1946年8月与孙宝珍结婚。婚房就安排在大屋场进门右边第一间,并配有灶房。
处于国民党统治下的湘西辰溪县水井乡,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旧村当时属第8保,保长为应对兵源扩充,大肆抓壮丁,强迫老百姓当兵。按照国民政府的规定,实行“三抽一”,一家有3个达到壮丁年龄的成年人,就必须抽1个人去当兵。田家的3个儿子,必须得抽1人去当兵。地方政府还暗地规定,不愿当壮丁的,只要奉上100块大洋,也可以把壮丁指标卖给别人。田家为了凑齐100块大洋,向所有亲戚朋友借了个遍,还是没能凑齐。
1947年1月的一天夜里,各家各户早已门窗紧闭,安然入睡。突然,一阵急剧的狗吠撕裂了夜幕下的安宁。婚后才半年的田全仁被惊醒,意识到大事不好,一骨碌从被窝里爬起来。他用手指蘸着口水把窗户纸戳了个洞,望见十几个火把影影绰绰往自家这边移动,依稀看到米保长跟国民党兵鬼鬼祟祟在说些什么。声音越来越近,田家大院被他们团团围住。田全仁急忙穿上衣服,来不及跟家人告别,冲了出去,打倒一名国民党士兵后,翻过围墙,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三 “我怎么没有爸爸?”
田全仁半夜出逃后,全家人全然不知他的下落。年轻且有身孕的妻子孙宝珍心急如焚,整日以泪洗面。家里人和左邻右舍劝她为肚子里的孩子着想,为丈夫后代接续香火着想,不要过于悲伤,以免伤着肚子里的宝宝。
P1-4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儿时的记忆
一 歇脚亭旁的小茶馆
二 亡命逃脱抓壮丁
三 “我怎么没有爸爸?”
四 出走5年后的第一封家书
五 两个弟弟学哥哥,先后参加志愿军
六 沉甸甸的军功章与血染般的烈士证
七 在土地庙旁垒起一座小石屋
八 砍掉了那棵可恨的枇杷树
九 娘逝世后的第一个暑假在外婆家度过
第二章 守望相助
一 小兴华吃上了国家粮
二 在“政府儿”“公家儿”的光环下成长
三 特批入伍成为“特殊兵”
四 当兵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五 从连队文书到省军区副团级干部
六 前行路上得益于贤妻
第三章 寻踪觅迹
一 央视《等着我》发布寻父消息
二 两本军史书籍提供路线图
三 在父亲生前的部队做客
四 《海峡都市报》发现新线索
五 《闽侯乡音》报添砖加瓦
六 向国家信访局领导求助
七 尊崇英烈,“志愿者”出阵给力
八 老兵陈礼源讲述当年征程
九 老兵尤本灿讲述朝鲜战场往事
十 军医陈鸿宝讲述救死扶伤情况
十一 尤本灿再谈当年烈士安葬事宜
第四章 战地解密
一 一封迟来70年的“邀请函”
二 在开往朝鲜平壤的国际列车上
三 在朝鲜首都享受一次国宾般的待遇
四 江东烈士陵园的所见所闻
五 奔赴元山和五圣山途中,感知抗美援朝战地境况
六 在九峰里烈士陵园与父亲阴阳对话
七 在上甘岭烈士陵园2号墓区了却心愿
第五章 告慰英魂
一 举行庄重的“田全仁烈士回归故里祭奠会”
二 请专家画像,让父亲“活”起来
三 把英雄父亲光辉形象搬上银幕
附录:多种媒体对“寻父”的报道目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