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起舞弄清影(大宋词人的诗酒风流)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0477508
  • 作      者:
    作者:简墨|责编:曲静敏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1. “既熟悉又陌生”的经典,最能引起人了解、探寻的欲望。

本书所选作者,大部分都有作品出现在中小学教材上,知名度高,容易让读者感觉亲近;但本书的写作角度又不落俗套,别致生动,有很好的阅读性。

 

2. 传统文化是持续热点,市场需求大。

正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学生,需要通过了解作品后的典故,加深对诗词作品的了解;工作繁杂的成人渴望在琐碎事务中寻得一片空灵,让自己调息静心。本书非常适合这个群体。

 

3. 书写角度新颖别致,同时具备专业度与故事感。

本书既叙作者生平,也说经典著述、后世评点,将作者、作品、鉴赏融为一体,全方位立体呈现宋词全貌;且在甄选代表作时,有意避开大家熟极如流的作品,角度更别致、独特。

 

4. 在封套背面设计有记忆曲线表格,助力背诵记忆。

内文插图古朴典雅,双色印刷, 又在封套背面印有记忆曲线表格,为学习意愿强烈的读者提供背诵、记忆的方便。


展开
作者简介

简墨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刘勰文艺奖、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一等奖获得者。书法作品入选国内外多项展事。

简墨幼承家学,精诗文,通韵律,以琴棋书画为寻常生活。出版作品400万字,多种作品入选文学选本,其中《唐诗之美》《宋词之美》《元曲之美》《二安词话》《书法之美》《京昆之美》《国画之美》等“中国文化之美”系列广受赞誉。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国家“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号召,传统文化学习成为持续热点。而唐诗、宋词是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明珠。 本书作者简墨,幼承家学,精诗文,通韵律,以一双博览群书的慧眼,选出宋代十八位词人的传世词作,以细腻典雅的笔触,结合诗人生平,勾画出灿若繁锦的宋词华章,带我们细细领略其中蕴藏的惊艳时光的美。 本书可读性极强,知识性与文学性并重,是普及古典文化读本中的上佳之作。
展开
精彩书摘

之一  林逋——冰清霜洁后,不为人知的长相思

 

宋朝的梅花开得太多了,多得简直岂有此理,每一平方米都呼风

唤雨,叠浪成海……她们把整个天空都开成了一株巨大的梅树。

来来回回看梅的,都是身兼数职的词人们。宋朝重文,庙堂要员

里“文章太守”很有几个,他们一边公干,诗言志;一边偷闲,词言

情。而宋朝的诗人,谁没有写到梅花,谁就似乎被开除了诗籍。梅是

宋朝诗人心里的玉女领袖。

西湖谚云:“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孤山不孤,很

大一部分是因为有他:世间最大的一个梅痴。

乾德五年(967),林逋出生。幼失父母,无牵无挂的他别了家

乡,辗转江淮,一直流浪到了西湖孤山下,兀自盖间小茅屋,环屋种植,生生不息,竟至形成蔚为大观的一座梅林。

其时,宋太祖执政不久,正值壮年,踌躇满志,先杯酒释兵权,

解除了心头之患,接着网罗天下英才,打算来个大换血,让社稷焕发

生机,求江山永固。

林逋声名远播,却对漫天遍地的招聘启事不理不睬。没错,他的

理想就是做隐士。

取大地方寸,光阴替移,草木便花开花落给人看,是大自然的慷

慨。这种浓福,只有低欲望群体才得以享有。

 

有人见他孤苦,好心执柯作伐,被一一谢绝。他认梅为妻,认

自己作梅的丈夫,还将梅林里飞着的鹤取名“鸣皋”,当成孩子去

喂养。

秋末霜降,他顶着寒意采集干草编织草帘,不辞辛苦地用草帘将

每棵梅树包裹,如同给其穿上冬衣。春来惊蛰,他为梅树捉虫、松

土、浇水、施肥;待梅子黄时便将梅子售出,卖得的钱分成一小包一

小包,存于罐中,每天只取一包为生活费。等罐内银空,正好又一

年,新梅成熟时,再兑钱入罐。如是,种梅、侍梅、赏梅、咏梅……

四季轮回,花事流转,成了他生活中最日常的事。

对时日的期待简化成对花开果熟的期待,简单又美好。

 

