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鲁迅的抗战(鲁迅先生抗战文选)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2694996
  • 作      者:
    编者:刘加民//房玉刚|责编:孟丹婷//马英华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2022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本书对“鲁迅与抗战”这一命题在学术界和大众面前做了生动展示。书中精编了鲁迅先生与抗战主题有关的文章、活动宣言以及鲁迅去世后的纪念文章,是“战斗的檄文”的首次全面集成,为鲁迅研究与抗战研究打开了新的角度,做了进一步的推进,对鲁迅研究和抗战文学研究做了进一步的推荐。抗战是全民族的事情,提出“鲁迅的抗战”,首先是因为鲁迅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代表整个民族的,他的看法是对民族的看法,其次是因为鲁迅生前即撰有很多与抗战有关的文章。对于抗战文学而言,鲁迅是核心作家,对于鲁迅的写作而言,抗战文学又是其写作中的重要一环,我们从中可见,鲁迅先生作为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对我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和抗战文艺运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他没有亲身参与抗战,但他始终以他的文字回应着现实和时代,以笔为矛,深刻又力地参与了祖国的抗战事业。


展开
内容介绍
《鲁迅的抗战——鲁迅先生抗战文选》既是对鲁迅的研究,也是对抗战文学的研究,是鲁迅本人及借助鲁迅威望由社会各界撰写的抗战主题的文章精选。分生前著作、活动宣言和先生去世后各界的纪念文章三个部分。鲁迅先生是左翼文坛的旗帜,也是毛主席特别欣赏的革命作家。由于全面抗战始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而鲁迅去世于1936年,故一般文学史不涉及鲁迅抗战的内容,甚至不断有人说鲁迅“亲日”。本书对专业学习者研究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史料宝库,对鲁迅先生作为左翼文坛领袖的历史地位是一种保护,值《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之际,更为当下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流文坛提供了一个历史标杆,具有相当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也是鲁迅逝世85周年,刘加民编选《鲁迅的抗战——鲁迅先生抗战文选》,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前,刘加民发表的《鲁迅的抗战》一文,对“鲁迅与抗战”这一命题有深入分析,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本书编选了鲁迅与抗战有关的文章,具有史料价值,对鲁迅与抗战研究做进一步推进,这对鲁迅研究和抗战文学研究都有很大的贡献。

刘加民这本书选取“鲁迅与抗战”这一角度,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哗众取宠。这个角度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我认为它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抗战是全民族的事情。抗战不是一个人的抗战,是民族的抗战,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仁人志士,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都对抗战表达出自己的一腔热血,表达出自己正义的声音,鲁迅也是如此。之所以可以说“鲁迅的抗战”,是因为鲁迅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代表整个民族的,他的看法是对民族的看法。

鲁迅与日本的关系其实是很深的,他在日本留学七年,对日本的国民性很了解,对日本的文化、历史都有很深刻的体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鲁迅写了这样一段话:“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的青年进一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1935年的时候,鲁迅讲:“即使排斥了日本的全部,它那认真的精神这味药,还是不得不买的。”这时候,日本对中国侵略的种种恶行鲁迅不可能置若罔闻,不可能置身事外。但鲁迅在这个时候仍然讲出这个话,这说明鲁迅的立场是客观的。准确地讲,鲁迅这些话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了我们民族强大、不受别人欺负所说的。

社会上对鲁迅的这些言论有一种简单的误解,认为鲁迅几次出言肯定日本文化、日本民族的国民性,是在维护日本,是在美化日本,这些说法是没有道理的,这是对鲁迅的误读!他这段话不是在为日本人说话,而是为了自己的民族、站在爱国的立场说话,是在两国国民性的对比中,启示中国自己要强大起来。在他的视野中,从来都是将中华民族的发展放在首位的,之所以肯定日本国民性的长处,无非是为了促使中国国民性向好处发展。鲁迅对日本文化有再多的欣赏,对日本有再多的了解,在民族大义面前从来都没有含糊过,在原则面前从来都没有退让过。

