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后现代的现代性(精)/陈晓明文集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8158075
  • 作      者:
    作者:陈晓明|责编:肖风华//李力夫//肖方//马妮璐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n 从现代性角度思考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特点的理念,解决现代性的基本理论背景;

n 详细解读现代性如何支配中国作家个人心理秘密及其现代性叙事方式;

n “现代主义”研究的早期理论贡献,带着应对中国现实的无限激情,锐利且独特。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 年生,福建光泽人。1990 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十多年。2003 年起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 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6 年至 2020 年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2020 年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995 年至 1998 年曾在荷兰莱顿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等学府做访问研究和讲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文学理论等。出版有《无边的挑战》(1993)、《不死的纯文学》(2007)、《德里达的底线》(2009)、《中国当代文学主潮》(2009)、《众妙之门》(2015)、《无法终结的现代性》(2018)等 20 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近 600 篇。

2003 年获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评论家奖项,2006 年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曾获教育部、北京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奖项若干。担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职。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集中汇集作者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系统论文。书中对当代文学从“后现代”转向“现代性”的现实内涵作了解答,揭示当代文学评论如何在更为广阔的、更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性的背景下展开学术话语运作的图谱。全书在现代性理论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视野中来展开论述,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包含的“现代性”这一理论难题。本书既有理论的辨析,也有具体的文学文化实践的阐释,显示出当代学术强烈的时代感和前卫特色。作者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卓异的艺术分析能力,使本书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俊逸的文风,对于专业人士是助益良多的参考,对于广大青年学生则是开辟思想视野之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卷文集由《后现代的现代性》加上《无望的叛逆》节选部分章节 组成。《后现代的现代性》原书名《现代性的幻象 —当代理论与文学的 隐蔽转向》,由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年出版,由我当时写下的关于现代性 问题的系列论文组成,全书约 35 万字。关于现代性的话题,欧美学界在 1990 年代形成热点。“现代性”论题是随着后现代性问题而开始成为话题, 并且逐步取代后现代成为更有聚合性的论题,这颇为蹊跷。当然,“后现 代”的兴起是缘起于对现代性的批判而来的。让— 弗朗索瓦·列奥塔(Jean Francois Lyotard)的《后现代状况 —关于知识的报告》就对现代性展开 全面批判。该书 1979 年出版法文版,迅速就有英文版面世。在中国最早的 版本是由岛子译出,由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6 年出版。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 与岛子还有交往,记得某日还和二位朋友去他寓所探访他,那时仿佛他正 在翻译列奥塔这本书。因我早几年从其他渠道获得英文版,也觉得应该有 人译出。在他笔下,“现代性宏大叙事”建构了我们进入现代以来关于社 会历史的想象,列奥塔从元话语(metadiscours)或元叙事(meta-naration) 的角度,阐述了当代话语范式(Pragmatics)发生的根本变化,当代资本主 义社会变异和文化面临深刻危机。后现代时代的到来,表明现代的观念和 方法、语言或话语都失效了。列奥塔批判现代性,揭示后现代到来的社会 将要发生的巨大变化。但列奥塔并非认同后现代,令人奇怪的在于,他同 时也警惕后现代给当代社会带来新的危机。若干年后,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要“重写现代性”,其意就在于防止现代性被后现代改写。这里无法展 开讨论列奥塔的观点,按杰姆逊的看法,列奥塔骨子里还是现代主义者, 还在“现代性”之中。

我的这本《后现代的现代性》分为理论部分与文学评论部分。理论部 分缘起于回应杰姆逊关于现代性的论述,同时解决现代性的基本理论背景。 那时我正在给学生上一门课“现代性理论导读”,选择关于“现代性”的 经典文献文本和学生阅读、讨论。从康德的《何谓启蒙》始,经历黑格尔、 尼采、列奥— 斯特劳斯、吉登斯,直至福柯、德里达、卡林内斯库。我以 为从理论上厘清现代性的脉络线索十分必要,学生们对现代性已经耳熟能 详,但究竟何谓现代性并不能真正说清楚。上过这门课后,学生对现代性 应该是比较了解了。这门课我上过三轮,原来还想编选一本导读本,后来 时间不能对付过来,也就作罢。

