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清末民初小说地理空间的“双城”转移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创作中心的转移
一 明清时期创作中心——南京
二 清末民初小说创作中心——上海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中“双城”的转移
一 明清小说中的“双城”——北京和南京
二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双城”——北京和上海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家群体的京沪经验与想象
第一节 小说家群体的地域渊源
一 小说家群体地域构成
二 小说家群体来沪因缘
第二节 上海空间经验与想象
一 租界日常生活与都市体验
二 小说家的上海都市想象
第三节 北京空间经验与想象
一 在京生活与都市体验
二 小说家的北京都市想象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城市文学地图
第一节 上海城市文学地图
一 小说人物上海行走范围
二 中心区域:英租界
三 次中心区域:虹口地区和法租界
四 基本缺席的上海县城
第二节 北京城市文学地图
一 小说人物北京行走范围
二 中心区域:宣南地区
三 次中心区域:内城地区
四 缺席的其他区域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空间意象及隐喻意义
第一节 商业都会上海
一 马路:西化、现代城市的一张面孔
二 张园:市民休闲、集会的公共空间
三 番菜馆:体验西洋生活方式的消费空间
四 妓院:娱乐与商业活动为一体的社交空间
第二节 传统帝都北京
一 陶然亭、琉璃厂:文人士大夫游玩的休闲空间
二 会馆:居于地缘认同的客居空间
三 堂子妓院:娱乐与官场活动为一体的社交空间
四 官僚宅第:官派气息的家居空间
第三节 京沪空间隐喻
一 上海空间隐喻
二 北京空间隐喻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空间与叙事
第一节 京沪空间叙事功能
一 作为叙事背景的京沪空间
二 作为叙事场景的京沪空间
三 作为叙事动力的京沪空间
第二节 京沪空间叙事形态
一 上海空间叙事形态:“橘瓣形”
二 北京空间叙事形态:“套盒形”
第三节 京沪空间叙事策略
一 陌生化叙事策略
二 空间转换与串联技巧
第六章 清末民初小说中京沪空间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京沪文学空间书写的时空关系
一 时间主导型
二 时空并置型
三 空间主导型
第二节 京沪文学空间书写的重要突破
一 叙事结构空间化
二 城市生活立体化
三 都市女性多样化
第三节 京沪文学空间书写的多元影响
一 时空坐标重构的影响
二 京沪文学地图的影响
三 城乡二元冲突的影响
四 空间叙事模式的影响
五 都市新女性形象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