鲁迅的抗战体现了一种民族大义,一种良知,一种正义之声,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加民提到鲁迅灵柩上覆盖“民族魂”三个大字,鲁迅的民族精神体现在他对民族最大的爱,体现在他为民族思考,为民族发声。

第二,鲁迅写了很多与抗战有关的文章。毛主席曾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1936年10月19日,鲁迅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夜逝世,此时距离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还有一年多的时间。鲁迅虽然没有经历过全面抗战时期,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来,鲁迅写作了很多关于“抗战”的文章,论述自己对于抗战的看法和理解,对我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和抗战文艺运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换句话说,鲁迅先生虽然没有亲身参与抗战,但他始终以他的文字参与祖国的抗战事业。

鲁迅认为文学上的战争是十分必要的。1930年3月2日中国左联成立大会上,鲁迅发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强调革命文学家必须贴近无产阶级,必须清楚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形,要联合起来建立统一战线,为工农大众而写作。这篇演说成为左联的发展纲领,指导左联在此后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重要的文化作用。

鲁迅作为一名中国人,他的爱国之心不亚于其他任何国人,作为一位左翼作家,他始终为左联纲领中阐释的理想不断奋斗着,领导了文学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1934年10月周扬发表《“国防文学”》一文,介绍了苏联的一个创作流派,即“国防文学”,试图在民族危亡之际将“国防文学”作为拯救中国的特殊武器,除汉奸以外的一切作家都应以“国防”为创作主题。对于“国防文学”这一口号,鲁迅并不认同,对所谓的“国防文学”作品也不以为然。1936年6月1日,鲁迅、冯雪峰等商定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此后,“两个口号”的论争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热议与辩论。同年,鲁迅发表《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答徐懋庸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等文章,强调无产阶级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左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右翼的“国防文学”这两个口号可以在“抗日”的旗帜下共存,文艺家在抗日问题上的联合是无条件的。

鲁迅参与抗战的另一种方式,是积极推介年轻作家的抗日作品。作为当时中国文坛的领军人物,鲁迅挖掘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如萧红萧军二人,就得益于鲁迅的大力提拔。1935年,在鲁迅的帮助下,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得以发表。鲁迅十分欣赏萧红的《生死场》,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他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对于抗战文学而言,鲁迅作为核心作家,是不得不谈的。谈及鲁迅,抗战文学作为他写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不得不谈的。因此,《鲁迅的抗战》既是对鲁迅的研究,也是对抗战文学的研究,刘加民从“鲁迅的抗战”切入,为鲁迅研究和抗战文学研究打开了新的角度。

刘加民是北师大毕业的文学硕士,也是我第一届的硕士研究生。他学习刻苦勤勉,为人正直坦诚,对学术问题和社会问题都有一种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思考。他这些年一直从事文化工作,做出了很多成就,在他的文化工作和成就中,我依然能看到他文学的功底。加民在深耕文化事业的同时不忘文学初心,《鲁迅的抗战》就是一次很好的证明,这本书既体现出了他敏锐的文学眼光,也让我看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鲁迅的敬仰。我相信,这份对文学质朴的情感一定会陪伴着他,也会支持着他继续行走在文学与文化的道路上。

 



展开
目录

生前著作
(1931年—1936年)
一九三一年
答文艺新闻社问“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沉滓的泛起
新的“女将”
宣传与做戏
答中学生杂志社问“日本研究”之外
好东西歌“友邦惊诧”论
一九三二年
“智识劳动者”万岁
“言词争执”歌
“非所计也”
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偶成(文章如土欲何之)
赠蓬子
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
我们不再受骗了
致台静农
一二八战后作
今春的两种感想
所闻
一九三三年
逃的辩护
观斗
赠画师
二十二年元旦
论“赴难”和“逃难”
学生和玉佛
崇实
航空救国三愿
战略关系
对于战争的祈祷
止哭文学
文人无文
伸冤
迎头经
出卖灵魂的秘诀
推背图
中国人的生命圈
“以夷制夷”
大观园的人才
文章与题目
真假堂吉诃德
天上地下
保留
再谈保留
“有名无实”的反驳
不求甚解
悼杨铨
题三义塔
华德保粹优劣论
华德焚书异同论
无题(禹域多飞将)