林逋不喜美酒助兴、佳人佐歌,认为那样糟蹋了梅的雅洁,只是

独赏。在他心里,冬日山丘有了梅,远胜春天桃花织出的绚丽洞房。

说起来,林逋一生并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是在孤山一口气

待了二十几年,不进咫尺之遥的杭城。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里,他都孤

独着,世俗纷扰与他何干?据传他画技高超,却无存世笔墨;陆游称

其行、草书法高绝,也仅三件作品存世;写诗也不保留,边写边撕,

如果不是有心人想尽办法偷偷收藏了他丢的一点墨迹,那么,如今连

片纸也休想见到。只有梅才知道他到底写了多少,又丢了多少。

有人问林逋:“何不抄录下来,留给后人?”

他回答:“我现在尚且不想以诗出名,哪还希图名扬后世呢?”

安心孤独是需要大勇气的,所以林逋历来为人尊敬。

 

苏轼读到林逋的文字,大加礼赞,将他的梅花诗当作范文,让儿

子苏过学习: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山园小梅二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个“暗”字,满篇生

辉。俗世是白天,是喧嚣,是张扬,是炫耀,而他从身体到心灵,整

个的人活在隐谧和安静中——仿佛餐花饮露即可过活。

他与官家从不沾边。权贵向他求诗,拒绝;乡绅向他求诗,拒

绝。只有一次,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听说了他的清名,赐

予粮食和锦衣,并要求地方上加以看顾,他未能拒绝,谢恩之后,便

绝口不提。

林逋不拒绝友人来访。友人位居高位的也不少,如丞相王随,流

连几日不去,每天唱和,十分愉快;还有杭州的父母官薛映和李及等,

一旦到来,必清谈一整天才舍得走。

每次相会,他们都自觉去除官阶,只做个诗友。

言谈间,大权在握的朋友们总是流露出希望他出山入仕、可以终

日相聚的想法,但林逋装傻,不理会任何暗示和明请,仍旧画地为

牢,不入繁华半步。

 

 

 

隐士自古都不缺:春秋时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人们开始觉得归

隐是个不错的职业;“商山四皓”和严子陵的盛名进而给世人启发:

只要“隐”的名声足够大,皇帝的金銮殿也是有机会参观一下的。谢

安的东山再起更让世人窥到了“隐而仕”的秘诀。再后来,孔德璋

写了《北山移文》,人们笑了:原来隐士嘴里唱着“归去来兮”,

心里想的却是:“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唐代还出了个

卢藏用,考上进士却不去当官,转身去终南山隐居,后来被武则天征

召入京,官拜左拾遗,时人称为“随驾隐士”。“终南捷径”一典由

此而出。走“归隐入仕”这条捷径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富贵声名到底是难

以抵挡的诱惑。


 



展开
目录

自序

之一、林逋/冰清霜洁后,不为人知的长相思

之二、范仲淹/宋朝第一人:入可治国,出可安邦

之三、寇准/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缺少阳刚之气的王朝

之四、潘阆/无拘无束,才能成就世间逍遥

之五、陈亚/一首《生查子》,暖胃清肺,安心养神

之六、柳永/对酒当歌的人生,是否可以无悔?

之七、宋祁/酒色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之八、晏几道/做他的朋友吧,别做他的家人

之九、苏轼/要走多远,才能抵达生命的自由

之十、岳飞/精忠报国,始终以恢复为己任

之十一、李清照/这具柔软的肉身,如何承载绝世的刚烈与才华

之十二、朱淑真/苟全的人生,我偏要高调地过

之十三、魏玩/以夫为纲的道德牌坊,换不来缱绻温柔

之十四、张玉娘/从此日日皆秋,世间再无四季,

之十五、严蕊/凭一朵花的高洁,抵挡尘世的不堪

之十六、陆游/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一座沈园

之十七、辛弃疾/用一生整装待发,却不曾启程

之十八、姜夔/野云孤飞,羁旅江湖的一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