这本书是和几位好友的书组合成丛书,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彼时 我的同学黄旭任社长,他一直想要做一本我的书或者由我来主编一套书, 借此纪念我们当初的青春岁月。我们是一起留在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 书的同学,曾同居一室。那时我 21 岁,他比我略长 2 岁,那时的我们青春 意气,正是春风满怀的年纪,走上讲台,给 78 级学生上课。下面坐着的 78 级学生,大部分年龄比我们大,那时也是赶鸭子上架,另一方面也因为 我们是初生牛犊,课就这样上下来。这套书平心而论,出版社做得不太理 想,虽然责编非常尽力,也异常认真。或许是他们做学术理论书不太在行 吧,这套书的反响未见热烈。

这本书的另一部分是作家作品评论,确实贯穿着我从现代性角度思考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特点的理念。那些看上去个人化的叙事,那些乡土中国的故事,它如何隐含着现代性,现代性是如何支配了中国作家的那些个人 的心理秘密和他们下意识的现代性叙事方式。我还特意引用了里尔克的一 首诗中的几句作为题词:“在日常生活和伟大作品中间存有一种古老的敌意。/ 帮助我,在说这些时,能理解它。……但帮助我,如果你能不带有任何焦虑,有时最远的事物最有帮助:对于我。”(里尔克《给一位朋友的 安魂曲》)。我喜欢里尔克诗中的晦涩,里面总有耐人寻味的无穷无尽的意 趣。那些评论在那个时期写下,并非有非常严格的规划,也未见得富有逻辑性的框架,只是主题相近,大致能成体例。编入文集改了书名,是我早已有的计划。我经常是书出版后,才会想到有更合适的书名。这本书原出版时还承蒙我的老师孙绍振先生作序。那年盛夏,先生冒酷暑挥笔写下上万字的序,让我无比感动。本想得先生二三千字,以壮门面,没想到先生 竟然写下上万字,其中还叙述了我们的往事,虽然故事朝着有利于先生的方向演绎,但学生奈何不得,只能任由先生信马由缰。先生乃幽默大师, 叙述与虚构的快感比真实当然更为有意思。

第二辑《无望的叛逆》是我一些论文的合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年出版,彼时我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这也是一套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丛书更是可惜,几乎是悄无声息在市场静卧多年。数年后,有位在北京大学进修的教师对我说,读到我这本《无望的叛逆》被深深震 动。我想她是溢美之词,或许是客套。不过那次我是感受到她说话的诚恳和真实。其实这套丛书里收录不少值得一读的著作,我记得还有戴锦华兄 的书也在其中。在那个时期出版社对学术著作出版很是勉强。当时可能有 一股热情,一俟出版看市场反应寂寥,就不管不顾了。彼时国人哪有心于学术?尤其是文学评论。那时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还十分有限,文学评论要 获得市场效应极其困难。本书副书名比较前卫 —“从现代主义到后—后 结构主义”,是我早期对“现代主义”的一些思考,那些思考虽然可能稚 拙,但确实带着应对中国现实的激情,不乏锐利和独特之处。那时我的行 文还带着年轻时的敏感与激情,理性感悟与诗意结合是我追求的表述风格。其中的《后—后结构主义时代的来临》是我写作的一篇长文,超过三万字。最早发表于 2000 年的《文化研究》创刊号,记得那是《文化研究》改 由陶东风主编所出版的创刊号。那篇文章是根据我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访学 期间读书笔记所写而成的。那时我想做文化研究,计划写作一本关于中国 的文化研究的书。但因为后来到北大任教,围绕教学写作“中国当代文学 史”,当时也是应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史建先生之约,写作一本关于 德里达的书。史建先生是一位很有理想的出版人,他怀着热情支持先锋派文化研究,那时常在京津两地行走,与我和张颐武、王宁、陶东风、王一川常有交往,是一位值得记住的幕后奉献的无名英雄。关于德里达的书准备在前,已经收集了部分资料。20 世纪初的头 10 年里,我几乎是同时在写《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和《德里达的底线》两本书。10 年的工夫,我从 40 岁写到 50 岁,这两本书终于完成,各自都有 60 万字的篇幅,头发早已 白了大半,那时还有一种收获成就的欣慰。但文化研究与我却渐行渐远,后来看到陶东风、金元浦、周宪诸兄做文化研究风生水起,还是颇为艳羡。不过,也是有感于中文系做当代文学评论的人愈来愈少,所以,自己觉得做当下的文学研究或评论还是十分必要,也就心安理得。我年轻时觉得自己能做很多事情,兴趣广泛,喜欢标新立异。直至盛年,就觉得生也有涯, 能做好一件事情可能就不错了,这也算是盛年感悟。如今步入老年,却觉 得人生其实非常有限,个人能成就的事情更是有限,只能屈从于命运。我们这代人,在生命的黄金岁月,经历了学术贬值的年月;等度过那段时期,学术又以超量的生产让其自身淹没于信息洪流中。今天的定力只有依靠每个人自己的信念和坚持了。