中国的奇想
新秋杂识(一)
新秋杂识(二)
意和解释
九·一八
黄祸
一九三四年
答国际文学社问
偶感
致杨霁云
一九三五年
致萧军、萧红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致曹靖华
萧红作《生死场》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一九三六年
我要骗人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
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活动宣言
告国际无产阶级及劳动民众的文化组织书
告无产阶级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
上海文化界发告世界书
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
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纪念文章(1936年后)
论鲁迅
鲁迅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上海各杂志将一致商讨
关于《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
文艺上的两个口号与实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为追悼鲁迅先生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
致许广平女士的唁电
为追悼与纪念鲁迅先生致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与南京国民党
政府电
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致许广平女士电
我们的祭品
鲁迅先生生前救亡主张
悼鲁迅先生
鲁迅——民族革命的伟大斗士
我们应该怎样纪念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战绩和思想
我们最后的谈话
鲁迅先生的精神
吊豫才
怀鲁迅
追悼我们民族的巨人鲁迅(节选)
我们的哀悼
我们的哀悼
鲁迅先生逝世哀感
悼鲁迅
不灭的光辉
悼一个民族解放运动的战士
哭鲁迅先生
诔词
关于鲁迅先生
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
噩耗
在大的悲哀里
战士的葬仪
忆鲁迅先生(节选)
闻鲁迅先生死耗
悼鲁迅先生
从打叭儿狗到反×
十月的殡仪
悼鲁迅先生
巴黎侨胞同声追悼伟大民族作家
研究和学习鲁迅
悲痛的告别
十月十五日
纪念中国伟大作家鲁迅晚会
怎样纪念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与中国文坛
鲁迅先生在历史上的地位
鲁迅先生在文坛上的斗争
鲁迅访问记
纪念鲁迅先生
把鲁迅先生的战迹献给日本人民
鲁迅作品的时代性
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
我们从鲁迅先生学取些什么
纪念鲁迅先生
学习鲁迅的精神
关于鲁迅精神的二三基点
《鲁迅先生纪念集》
鲁迅先生大病时的重要意见
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宣传大纲
鲁迅先生逝世周年纪念
深的怀念
鲁迅并没有死
纪念鲁迅与抗日战争
一种误会
学习鲁迅精神文艺家大团结
我们失掉了一面民族的镜子
我对于鲁迅之认识
鲁迅艺术文学院创立缘起
鲁迅论——在“陕北”纪念大会上演辞
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
“……有背于中国人现在为人的道德”
韧性万岁
学习鲁迅主义
周恩来同志为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题词
持久抗战中纪念鲁迅
守成与发展
鲁迅翁逝世二周年
以实践“鲁迅精神”来纪念鲁迅先生
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会(节选)
学习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一生
纪念鲁迅
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
鲁迅先生二周年祭
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者的路
延安纪念鲁迅逝世二周年
嘉陵江畔祭鲁迅
发刊词
《鲁迅风》与鲁迅
游击战的杂感
编后记
中国气派与中国作风
鲁迅先生纪念会上中共领袖陈绍禹同志演词(节选)
《文艺》鲁迅纪念座谈会记录
纪念鲁迅先生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论(节选)
鲁迅与中国民族及文学上的鲁迅主义(节选)
鲁迅的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节选)
读《华盖集》偶记
《关于鲁迅杂想》(节选)
走向鲁迅
伟大的平凡
一个检阅
行都文化界纪念鲁迅六十诞辰
抗战文学与《阿Q正传》
扩大和深化鲁迅研究的工作
怎样认识鲁迅先生的伟大(节选)
纪念鲁迅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为反帝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