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是柏拉图“洞穴比喻”的略称,此处指具有穿透现象看本质的力量的文学;
“后窗”借用自希区柯克的经典电影,指向的是作为“幻象之窗”和“欲望之窗”的电影。
本书以“洞穴与后窗”为名,核心便是要论文学、说电影。在一个视觉文化占据绝对优势的时代,文学往往只能在电影中最终实现自己,而电影也必须从文学中汲取灵感和养分,于是,本书最精彩的讲述,就是那些从文字到影像的旅行的文章。比如:《从沈从文的“天眼”到侯孝贤的长镜头》《从系在扣子上的魂到情感的“孤儿院”——论〈陆犯焉识〉与〈芳华〉的文本旅行》。文字的画面感与穿透性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屋建瓴的洞见思考。
自序:做一个逐水草而居的牧人……………………………001
“五四”,多么坚不可摧的“五四”啊!…………………001
退后,远一点,再远一点!——从沈从文的“天眼”到侯孝贤的长镜头… ………008
一棵树如何成长为一个“人”?——从《会明》看沈从文的“人性”… ………………031
看哪,那个人胸前烙着一记红字!——四十年来中国人耻感变迁小史… …………………038
宝盒宝盒,我爱你!……………………048
做梦、发痴与爱的可能——从作为“处女作”的《雨,沙沙沙》说开去… …054
王安忆的“创世记”——以《比邻而居》与《弄堂里的白马》为例的考察………067
迷楼:穿越时间的空间——论王安忆《考工记》… ………………077
错置的“崇高的对象”与现世的幽灵——解读导演曹保平的一种方法… ……097
从系在扣子上的魂到情感的“孤儿院”——论《陆犯焉识》与《芳华》的文本旅行………107
七巧,还是繁漪?——评粤语话剧《金锁记》……………126
厂服,还是吊带裙?——评纪录片《我的诗篇》…………131
当楚门推开那道天梯之门——论鲁敏《奔月》……………137
麦家的“病人”和他们的“红字”——论《人生海海》……………144
一个“白痴”,在反本质的城市里游荡——张柠《三城记》读札… ………………151
大合唱和一张脸——论《春潮》……………………………164
一颗一直飞下去的子弹——论钟求是《等待呼吸》… …………………………170
文学,动起来!………………………………………………180
小说如何重回我们的精神生活?……………………………188
正因为翟业军具有那种天生的敏锐性和对作家及其作品的独到的理解,才使得他这些年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声誉鹊起。他的博士论文做的是“五四”新文学与俄苏文学的比较,对新文学大家尤其是对鲁迅等人的阅读磨砺了他的思想,而对俄苏文学的了解同时也给了他一个衡量文学品质的标尺。这使得他在展开对当代文学的批评时既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而信口开河,所以他的批评总是让那些被批评的作家感到尴尬和难受,甚至让一些作家失态。
——著名作家、同济大学教授张生
在理论的丛林里摸爬滚打后,翟业军选择身体优先,把尊重自我感觉放在第一位。文学之“魅”不可复制,因此带有“秘传”的意味,很难被设置为操作流程——这正是翟业军想追求的。翟业军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这样的读者:他用自己的心力体味“魅”,敏锐抓住修辞的地标,沿着自己的直觉,一路走向未知。他享受的,是密林深处人迹罕至之处绝美的风景,以及探索未知的快感。
——天津师范大学 刘卫东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