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南方诗论(以广东新诗批评为中心)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96851
  • 作      者:
    作者:何光顺|责编:郭晓鸿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何光顾,文学博士,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教授,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西安外事学院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魏晋玄言诗学、文艺美学、当代诗歌批评等领域研究。在《哲学研究》《文学评论》《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已出版学术专著《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主编《南方诗选》《珠江诗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物化到物感的中华美学时空思维结构演进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新诗的南方传统,是伴随着中华文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生成的,是在中西方文化激荡、古典与现代的裂变中发展的,它虽然是从中国南方珠三角这个地理空间发端,但却终究弥漫而形成为中国文学和诗歌的一种新精神与新的艺术特质,这就是南方诗歌、南方诗学、南方精神、南方想象、南方传统。本书就着眼于现代新诗的这样一个值得关注的南方精神和艺术谱系。全书主要包括南方诗学的理论奠基、南方诗人群落的多元景观、南方诗人的个案分析、南方诗人的艺术缘域四个部分。这也是一部明确提出南方诗学的相关命题并进行专题研究的当代诗歌批评专著。
展开
精彩书摘
  正是在对这个时代的复杂性和强调命名的自觉中,世宾并不满足于一种日常诗性的表达和个体经验的书写,他要努力把握这个时代,发现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位置与前进方向,要指出这个时代的不同诗人群体的位置及其优劣得失。古典到现代的,现代到后现代的,当代诗歌内部各次诗歌运动的转型,以及如何建构诗学的标准来品评这个时代的群体和个体,都是世宾在他的系列诗学理论文章中所要解决的。在批评第三代诗歌所造成的策略性写作和日常性写作中,世宾希望为这个时代的诗歌重新确立理想和目标,重建诗歌的乌托邦。因此,当世宾发现东荡子的诗歌没法放进传统诗歌评价体系的时候,他打破了既有诗学观念的牢笼,提出了完整性写作的概念,这个完整性写作的提出就把广东诗人,不能说全部,但至少把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包括东荡子、世宾、礼孩、浪子都进行了命名,这个群体的诗人就在这个命名中出场、显现、照亮,他们在当代诗歌史中所建立的新的维度就得到发现。
  世宾对于命名的焦虑和自觉,是当代汉语诗学建构的重要尝试。在广东诗坛,世宾可谓是最具理论自觉的诗人,在提出整体性写作后,他又继续提出境界美学的命题,这都是一种诗学体系建构的需要,是一种命名的自觉。境界美学的命名体现着世宾在知识结构上的转型,就是从西方传统向中国传统的转型。世宾看到,很多前辈诗人在早年写作新体诗后又在中老年转向旧体诗,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缺乏西学的理论素养和理论自觉。理论家和诗人是要在相互激荡中才可能寻找到新的话语。很多前辈诗人找不到新的话语,就只能在陈旧资源中汲取营养。一位具有创造性的诗人就是要善于把传统资源中闪光的具有生命的种子重新植入泥土中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而后开花结果。但很多老一辈诗人缺少这个能力,他们徒然运用旧体诗的形式,而情感也是古旧的,他们的言说形式、意象运用、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都远离了现代世界,这也导致了他们在思想上显现出一种空虚,而他们最初写劳苦大众和土地乡村的诚挚在几十年破坏中也无法再延续,这样,往古典中撤退并丧失其在现代性世界的阵地,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当代汉语诗学的理论建构必须借助中西方理论和方法的会通,必须重视中国传统诗学的当代转化。在这个活跃的以广东为中心的南方诗歌写作群落的实践中,可以延伸出很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理论命题。就以世宾的探索来看,他在写作和思考中既汲取西方的东西很多,但同时也善于挖掘中国古典的传统,并从而使他具有了中国传统诗学家和批评家的那种高度和自觉,从而让其在对于中西方经典文本和法则的参考中形成独立的批评尺度。这种批评尺度可以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法则,一是形式法则。内在法则就是精神和思想,就是对于世界、历史、苦难、人生、现实的关注,具有一种内在的丰富性。至于形式法则,可能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但也并不就完全是外在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过“形式即实质”。精神在我们肉身中生长,它的形式必须和它的精神合一,所以古体诗是古代世界精神的道成肉身,现代诗是现代世界精神的道成肉身。诗人的写作就是要进人民族传统和历史渊源深处,要有时间性和历史性的传承。世宾的作品就有着一种对现代世界所产生的时间性和历史性断裂的焦虑,他看到有些写作已经缺少这种东西,这是世宾的一种关怀。
  ……
展开
目录
序 南方精神的谱系和当代中国新诗的未来
上篇 当代汉语诗学的理论建构
第一章 文学的神性
第二章 诗歌写作从何处开始
第三章 命名的自觉和敏感者的特质
第四章 诗人为民族而写作

中篇 南方诗人群落的多元景观
第五章 当代新诗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以四川新诗群体为例
第六章 南方的诗,从自由的领地升起
第七章 矛盾书写与神秘应和中的“湍流”诗歌精神
第八章 媒介融合中的“70后”诗人的历史焦虑
第九章 当代女性诗歌的“软性抵抗”写作

下篇 南方诗人的个案分析
第十章 当代诗歌的圣人书写:论向以鲜
——兼论现代汉诗写作与民族诗人的身份自觉
第十一章 人类纪的哀歌:论郑小琼
第十二章 当代诗歌神性写作的复兴:论黄礼孩
第十三章 一个绝对唯我主义者的艺术追求:论浪子
第十四章 当代东方诗歌的隐秘之维:论陈会玲
第十五章 “70后”诗人的时间之思:论阿翔和翟文熙
第十六章 身体、灵魂和大地:论余秀华

别篇 南方诗人的艺术缘域
第十七章 不会一切都被带走:悼温远辉
第十八章 英雄会倒下,但爱不会被苦难和侏儒击倒:悼陶春
第十九章 大地里蛰伏着沉默的力量:论海上岩画
第二十章 一个女性笔下的民族精神图腾:评马莉肖像画
第二十一章 灵性的天使为我们照亮生存:读陈会玲
第二十二章 南方的夜晚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绵阳,一场朝向西南的诗歌之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