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话语”与鲁迅话语研究
一 福柯“话语”的内涵
二 鲁迅话语问题的出现及研究向度
第二节 鲁迅话语建构的“图式”群与系统性
一 国民性话语和个人性话语的合力作用模式:支撑和悖反
二 “铁屋子”:基本寓言、基本“关系体”和“时空体”
三 “异乡人”与话语空间建构的多重模式
四 “双漩涡”作为鲁迅话语实践的动态衍生图式
五 “身外——以对抗的方式抗世”“身内——召唤痛感用以自省”的生命哲学图式
第三节 鲁迅话语的动态衍生性
一 “双漩涡”的“自反”驱动性与动态衍生性
二 拒绝话语“闭环”的折叠、开放性
三 “动”与鲁迅的根本精神
第四节 鲁迅话语研究中的悖论与平衡
一 启蒙的悖论与平衡
二 传统与现代的悖论与平衡
三 话语的悖论与平衡
第一章 鲁迅话语的发生:国民性话语与个人性话语的合力
第一节 鲁迅国民性话语分析
一 国民性“知识型”
二 鲁迅与国民性话语语境的契合与背离关系
第二节 “回心”、个人性话语的参与和“元鲁迅”的产生
一 屈辱:个人、民族与国民性批判
二 《狂人日记》:“铁屋子”、对立结构与自省意识的发生
三 现代、传统与个人的困境:失怙与成长
四 “禁欲”“纵欲”:反抗的个人生命意志
第二章 “铁屋子”与鲁迅话语建构
第一节 “铁屋子”寓言的建构及其关系体系
一 “铁屋子”的复制、变形和位移
二 “铁屋子”关系体系建构
三 “铁屋子”的内在生成机制:黑暗
第二节 “看与被看”:双重差异的发现/产生
第三节 从信仰到抵抗:拯救话语建构与流变
一 拯救话语的建构与流变
二 拯救话语的双重权力:“铁屋子”结构/构成及其悖论
第三章 “铁屋子”中的异乡人与话语空间的建构
第一节 清醒者与“铁屋子”的多维空间
一 “铁屋子”的空间体式和价值表呈
二 “铁屋子”的时间形式及其知识型
三 “个人”的精神“铁屋子”
第二节 多重话语空间的建构
一 整体上的“囚牢”模式:权力话语空间建构
二 内部的阻隔模式与多重话语空间
三 还乡模式与“铁屋子”中的异乡人
四 寻路模式与流寓者身份的确立
第三节 异乡人与话语空间的分割及还乡小说的结构模式
一 陌生化的故人相遇
二 故人与故事
三 在情感阻断和修补之间
第四章 “双漩涡”:鲁迅话语原点与话语系统的生成
第一节 “两个中心”的发现
一 “两个中心”
二 研究成果
第二节 “双漩涡”的话语系统
一 造境与反境
二 自我确立与反我
三 话语意志与反意志
第三节 “双漩涡”与鲁迅的精神结构
一 认知世界与生命存在的形式
二 价值世界与心理动力
第五章 鲁迅的话语范式及其生命存在形式
第一节 生命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合一
一 关系:话语与存在
二 自反:修复破碎生命的方式
第二节 鲁迅话语范式与其生命存在形式
一 “身外”:否定、对抗的生命意志和“抗世”的价值追求
二 “身内”:荒原体验与痛感召唤
第三节 话语范式的流变与整合
一 《呐喊》:意志召唤行动——“召唤-质疑-回应”
二 《彷徨》《野草》:“召唤-沉默-聆听自我”
三 《朝花夕拾》:“独白-和解”
四 《故事新编》:与自己文学世界的对话和回归行动的自我言说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