是以为序。

 

陈晓明

2020 年 11 月 21 日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后现代的现代性—当代理论与文学的转向

 

 

上编  现代性隐忧

 

第一章·替代与补充:从后现代到现代性

008 后现代变成了“现代性”问题

014 审美的现代性意义

021 “现代性”论述引入中国当代文学

027 建构现代性的“当下本体论”意义

 

第二章·超越隐忧:现代性之多样性与本真性

031 现代性之“隐忧”

035 现代性的多样性方案

043 重新确认的后现代根基

 

第三章·多元的困扰:理论的越界与转向

055 理论前沿:越界与多向选择

060 西学视野:后理论、批判话语与解构

068 文化研究:身体、图像及其向当下转向

 

 

 

第四章·变革的极限:现代性与文学的非历史化

078 现代性与历史化

082 非历史化叙事与反本质主义写作

088 无法历史化的女性写作

095 现代性与重新历史化

 

第五章·虚妄的强加:文学的道德诉求

102 什么是道德?谁的道德?谁道德?

107 历史之外的强加: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力量

114 文本内的错位:道德与审美表现力

118 道德与当代审美意识聚合

 

第六章·文学的韧性:历史化与个人记忆

125 尖锐的断裂:启蒙叙事与革命写作

131 书写的妥协:个人记忆与历史化的叙事

138 结语或文学的非历史化问题

 

第七章·鬼影底下的历史虚空

141 关于“鬼影”的文学叙事

146 被历史覆盖的文学经验

149 个体经验与反思性的匮乏

152 告别历史或过激的补充

 

第八章·多义的记忆:历史“回归”或者在别处

158 历史再次无法拒绝

160 现代性反思与历史内在性

164 叙事的神奇性与历史的他者化

169 抒情性叙事与历史的自我化

172 历史始终“在场”或者断裂

 

 

下编  后当代幻象

 

第一章·记忆的解脱:“私密”与历史陷阱

178 动机与假象:原罪、隐私的修辞意义

181 深化与改写:历史 / 道德的陷阱

186 私人性与中国小说的历史变异

 

第二章·重写故乡与后现代的“恶之花”

193 现代性的历史叙事及其在当代的变革

198 在历史碎片中重绘乡土 / 后现代图景

204 同性、同乡及其颠覆同质化的历史

210 故乡的迷失与对文化母本的追踪

 

第三章·新新浪漫主义:后现代的变形记

218 潮流或市场的梦想:浪漫又先锋?

222 后现代的尴尬:现实的错位

227 BOBO 族的美学:新新浪漫主义

235 文化象征意义:倒退或者补课?

