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批评家、史学家,英国文坛怪杰托马斯·卡莱尔西方文学史讲演录,一部享誉世界的简明西方文学史。
■作者权威。卡莱尔被看作是维多利亚时代重要的社会评论员,对当时英国的社会舆论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他一生中发表了很多在维多利亚时代被赞誉的重要演讲,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被誉为“切尔西的圣哲”。
■十二次文学演讲,讲述欧洲文学从古希腊至18世纪末的发展演变,兼具见识与通俗性,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卡莱尔以独特的有机体史观统摄全书,历叙每个民族的盛衰历程和精神气质,把捉民族精神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关联,使得本书不止是文学史,更是文明史、精神史。
■本书由演讲整理而成,表达口语化,由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姜智芹翻译,流畅好读,增加149条注释,使读者能轻松地进入博大精深的西方文学世界。
■封面采用现代简约设计,著名作家人名使用老式打字机字体,居中为渐变的星体,指向本书“作家本身就是发光体”的主题。封面采用莫兰迪本白,精致文雅。
■随书赠送全文配乐有声书,轻松听享,阅读不受限。
第二讲 荷马:英雄时代——从埃斯库罗斯到苏格拉底——希腊的衰落
我们现在简要介绍一下希腊文学,尽管时间有限,但对希腊五百年的文学史我们有必要做一个概括。
首先要介绍的是《荷马史诗》。《荷马史诗》讲述的历史我们在第一讲中已经提到,是希腊历史上的第一个伟大时期——特洛伊战争。《伊利亚特》(Iliad),或者说《伊利昂之歌》(Song of Ilion),是由很多我称为叙事性的歌谣组成的,这些歌谣讲述了当时发生的各种事件,而不只是对特洛伊战争本身的叙述,因为它从事件的中间开始,也在事件的中间结束。《奥德赛》(Odyssey)讲述了战争结束以后,奥德修斯(Odysseus),也叫尤利西斯(Ulysses),从特洛伊返回家乡的冒险旅行。故事发生的时间,据阿伦德尔·马布里斯推测(主要依据希罗多德),是在公元前800年,抑或是在公元前900年,不管怎么说,和《伊利亚特》里面的故事在时间上大致相同。约翰尼斯·冯·缪勒认为这两部史诗是仅次于《圣经》的最古老、最重要的作品,它们甚至比中国的文学作品还要古老,因为尽管有人说中国的文学历史悠久,但没有证据表明其文学作品比《荷马史诗》出现得更早。中国有一些作品出现的时间与《荷马史诗》大致相当,但那些不是什么重要的作品,只是一些传奇或编年史。荷马是谁,或者谁是这些史诗的真正作者,我们尚不清楚。博物馆里确实有阿伦德尔伯爵提供的荷马半身塑像,在其他地方还有一两个荷马的塑像,但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们就是荷马。我们也不能肯定《荷马史诗》是出自一个人之手,还是多人合作的结晶。人们曾一度认为荷马是一个行吟者、一个乞丐、一位盲人,在1780年之前一直这么认为。但是这一年,一位名叫沃尔弗的德国人受命为格拉斯哥版的《荷马史诗》写一个序言,他在序言里首次提出一个令专家学者们都非常吃惊和困惑的观点,说荷马实无其人,并且说《伊利亚特》的成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是许多行吟歌手或诗人的集体创作,这些人经常出入希腊王公贵族的府邸,还说那时希腊境内流传着上千首关于特洛伊战争的歌谣。继庇西特拉图斯、希庇亚斯和喜帕恰斯的后代首次出版《荷马史诗》三百年之后,这是第二次出版。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说莱克格斯已经搜集整理了有关材料,但他说得非常含糊,而且证据不足。下一个版本是亚历山大大帝收集整理的,只做了几处改动,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不用笔记录下来,很难创作出这样宏大的史诗。其他的诗是用来吟诵的,但这一首太长,在一次宴会上吟诵似乎不太可能;另一方面,如果那时没有读者,这些诗也不可能写出来。荷马不识字,这也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荷马用自己的嘴巴,把这些故事从一个首领那儿传唱到另一个首领那儿,当他清楚地表达出来时,故事就被记录下来,不是用字母,而是用一种类似象形文字的符号。事实上,赞成荷马是史诗的真正作者的唯一证据,来自对这一问题的共识和史诗的前后统一性,这种看法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人们把它归结为一群有才华的作家,以偶然相同的风格创作的意外巧合的作品,它应该是在印刷术发明之后才成书的。但前不久我开始阅读《伊利亚特》,离开学校以后我就一直没有碰过它,我必须承认在阅读时我完全赞同这一说法,即史诗不是一个人所作。赖特本人强烈支持相反的一方,他认为《奥德赛》出自另外一个人之手,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伊利亚特》被抄写者改动很多。总而言之,他并不十分赞同自己一方的观点。但最有说服力的见解是从阅读诗歌本身得出来的。至于史诗的前后一致,我觉得可以在不破坏前后连贯的前提下,分写成两部或三部书,它的价值不在于人物的完美延续上。《荷马史诗》的风格一点也不像莎士比亚对人物的刻画,它里面只有狡猾的人,头脑简单、粗鲁、愚蠢的人,骄傲的人。尽管如此,没有任何人能刻画出《伊利亚特》里面人物的性格。我们都知道意大利的古代喜剧,剧中有小丑哈勒昆、学者和科伦芭茵,《伊利亚特》中的人物也有类似的特征。因此,如果可以把大事件与小事件做比较的话,我们在英国的文学中能找到类似的例子。我们有大量关于罗宾汉的歌谣集。罗宾汉是一个反叛者,住在舍伍德森林中,名噪诺丁汉和英国北部。在14世纪,英国有许多歌谣传唱他,特别是在英国北部,流传着许多他同长官作对的故事,还有他的各种冒险经历。这些歌谣是由那些拉琴手和年老的盲人,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吟唱出来的。仅仅在五十年前,约克郡的一个书商把这些歌谣收集起来,加以出版。他把这一块拿掉,填到另一处,使它成为一部像《伊利亚特》一样前后连贯的长诗。现在,把富有乐感的希腊人和不那么富有乐感的英国人相对照,把竖琴和提琴(二者很相似)相比较,不要忘记一个是在酒馆里传唱,另一个是在王公贵族家里吟诵,我们看到罗宾汉歌谣和另一个时期产生的“神圣的特洛伊故事”,有着相似的结构。
