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性格与环境
资本主义生产同艺术和诗歌的敌对性
文学理论基础的广泛性与本土性问题
向历史题材文艺要求什么?
中西文学理论对话中的概念可对应性问题
关于“科学的艺术论丛书”谈片——鲁迅对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史上地位的论断
赵树理大众文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历史命运
文艺理论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与理论的品格
第二辑
论诗体小说《长恨歌》
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意义、途径和方法
“剪灯二种”的序文与明初文人以文为戏的小说观
胡应麟和谢肇涮的小说理论
椽即是舍
兴论新释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几个特点
中国古人对文学的几种基本态度
第三辑
批评家的困惑和文学批评的出路——倡导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
建设“圆形”的文学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解码方式
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漫议
第四辑
“非自觉性”与艺术规律
形式感和形式情绪
试说“诗人兴会”
创造性思维中“有意义的空白”
第五辑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
陶渊明的人文生态观
丰子恺《护生画集》对现代生态文艺学的启示
胡先骗的生态思想
第六辑
《文心雕龙·史传》篇“传体”说发微
善意误读的弊与功——从《管锥编》对《春秋》“五例”的解读与阐发说起
从“谨严”到“浮夸”——古代叙事艺术的跃进
《左传》和《历史》的人物在伦理困境中的选择
古代叙事理论的一对范畴——实录与微隐
《管锥编》的体式、成就及其局限平议——读《管锥编·左传正义》札记
《左传》中政治与道德的一致和冲突
叙事技巧的伦理维度
《史记·伍子胥列传》三题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