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宋词通论(精)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3202741
  • 作      者:
    作者:吴熊和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吴熊和及其《唐宋词通论》,是学习、研究词学无法绕过的名家、名著。吴先生此书篇幅不算很大,影响却很深远,在理论、方法和具体考证等方面卓有建树,堪称新时期词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词学研究者、爱好者的必读书。

展开
作者简介

吴熊和(1934-2012),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当代著名词学家,夏承焘词学奖金一等奖获得者。在词学领域辛勤耕耘半个世纪,继承夏承焘先生开创的词学事业而能卓然自立,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词学研究体系,对新时期词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均有开拓创新。著有《读词常识》《放翁词编年笺注》《张先集编年校注》等,主编《唐宋词汇评》《中国词学大辞典》《中华词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分词源、词体、词调、词派、词论、词籍和词学七个部分,全方位梳理唐宋词学的发展脉络,在理论、方法和具体考证上都有创新与突破,是一部自成体系的词学专著,也是词学研究(尤其是唐宋词研究)和唐宋文学研究的必读书。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词源 

第一节 燕乐与词——我国诗、乐结合的新传统 

第二节 唐教坊曲——唐五代词调的渊薮 

第三节 从选词以配乐到由乐以定辞——词体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 词体 

第一节 词的创作——按谱填词 

第二节 词体的形成——依曲定体 


第三章 词调

第一节 词调的来源 

第二节 曲类与词调 

第三节 词调的异体变格——乐曲移调变奏 

第四节 选声择调 

第五节 词调的演变 

 

第四章 词派 

第一节 唐宋词分派的由来 

第二节 倚声椎轮大辂——敦煌曲子词 

第三节 齐梁诗风下的《花间集》 

第四节 南唐君臣与宋初词坛 

第五节 有井水处皆歌柳词 

第六节 苏轼指出向上一路,全面改革词风 

第七节 从秦观到周邦彦 

第八节 靖康之变前后的李清照 

第九节 辛弃疾与南宋爱国词 

第十节 姜夔句琢字炼,归于醇雅 

第十一节 眩人眼目的吴文英词 

第十二节 宋元之际词人与亡国哀音 


第五章 词论 

第一节 唐代评论罕及于词,后蜀欧阳炯的《花间集序》,或可视为有专文论词之始(276)

第二节 宋人词话始于元丰初杨绘的《本事曲》,多数偏于纪事;重在品藻与议论的则较后起 

第三节 苏门始盛评词之风,对推尊词体和推进词的评论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节 李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阐明了词体的音律、风格特点,为诗、词之别立下界石 

第五节 靖康之变后,词风慷慨任气,论词亦多重在家国之念、经济之怀 

第六节 南宋后期论词,重点转向讲习与传授词法,这一过程始于姜夔,而备于张炎 

第七节 鼓吹苏、辛词风的,不如周、姜后学之盛,但在金源末及南宋末,也并不寂寞

第八节 张炎《词源》是周邦彦、姜夔一派词学的总结,它同时反映了宋词的最终衰落 


第六章 词籍 

第一节 丛刻 

第二节 总集

第三节 别集

第四节 词话

第五节 词谱词韵


第七章 词学 

第一节 关于词乐

第二节 关于曲调考证

第三节 词学的展望


附录

《彊村丛书》与词籍校勘 

从宋代官制考证柳永的生平仕履 

陆游《钗头凤》词本事质疑 

关于鲖阳居士《复雅歌词序》 


重印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