 

第四章·从容中的坚韧:无法穿透的现代性之墙

241 对人性的绝对叩问

244 历史轮回与“现代性”之坝

248 在爱欲的尽头舞蹈

252 在偏斜中发掘荒诞的诗性

255 穿越过当代生活的废墟

 

第五章·“凿空”西部的神秘:生活的肯定性

261 沈苇:当下生活的肯定性

267 董立勃:日常生活的伦理

271 刘亮程:过自己的生活

 

第六章·“天下”的托词:责任、规训与暴力

283 “天下”:面向新国际的规训

286 “天下”:暴力与艺术的超越境界

292 暴力美学的依据和托词

 

第七章·最终的秘密:墓碑、瘤子与乱伦后的谋杀

299 秘密地带,墓碑,文本的虚幻性

306 瘤子,叙述的飞扬与乡村的苦难

310 乱伦、谋杀与人性的秘密

315 山谷里的诫碑,历史遗产与另外的道路

 

第八章·“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

323 底层的苦难与悲悯情怀

327 推向极致的表现方式与脱身式的变异

332 囚禁的思想根源与脱身的艺术可能性

338 附录一 《现代性的幻象》序

348 附录二 自序:记忆与踪迹

354 附录三 修订版序言

 

 

第二辑    无望的叛逆—从现代主义到后—后结构主义

(节选)

 

上编  寻找现代主义

 

第一章·歧途中的选择:现代审美进向

364 超功能选择:文学取代宗教

368 选择中的分化:纯艺术、亚艺术与边缘艺术

371 逆反维度的审美进向

377 走出歧途,走向现代精神极地

 

第二章·超越粗陋理性:作为艺术表现的现代审美主体

381 理性主义及其限制

385 后理性主义:超越粗陋理性

389 超越的审美主体:重建个体敏感性

394 审美个体的外化与内化:永久更新的统一体

 

第三章·现代精神溯源:乡村与城市的冲突

403 两种文化冲突的历史叙事

405 欧洲文化的内在心灵

411 当代中国的文化蜕变

 

第四章·文学视界:无限的审美统合体

418 审美视界的历史涵义

422 视界融合的审美功能

425 文学视界的深度进向

429 审美视界的超越性意义

 

中编  走进后现代主义

 

第五章·拆除深度模式:走出现代主义的阴影

434 落入象征的深渊:堕落与反叛

437 走出结构,走向平面:没有底盘的游戏

443 浮躁的超越:无根的创作与理论

 

第六章·常规与变异:有限的美学承诺

451 新写实:退出原生态或解构历史神话

455 先锋派:冲刺者与迟到者

460 潮流之外:王朔及其他

461 “我”的故事:我们时代的心理自传

464 结语:文学的历史境遇及其美学承诺

 

 

 

第七章·过渡性状态:后当代叙事倾向

469 简要的前提:“状态”的历史流变

471 后当代情境:主体的漂移状态与表象拼贴方式

475 被书写的客观现实:欲望化的外形或超感官状态

479 越过界限的价值标向:后道德状况与女性的祈祷

482 多元化的过渡性状态与欲望化的轴心

 

 

下编  后—后结构主义时代的来临

 

第八章·无法拒绝的现实:中国的后现代文化及其理论研究

489 中国产生后现代的历史语境

491 中国先锋派的后现代倾向

496 大众文化的后现代性

500 中国后现代研究者的态度和立场

 

第九章·想象的位置: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

509 转折与错位:文化民族主义在当代的起源

513 假想的对抗:中国可以说“不”

517 在想象中构成的现实:民族主义在当今中国的实践功能

522 想象与实际:民族主义在当今中国的两难处境

528 结语:无法终结的想象

 

第十章·文化研究:文学批评的后—后结构主义时代

534 前言:文化研究的当代趋势

537 必要的前提:后结构主义与新历史主义

541 政治上正确:新的意识形态趋势

548 后殖民理论: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

557 大众文化:新的压迫与解放

567 结语:文化研究的意义与新的理论期待

573 附录 《无望的叛逆》序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