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小说具有牧歌性与反牧歌性的双重色调,且牧歌性是表面的,是显的,反牧歌性是内在的,是隐的。反牧歌性的实质是紧张、残酷、不自然,在沈从文小说创作中则体现为生命与外在环境以及生命本体的极度紧张,具体包括残酷的生存环境对生命的挤压破坏、人的扭曲异化、等级统治对生命的残害、生命偶然性的无奈这四方面的内容。反牧歌性作为沈从文文学思想的主要部分,并作为背景底色,伏在作品下,是作品内在的本质,体现了沈从文对现实的关注以及对生命存在状态的忧虑,体现了作者的“五四”启蒙主义思想。牧歌性的实质就是和谐,给人以平和、优美、自然的感觉,在沈从文作品中则是作者表面的悠扬的情调,它通过平和的文字叙述、优美的自然画面、美好的人性来显现,主要体现为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沈从文小说中表面的牧歌性与内在的反牧歌性在作品中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消除反牧歌性,实现牧歌性世界,最终使二者在现实中统一起来,是沈从文的美学理想,也是社会理想。
牧歌(pastoral)源自古希腊文学术语,是一种表现牧人田园生活情趣的文学体裁。忒奥克里托斯(约前 310—前 250)是最早的牧歌作家。罗马诗人维吉尔也写牧歌性的诗歌并且对后代文人创作影响深远,他用纯朴的诗句描写理想化的田园生活,超越现实的世界,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其实是借牧歌的形式歌颂罗马帝国的光荣。14—17 世纪,牧歌备受青睐,古典式的牧歌和牧歌主题的田园小说和田园戏剧大量出现,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皆大欢喜》、西班牙作家蒙特马约尔的《狄安娜》、意大利作家桑纳扎罗的《阿卡迪亚》等。许多牧歌体的作品常常借此种体裁表现了生命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歌德《赫尔曼与窦绿苔》便是著名的例子。由此可看出:牧歌最初是诗人用以表现草原上牧羊人悠闲自在、舒适自然、安逸纯朴的生活,主要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按照自然的要求生活,不违背人的自然本能,人的身心才能健康发展;人与人之间坦诚、淳朴、真挚,其实质是和谐、不紧张,这就是牧歌的本质,即牧歌性;反牧歌性则与其相对而言,也就是紧张、残酷、扭曲、不自然,表现为生命与生命本体以及生命与外在世界的紧张。
沈从文是“京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以独异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姿态出现,小说表面呈现出缓和、自然、悠扬、和谐的牧歌情调,大多数研究者由此认为沈从文的小说是牧歌性的,如夏志清认为沈从文小说风格是“可以称为(牧歌)型的”,陈国恩认为沈从文的小说“把五四浪漫抒情小说推向一个尊和谐为美的极致的田园牧歌的新阶段”,还有研究者认为沈从文的《边城》是牧歌性的,刘西渭说“边城是一部idyllic杰作”,汪伟也说其有“牧歌风”和“牧歌情调”,这固然很有道理,但笔者通过对沈从文全集细读,发现这牧歌性只是作者回忆性的假设,只是通过优美的文字净化现实的紧张、残酷、扭曲后的假象。沈从文许多作品透露出残害生命、本能压制扭曲的人与内在本能以及外界的紧张,就是牧歌情调浓重的公认的代表性作品也渗透着这种紧张,使作品表现出内在的反牧歌性。例如在《边城》中,生命偶然导致二老的惨剧,误会引起翠翠爷爷极度悲伤,这种现实的反映使作品映射出内在的紧张、不和谐的反牧歌性,这是作品内涵的更本质的特征。也有人看到其小说创作中的人性扭曲、摧残生命、生命偶然而导致的悲剧,看到了反牧歌性的现实,如洪耀辉发现了“隐藏于田园视景背后的狰狞与险恶,沉潜在田园牧歌声中的愤怒和呐喊”,张根柱则认为沈从文写湘西时氤氲着“牧歌情调”,但其中有“忧郁之气”,这源自作者“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未来的深切的忧患意识”。
第一章 还原文学现场:鲁迅《阿 Q 正传》中的图画意识
第一节 驳启蒙论、革命论与创作初衷
第二节 “画前”准备:时间、历史问题
第三节 美术思想、构图理念与阿 Q 造型
第四节 构图的空间问题:远近、出入、互看
第二章 沈从文小说新论:牧歌与反牧歌的二元归一
第一节 牧歌性情调
第二节 反牧歌性的文学表达
第三节 异类文学风格的统一
第三章 中国当代城市小说的生产:有限性、可逆性、超越性
第一节 乡村幽灵:革命、乡土、文化
第二节 本体建构:窄化、多元、牢笼
第三节 生产城市:可逆性、文化传承、虚拟
第四章 当代“底层书写”的盲点、阈限与未来
第一节 盲点:苦难极端化、书写误区
第二节 阈限:题材窄化、开掘不深、问题优先
第三节 未来:扩域、他者空间、现代媒介
第五章 莫言伦理叙事的维度:乡村伦理的解构和重构
第一节 现代性境域:血统、阶级和未来
第二节 乡土的“种”、民间、庙堂
第三节 伦理的“现代性”:殖民化、全球化和本土化
第六章 莫言的身体叙事的开拓性:超克“五四”启蒙和激进现代性
第一节 反思启蒙:生命力、文明、救赎
第二节 超克革命现代性:革命、消费、土地
第三节 身体政治:认同、生产、皈依
第七章 莫言土地叙事新解:原型、凝练和超越
第一节 土地原型及重组:地域、动植物、生死
第二节 视界融合:城与乡、流动、他者
第三节 土地再审视:自然、认同、超越
第八章 莫言《檀香刑》中的正义问题解读
第一节 越界:酷刑艺术化及“道德正义”的建构
第二节 猫腔:多种“正义”杂糅
第三节 猫腔“去历史化”:“正义”的新动向
第四节 中西文化语境中的正义
第九章 如何拯救:莫言《酒国》拯救事件的文学建构
第一节 “吃孩子”的现代谱系:文化、市场、病症
第二节 拯救如何可能?制度、引导者、批评
第三节 文学拯救路线图:解构的幽灵
第十章 再解读莫言《白狗秋千架》的电影改编
第一节 语境效应:中心、边缘、启蒙
第二节 意义生产:场域、意象、文化
第三节 填空装置:留白、多元、解构
第十一章 日常生活视域下余华的小说研究
第一节 写作的空间环境
第二节 个人生活风景:医院视域下的城与乡
第三节 残酷与温情:生死的民间向度
第四节 底层书写与社会审视
第十二章 余华的小说诗学研究:“在地性”与救赎向度
第一节 形而下注视与事实注释:事件、重写及阈限
第二节 形而上神思与哲理思考:时空、语言及寓言
第三节 文学救赎:路径、希望与可能性
第十三章 文学中“公共空间”的书写:陈忠实《白鹿原》新解
第一节 公共空间的存在类型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公共空间的越界与扩域
第十四章 民族认同的历史建构:徐则臣《北上》的拯救叙事
第一节 拯救什么?运河、历史抑或文学
第二节 如何拯救:考古、拍摄抑或讲故事
第三节 情感共同体:发现民众
第四节 拯救来源:文本内外
第十五章 从文本细读到重构文学史:史论编辑策略
第一节 编纂:主旨、遴选、修改
第二节 内容:类型、篇目、研究路径
第三节 重写文学史与学科建设
第十六章 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 时间现代性:新旧对比范式的确立及突破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文学研究范式
第三节 文学性——审美视角下的文学研究
第四节 外部转向: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