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派文化与民间岗位--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与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精)/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
0.00     定价 ¥ 6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8233104
  • 作      者:
    作者:金理|责编:刘国刚//徐建文//叶飞|总主编:陈思和
  • 出 版 社 :
    武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武汉出版社的李杏华编辑来信告诉我,《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第二辑即将付型,要作为丛书主编的我新写一篇序言。利用这个机会,我把这套丛书的修订出版情况重新梳理一下,以助于读者了解这套书的形成。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是我在十多年以前主持的一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我查了一下,当时的结项时间是2005年。参加者大多是我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他们把每一个子项目都作为论文的研究题目,其中有庄森研究《新青年》社团,石曙萍研究文学研究会,成立强研究创造社,陈离研究语丝社,金理研究以新感觉派为核心的文人小团体。项目推进过程中,我觉得在丛书的结构上还有缺陷,因为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缺了台湾文学社团与晚清以来的旧体文学社团,总归是不完整的。于是,我又请栾梅健教授和许俊雅教授参与进来,分别撰写南社和栎社的历史,这样显得齐全一些。2006年,这套丛书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因为该项目是由南京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负责策划招标的,所以我特意邀请丁帆先生与我一起来主持这套丛书的出版。当时我作为主编写了一篇总序,交待了这套丛书形成的来龙去脉。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东方版)第一辑的出版情况。从立项到出书至少花了三年的时间,项目承担者大多是青年硕士和博士,这是他们首次从事科研工作,既是研究也是学习。从好处上说,攻读学位期间,是他们人生中学习精力为集中也是旺盛的一段时期,这套书系为他们以后的学术生涯提供了一个较高的平台。如果从不足来说,他们毕竟还处在科研道路上的学步阶段,不成熟的地方也是明显的。他们获得学位以后,除了曙萍随夫出国定居外,其他人大多留在高校里任教,著书立说也成了他们人生的一部分。所以,随着学业的进步,他们不止一次向我提出,希望能有机会对自己的第一部著作做一次全面修订,重新出版。但限于当时出版合同的期限未到,这个愿望只能暂时放下。
  这套丛书在出版后,引起过多方面的关注,有鼓励也有批评。有不少在读的青年学子觉得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建设、撰写论著,对他们的成长更有提升的意义,不断有人给我写信,希望我把这套丛书继续编下去。于是在南京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我接着策划了“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第二套丛书,包含以胡风为核心的七月、希望等文学团体(周燕芬著),延安地区文学社团(吴敏著),新月社(刘群著),台湾一厦门的菽庄诗社(黄乃江著),以《东方杂志》为核心的宋诗派群体(杨萌芽著)等,仍然延续了第一辑包罗万象的风格,作者也都是在读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后来又有廖久明的狂飙社研究和黄文倩的探求者研究加盟。这样就形成了第二辑的规模。这套丛书第二辑完成后,出版方由原东方出版中心改为武汉出版社并于2011年如期出版。当时我没有写序,只是在原有总序的基础上略作修改,重新放在丛书前面。
  武汉出版社对于这套丛书极其重视和负责,他们一直期望把原来的丛书第一辑移到该社重新出版,使一套学术研究丛书以完整的面貌呈现给读者。这个建议也就满足了我和各位丛书作者做全面修订的愿望。毕竟十多年过去了,新的研究成果和资料不断出现,人们对现代文学社团的认识不断深化,原有的学术成果亟须做一次认真修订,来满足当下学术研究的需要。在今天泡沫化、碎片化的文化环境里,一家出版社以弘扬学术为严肃使命,坚持以完整性和完美性的标准对待出版物,这样的出版精神是值得称道的。近年来我发现出版界已经呈现了这样的趋向:重版20世纪八九十年代问世的重要学术著作。这对于当下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极有价值,但是也应该看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毕竟是百废待兴的年代,我们的学术研究是在一个比较低的起点上发展起来的,还留下了许多鲜明的时代痕迹和局限。面对今天的知识场域,我们的任务,一方面是挑战文化泡沫的汹涌浊浪,另一方面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追求新的思想高度和学术高度。即便是对待旧作,我以为作者也应该抱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进行重新修订和认真补充。这次修订又增加了白杨的创世纪研究;庄森的《新青年》社团研究,也补充了大量的资料,由原来的一卷而变成了上下卷。
  这项工作现在终于完成了。武汉出版社的编辑们认真参与了工作,他们就各册书稿的结构、具体的内容、引文等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作者们也都认同责编的修改建议,在这样一种互相信任、合作的精神下,他们共同完成了原《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东方版)书稿的修订工作,修订过程花费了几年的时间。现在,新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武汉版)即将问世。每一位作者都把自己的书稿当作一部新书稿奉献给读者,希望能够及时汲取近十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海派文化与民间岗位——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与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精)/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
  二、“欲求新学作新民”
  1923年,施蛰存因参加非宗教大同盟,触犯了教会大学的戒律而被迫从之江大学退学。于是同中学毕业的戴望舒一起进入上海大学文学系求学。同时杜衡入上海南洋中学读五年级。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文学的天地正渐次向他们展开……
  上海大学创办于1922年秋季,是当时中国最富革命精神的高等学府,素有“武黄埔、文上大”之说。它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产物,挂名的校级领导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与邵力子,但实际的校务工作却由总务长邓中夏和教务长瞿秋白领衔总管。各系领导以及聘请的教师中,大多为中共党员,乃至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与骨干,如中文系主任陈望道、社会学系主任瞿秋白,教师则有张太雷、恽代英、任弼时、萧楚女、沈雁冰、蒋光慈等。
  施蛰存回忆这一时期的学习生活说:“田汉讲雨果的让·华尔让,讲梅里美的嘉尔曼,讲歌德的迷娘。沈雁冰讲希腊戏剧和神话,方光焘讲厨川白村和小泉八云,瞿秋白讲十月革命,恽代英讲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学生都很有兴味。但陈望道讲修辞学,胡朴安讲文字学,邵力子讲中国哲学史,虽然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课,学生却并没有热忱。”②当时上海大学新思潮风气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施蛰存与戴望舒同班(前者还当上了班长),在校外青云路石库门里弄居民家租了一间厢房,作为宿舍合住,课余时间经常串门寻访师友。他们认识的第一个同级同学是孔令俊,又通过他的介绍认识了茅盾,“几乎每星期都上沈先生家去”①。相识之后,有时茅盾做自己的文学工作,就让施蛰存等人到楼上随便翻看他书架上的外国文学书。
  1924年暑假,上海大学迁入租界,校舍在西摩路(今陕西北路北京西路口)。施蛰存与戴望舒就迁居哈同路(今铜仁路)民厚北里,租住了一个后厢房。搬进去之后,了解到房主人是左舜生,前厢房就是《醒狮周报》社,在这里他们认识了国家主义派的一群人。不到半年,迁居民厚南里。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倪贻德都住在这个里内,一座一楼一底的石库门房子,就是“创造社”。张闻天也住在这个里内,他那时是中华书局编辑。“令俊和张闻天的弟弟健尔很熟,因此,我们由令俊的介绍,认识了健尔,又因此认识了张闻天”②。八年后,当施蛰存、戴望舒被卷入如火如荼的“第三种人”论争中去时,张闻天化名“歌特”写下《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一文,对左翼文坛的关门作风起了纠偏作用,施蛰存当时应该是心存感激的。
  作为“田汉的第一代学生”,施蛰存等在课堂上听田汉讲迷娘、讲《悲惨世界》,课余还去老师家中拜访,“田老师看到我们上楼,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边赶紧去床边放下帐门,原来田师母易漱瑜身子不舒服,已经上床睡了。我们很后悔来得太鲁莽,可是田老师却满不在乎,坐下来和我们聊天,绝没有憎厌的样子”③。田汉初登讲台时讷讷不能言,但与施、戴夜谈文学则“历历如数家珍,娓娓不休”,施蛰存在《浮生杂咏》中提到田汉,“维特、迷娘、莎乐美,眉飞色舞到三更”④。
  ……
展开
目录
序论 一个社团和一个人
一、对这一群体具备社团性质的论证与界定
二、这一社团的主要特征
三、“施老大”的核心作用
四、主题与方法

