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大戏剧串小插曲荒墟背景悬彩虹 小人物逢大时代风雨盆地种栋梁
本书主题是歌颂改革开放,宣扬正能量,催人努力奋进。语言比较流畅,故事情节也比较生动,也有不少充满哲理的思索,给人以启迪。
内容简介:
《荒墟与虹》是2011年在我社出版的长篇年代小说《穿云鸟》的姊妹篇,它以娓娓道来的故事和真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勇敢地朝向现代文明和幸福生活迅跑的社会画面和生活场景,给读者如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作者以饱满的情感、优美的文笔,成功再现了那一个变革时代新旧思想冲撞的风云激荡的社会状况,反映了一群基层干部勇于探索尝试,改变落后面貌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第一章 父亲留下的谜团
这天,起伏崎岖的滇西公路上,长途客车爬坡如鼻喷粗气的老牛,下坡如颤巍巍拄杖的跛子,车屁股腾起一尾翻卷乱扑的尘龙,车身排出一股吞噬柴油消化不良的漆黑浓烟,车厢早成闷热的蒸笼,一车旅客不胜烦躁。
烈日炎炎。
望平坐在客车内,裸木制成的双座椅与背脊骨不时硬碰硬,欠缺丰满的臀部早已经不起骤上骤下的颠簸,他觉得一身骨架快要抖散了。加之,同车旅客不时倒胃呕吐,甚至久憋失禁的尿裤,那些闻不得秽气的乘客抑制不住腹中怒火,破口大骂,泄愤扬拳,耍横踢脚,人与人的不和谐制造出一阵噪声发飙的闹哄哄,弄得他心绪如乱麻。兀然,车轮碾过一连串烂路深坑,头裹白帕的邻座汉子酒气、汗味夹杂狐臭的肉身趁势猛砸过来,防不胜防,躲不及躲,望平头额碰上前排的椅背,疼得倒抽一口寒气。他伸手一摸,额上已立刻见效,冒出一个大疙瘩。他窝着一肚子无名火,与归位正身的邻座汉子四目对视,一时语塞,十分尴尬。
前天,望平到昆明,先赴西山拜谒聂耳墓,紧接着便掉头去昆明师范学院寻找西南联大旧址,不知是迷失了路径,还是已经被拆除,他没有看到父亲当年就读时的土垒墙、铁皮顶的教室,不过,父亲讲述过那种暑天烈日烤得室内像蒸笼、雨点砸击房顶犹如密锣急鼓的就读场景,已是抹不去的深刻记忆。望平在昆明师范学院校园的东北侧找到西南联大纪念碑,它素有“三绝碑”的声誉,由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刻,罗庸手书。他细读了镌刻黑色大理石上的1178字的厚重碑文,仿佛有一道电光射入心灵,尤其是他在碑后附的834位从军同学的名单中发现了父亲的名字,凝神注视了好久,忍不住伸出指头去顺着笔画久久摩挲。
“先后毕业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冯友兰笔撰这句话,好比一枚钢针深扎心窝,使他苏醒,惊愕。在校学生中,从军比例是三取一,或三占一,这所大学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战时学校,生源就是候补兵源,跨进校门如同服预备役,读书与上战场只是一念之差,不过是时序与事序的先后而已。其时,国势危若累卵,据此可知。
这时,出现一个颇有学者风度的满头飞雪的老人,他拄着一根老藤手杖,胸前挂着一台照相机,旁若无人地仰视面前的纪念碑阙,带着浓厚的江浙口音朗声吟诵: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望平猛然意识到,这就是罗庸所撰写的《西南联合大学校歌》的歌词,使用仄韵《满江红》的词牌。他的父亲生前每逢中秋之夜,总是怅惘莫名地久久徘徊在门外屋檐下,不时眺望月色朦胧的迷漫远方,嗓音低细压抑地唱起这支青春飞扬的热血歌曲。
历史,会不会拿一个人的命运和福祉来开玩笑?他觉得自己注定是一个大时代的小人物,扮演着喜剧中的悲剧角色。设若赶上父亲所生活过的那个久远的年代,面临一场民族存亡续绝的大危机,也许自己会经过一番痛苦思索,做出一个同样选择,踏上一条同样道路,哪怕隔代人会认定它是不可理喻与饶恕的大错特错,真是一种谁也逃不掉躲不开的青春宿命。
这一次,望平孑身出门,揣上了参加工作近一年积蓄的工资和从牙缝里省下的粮票,往帆布挎包扔了几件皱巴巴的换洗夏装,塞进几个馒头和一堆饼子之类的干粮,搪瓷盅不便装水就填入洗脸帕、牙膏、牙刷,脚上套一双烟色的塑料凉鞋,心里则填满郁闷与惆怅。他的父亲匡时剑,
虽然名字豪气万丈,观其一生却十足的窝窝囊囊,连与世无争的大耳朵老百姓也比不上,充其量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受气筒。半个月前,匡时剑仰躺在床上,颧骨凸出,面颊下凹,一度圆鼓的眼睛来不及间或根本没打算闭上,眼角挂着几滴浑浊的泪珠,半吞半吐地对儿子抛了几句: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文章,我读了不少,社会有一场巨变是肯定了……等平反,老天爷不给我留时间了……我知道,你怨我,恨我,我误了你一生的前程……等我一去,你到云南走走……我的青春,志向,奋斗,都耗光了……热血,热泪,热汗,都流尽了……我的同学,我的战友,好多,好多,好年轻,好出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比我更亏……”
父亲的话,断断续续,越说越低,没说完,在床边垂悬一条枯瘦手臂已僵直,那阎王派来的刻不容缓的黑白无常,把他匆匆地带走了。六十六岁,是他生命史的终点,天上人间有不可跨越的界线,一个青云直上的灵魂从此高不可攀。
目 录
序…杨希之
第一章 父亲留下的谜团…001
第二章 陈年旧事…015
第三章 战马嘶鸣声…025
第四章 惜别在即…041
第五章 骤雨打芭蕉…051
第六章 一次被动选择…067
第七章 戏剧性的饭局…081
第八章 一枚过河卒…098
第九章 难忘的一课…111
第十章 让咸鱼翻身…129
第十一章 刻入记忆的名字…143
第十二章 庸常的日子…160
第十三章 一场拉郎配…174
第十四章 所去茫茫…188
第十五章 长江航船…202
第十六章 机会一闪…218
第十七章 劳心者与劳力者…236
第十八章 九级浪…248
第十九章 到嘉陵江听涛…262
第二十章 大开大阖…275
第二十一章 时 代…291
第二十二章 再下基层…305
第二十三章 偶 然…319
第二十四章 跨过一道坎…331
第二十五章 来日方长…345
尾 声…360
后 记…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