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出版社的李杏华编辑来信告诉我,《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第二辑即将付型,要作为丛书主编的我新写一篇序言。利用这个机会,我把这套丛书的修订出版情况重新梳理一下,以助于读者了解这套书的形成。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是我在十多年以前主持的一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我查了一下,当时的结项时间是2005年。参加者大多是我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他们把每一个子项目都作为论文的研究题目,其中有庄森研究《新青年》社团,石曙萍研究文学研究会,成立强研究创造社,陈离研究语丝社,金理研究以新感觉派为核心的文人小团体。项目推进过程中,我觉得在丛书的结构上还有缺陷,因为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缺了台湾文学社团与晚清以来的旧体文学社团,总归是不完整的。于是,我又请栾梅健教授和许俊雅教授参与进来,分别撰写南社和栎社的历史,这样显得齐全一些。2006年,这套丛书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因为该项目是由南京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负责策划招标的,所以我特意邀请丁帆先生与我一起来主持这套丛书的出版。当时我作为主编写了一篇总序,交待了这套丛书形成的来龙去脉。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东方版)第一辑的出版情况。从立项到出书至少花了三年的时间,项目承担者大多是青年硕士和博士,这是他们首次从事科研工作,既是研究也是学习。从好处上说,攻读学位期间,是他们人生中学习精力为集中也是旺盛的一段时期,这套书系为他们以后的学术生涯提供了一个较高的平台。如果从不足来说,他们毕竟还处在科研道路上的学步阶段,不成熟的地方也是明显的。他们获得学位以后,除了曙萍随夫出国定居外,其他人大多留在高校里任教,著书立说也成了他们人生的一部分。所以,随着学业的进步,他们不止一次向我提出,希望能有机会对自己的第一部著作做一次全面修订,重新出版。但限于当时出版合同的期限未到,这个愿望只能暂时放下。
这套丛书在出版后,引起过多方面的关注,有鼓励也有批评。有不少在读的青年学子觉得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建设、撰写论著,对他们的成长更有提升的意义,不断有人给我写信,希望我把这套丛书继续编下去。于是在南京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我接着策划了“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第二套丛书,包含以胡风为核心的七月、希望等文学团体(周燕芬著),延安地区文学社团(吴敏著),新月社(刘群著),台湾一厦门的菽庄诗社(黄乃江著),以《东方杂志》为核心的宋诗派群体(杨萌芽著)等,仍然延续了第一辑包罗万象的风格,作者也都是在读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后来又有廖久明的狂飙社研究和黄文倩的探求者研究加盟。这样就形成了第二辑的规模。这套丛书第二辑完成后,出版方由原东方出版中心改为武汉出版社并于2011年如期出版。当时我没有写序,只是在原有总序的基础上略作修改,重新放在丛书前面。
武汉出版社对于这套丛书极其重视和负责,他们一直期望把原来的丛书第一辑移到该社重新出版,使一套学术研究丛书以完整的面貌呈现给读者。这个建议也就满足了我和各位丛书作者做全面修订的愿望。毕竟十多年过去了,新的研究成果和资料不断出现,人们对现代文学社团的认识不断深化,原有的学术成果亟须做一次认真修订,来满足当下学术研究的需要。在今天泡沫化、碎片化的文化环境里,一家出版社以弘扬学术为严肃使命,坚持以完整性和完美性的标准对待出版物,这样的出版精神是值得称道的。近年来我发现出版界已经呈现了这样的趋向:重版20世纪八九十年代问世的重要学术著作。这对于当下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极有价值,但是也应该看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毕竟是百废待兴的年代,我们的学术研究是在一个比较低的起点上发展起来的,还留下了许多鲜明的时代痕迹和局限。面对今天的知识场域,我们的任务,一方面是挑战文化泡沫的汹涌浊浪,另一方面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追求新的思想高度和学术高度。即便是对待旧作,我以为作者也应该抱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进行重新修订和认真补充。这次修订又增加了白杨的创世纪研究;庄森的《新青年》社团研究,也补充了大量的资料,由原来的一卷而变成了上下卷。
这项工作现在终于完成了。武汉出版社的编辑们认真参与了工作,他们就各册书稿的结构、具体的内容、引文等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作者们也都认同责编的修改建议,在这样一种互相信任、合作的精神下,他们共同完成了原《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东方版)书稿的修订工作,修订过程花费了几年的时间。现在,新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武汉版)即将问世。每一位作者都把自己的书稿当作一部新书稿奉献给读者,希望能够及时汲取近十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