第一章 从“兰社”到“璎珞社”:结社与早年的文学实践
一、“同缔芝兰文字盟”
二、“欲求新学作新民”
三、“沧海腾波龙起蛰”

第二章 从“文学工场”到“水沫社”:现代知识分子民间岗位的确立
一、从“文学工场”到“水沫社”
二、“洗净风花雪月辞”
三、普罗文学与现代主义的杂糅并置
四、从左翼文学运动中偏离
五、现代知识分子民间岗位的确立

第三章 “因缘遇合协三才”:《现代》杂志的创刊与停刊
一、《现代》创刊
二、《现代》同人“辨析”
三、施蛰存与“第三种人”
四、《现代》停刊
五、社团分化及各人经历简述

第四章 “儒墨何妨共一堂”:《现代》杂志的风貌与品格
一、现代意识
二、多元意识
三、“伴侣”编辑理念与“轻文学”观
四、复杂环境中的斡旋

第五章 “昔之殊途者同归”:重识《庄子》《文选》之争
一、施、鲁交往以及论争始末的一般勾勒
二、论争所体现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两大持续言说的路向和语言观差异
三、论争的辩证与暗合

第六章 社团凝聚力的显影:从“文艺自由论辩”到“国防诗歌”论争
一、“连环图画”与莎士比亚戏剧
二、“尺”“圈子”“模子”以及“解剖刀”
三、“心造的幻影”与“创作的困难的根源”
四、“小小的显微镜”与“高大的天文台”
五、《灯》与《“向光明”》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