我赞同约翰尼斯·冯·缪勒的观点,认为《荷马史诗》是所有诗篇中最好的。因为,首先,《荷马史诗》叙述的是比史诗本身更古远的事件,也更简洁,因而更有趣,因为它是初民——我们精神上的祖先——精神面貌的反映,史诗中提到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其次,史诗反映了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最崇高的品质,希腊的天才艺术家还从来没有超越荷马所写的这些史诗。这些品质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首先,荷马似乎不认为他的故事是虚构的,他从不怀疑它的真实性。现在,如果我们只考虑应该如何来看待它,会感到它一定是荷马喜欢的一个重大场面。我并不是说荷马可以在陪审团面前宣誓他的作品是真实的——完全不是,而是说他记录了流传下来的和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东西,并希望他的读者像他一样相信其真实性。关于我们称为文学手段的东西,比如众神、幻象之类的东西,我必须提醒大家回顾我在上一讲中讲到的有关希腊人对神明的信奉。我们认不认为这些故事完全是虚构并不重要,但荷马相信它们是真实的。纵览希腊历史,我们发现任何一个伟大的人,任何一个有神迹的人,都被视为是超自然的。他们的经历很有限,而人类的心灵是期望奇迹出现的,并不因为怀疑主义就关闭向往神奇的心灵之窗。这种性格倾向导致了卢摩耳a的可塑性,事实上卢摩耳后来变成了一位神,人们还给它建了神庙,因此诗人品达提到海神尼普顿有一次出现在复仇女神的宴会上。我们说,如果一位年长的、有着令人仰慕的风度并且沉默含蓄的人真的到了那儿,他会吸引众人的目光,这是合乎情理的。人们会注目他,会对他有各种猜测,下一代人会真的宣称世界上又多了一位神明,这是顺理成章的。因而我相信荷马认为他的叙述是十分真实的这一看法。
其次,《伊利亚特》实际上是用来吟诵的。它本身就具有吟诵的特质,不光音调上抑扬顿挫,整首诗的思想内容也具有吟诵的性质,实际上整个诗篇都体现出一种严肃的吟诵性。如果我们把这两种特质融合起来,会构成世界上最经典的诗篇。在那种激情中,整首诗都被看作由单词组成的音符,在高亢的激情下,朗诵的音调带有了音乐性,荷马在诗中加进了一些感叹性的短句。音乐性和真实性这两种特质把荷马的心置放在一种最美好的手足之情中,他和他的人物真诚地对话,毫无保留地倾吐心声,他向突出其作品主题的一切事物倾注感伤的情怀,有时也会出现一处充满歉意的拙笔,荷马表现出他创作天才中真正的诗人气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我们从荷马的语言、遣词、他的诗篇里最微妙的细节中,能够看出这一点。例如,让我们看一下他用来描述自然界万物的形容词:“神圣的大海”(神圣大海的那种壮美深深地烙在荷马的内心深处)、“蓝黑色的大海”,还有他所羡慕的国王的宫殿:“装有高高护墙板的宫殿”“充满声响的房间”。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阿伽门农在发誓时,不光对着众神,还对着河流和世间万物、星辰等,他让它们为他的誓言作证。他并没有说出它们具体是什么,但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一个站在众多神秘存在旁边的神秘存在!
原序 1
第一部分
第一讲 002
文学总论——语言、习俗、宗教、种族——希腊人:他们的历史特征,他们的命运、行为——神话——神的起源
第二讲 014
荷马:英雄时代——从埃斯库罗斯到苏格拉底——希腊的衰落
第三讲 030
罗马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命运、他们的作为—— 从维吉尔到塔西佗——异教的终结
第二部分
第四讲 050
中世纪——基督教——信仰——创造——虔诚信仰基督教的基础——希尔德布兰德教皇——十字军东征——行吟诗人——《尼伯龙根之歌》
第五讲 066
但丁——意大利人——天主教——炼狱
第六讲 082
西班牙人——骑士制度——伟大的西班牙民族——塞万提斯:他的生平、创作——洛普——卡尔德隆——新教和荷兰战争
第七讲 098
德国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宗教改革——路德——乌尔里希·冯·胡滕——伊拉斯谟
第八讲 116
英国人:他们的起源、他们的经历和命运——伊丽莎白时代——莎士比亚——约翰·诺克斯——弥尔顿——怀疑论的开端
第三部分
第九讲 134
伏尔泰——法国人——怀疑论——从拉伯雷到卢梭
第十讲 135
18 世纪的英国——怀特菲尔德——斯威夫特——斯泰恩——约翰逊——休谟
第十一讲148
怀疑论的终结——少年维特式的多愁善感——法国大革命
第四部分
第十二讲 164
德国现代文学——歌德及其作品
译后记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