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地的招魂(莫言与中国百年乡土文学叙事新变)/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215847
  • 作      者:
    作者:张细珍|责编:郑建华//李雯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细珍(1981—),江西九江瑞昌人,文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文艺报》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过程美学——史铁生创作论》学术专著1部。独立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课题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梳理了莫言研究的现状,确定写作的切入点。第二部分分三编八章从叙事方式、叙事主体、叙事立场的衍变,考察乡土叙事在在百年乡土小说发展史中的位置,有何继承与反驳,有何衍化与新质,思考他如何用中国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从而以点带面地探析中国百年乡土叙事的创新变革之路。结语部分指出:中国乡土作家不断追问乡村贫穷、落后、愚昧的根源,不断超越城/乡二元对立的价值拘囿,打破文明/愚昧的思维定势,思考全球资本一体化时代,传统农耕文明日渐崩溃后,如何书写并重建乡村生态文明。一直以独立、平等、多元的姿态,建构本土性与世界性同构的乡土中国形象,彰显文化自信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导 论

一、作为政治、伦理与审美结构的百年中国乡土
      叙事

小说就是讲故事,“讲故事需要一种运用语言表达对生命中的微妙音色的感受、突破生活的表征言语织体的能力。生活在言语中,人人都在言语中生活。叙事家是那种能够反向运用语言、进入形而上的文字世界的人。”作家的特质之一在于讲故事的能力,或审美转化能力。审美转化是作家运用个性化的语言,穿透生活表层的浮藻,将内里的幽微音色,编织成故事叙述出来,形成意义的召唤结构。“叙事首先是一个人的对生活的理解问题。”小说叙事是作家用感觉或身体,而不是理论或学说去表达对存在的独特思考,建构自成一界又自由无界的审美世界。文学的虚构叙事是一种政治、伦理与审美结构,借以对抗或整饬现实世界的思想框架、道德秩序和意义结构。

工业时代,科技理性褫夺了人与自然的原初联系。人与大地的整体性、生存性关联被切断,人成了碎片化、原子式、工具性的存在。从世界文学的发展视域看,乡土文学作为抵抗现代工业化进程对乡土社会的入侵而产生的一种文学类型,为人类文学提供了独特的母题主旨、叙事范式与美学形态。乡土小说以叙事的方式召唤工业资本时代日渐退隐的大地诗性与神性想象,还原大地的肉身,让人回归自然、完整的存在。

几千年来,中国是个乡土社会。二十世纪中国在革命与启蒙、救亡与改革的交响变奏中,逐渐由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现代化日渐成为中国思想与实践的元话语。中国百年乡土叙事是二十世纪现代化思想方案的审美实践与文学表征,是一种政治、伦理与审美结构。巴尔扎克认为,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小说者,微言大义。王德威说:“小说中国是我们未来思考文学与国家、神话与史话互动的起点之一。”乡土小说更是如此,因为“‘故乡’的召唤也极可视为一有效的政治文化神话,不断激荡左右着我们的文学想象”。百年乡土小说是研究乡土中国的一种方法。乡土叙事模式是作家想象、书写、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方式。乡土小说叙述、想象中国的未来与可能,以此建构现代“中国形象”。

乡土中国如何被叙述,与百年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乡土文学”的概念内涵也随着现代化进程、时代思潮、社会风尚、政治环境的变迁而衍变。五四时期出现了“乡土文学”“乡土艺术”“农民艺术”“农民文艺”“农民文学”“乡土小说”等概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周作人较早在《地方与文艺》(1923)、《(旧梦)序》(1923) 中引介、倡导“乡土文学”。周作人阐析乡土文学,提出风土之力是培养个性的土之力,要写出地之子的土气息、泥滋味,强调“风土”特性成就文学个性;地方趣味是走向世界文学的重要元素,要写出国民性、地方性与个性,强调“地方趣味”成就世界性。三十年代中期,鲁迅和茅盾正式界定和使用“乡土文学”概念。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言中指出乡土文学寄寓侨寓都市与乡间的知识分子,具有还乡与漂泊的乡愁与异域情调。因为身居异地,作家眼中的乡土具有了地方色彩与乡土风情。1936年茅盾在《关于乡土文学》中强调乡土文学在特殊的风土人情之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

三十年代左翼革命乡土文学、社会剖析派乡土文学开始把重心放在对农民命运挣扎的书写上,即农民阶级意识的觉醒与农民运动的高涨,认为写作的成功与否和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息息相关。四十年代的“农村文学”“农民文学”,“十七年”、“文革”时期的“农村题材文学”书写的是社会政治学意义上的阶级乡土。“反映论”“工具论”的文学观甚嚣尘上,即文学主要是或仅仅是一定时期农村社会政治生活、阶级斗争历史的形象“反映”和服务“工具”。

进入新时期,“乡土文学”再次被使用,日益演变为具有世界主义视野的生态乡土,如莫言、张炜、阿来、刘亮程笔下的乡野世界,具有形而上的大地诗学意味。与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相比,新时期的乡土文学“更多地关注‘乡土’的形而上的内涵,更多地关注20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历史转型中,处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中的‘乡村’,关注作为人类诗意栖居的‘大地’的乡土。同一个批评概念,在其内涵上螺旋地上升了一个层面”。


展开
目录

导 论

 

第一编 百年乡土叙事方式的衍变与莫言叙事文体的创化

 

第一章 百年乡土及物叙事与不及物叙事

第二章 莫言自在自洽的不及物叙事

第三章 莫言的文体创化

第二编 百年乡土叙事主体的衍变与莫言叙事身份的自觉

第四章 百年乡土叙事“地之子”的身份衍变

第五章 莫言的农民元视角:“身体—大地”的招魂

第六章 莫言“天之子”的身份自觉

第三编 百年乡土叙事立场的衍变与莫言叙事语法的新构

第七章 知识分子/农民书写关系的衍变

第八章 城/乡修辞结构的变迁

结 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