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写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修建过程的书。
书中不仅记叙了长江下那条全长3180米的隧道在竞标、工期、拆迁等方面给工程人带来的种种困扰、压力和苦恼,还有他们与外国制造商较量时的足够智慧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绝对忠诚,更有始发井漏水、破洞门喷浆、加固区遇阻、棚户区历险及洪水倒灌隧道时的险象环生。
翻开此书,饱满的故事元素,精巧的构思,丰富的节奏变化,能让你看到陷入泥饼之困、冲槽段之险和复合地层的艰难时,工程人在绝境里表现出的顽强拼搏,而那些惊心动魄的险情频频发生时,你还能了解到江底8号线是如何在“九九八十一难”后绝处逢生。这些故事在呈现出纪实作品应有深度的同时,也衬托出了书中众多人物闪光的品格……
穿越本身就是精美的工匠精神
何建明
所有人类的活动,只要进入高端阶级,一定与精巧和精致关联。工程与文学其实同样。
并不太长的岁月前,我们对跨越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有种畏惧感和神秘感。现在不同了,在长江上架桥、在大江底下修条江底隧道并不算什么伟大壮举。然而,因大江之大,江底隧道毕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一种挑战。“穿越长江”本身就是很具魅力的事。《穿越长江》便是这样一部专门为修建武汉地铁8号线过江隧道而创作的书。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再一次有机会重新认识什么是“工匠精神”。这本身就很有意义。
有人说,工匠精神是瑞士钟表精准的品质、德国工匠严谨的态度以及日本那些一两百年前传承至今的“百年老店”。那我要说,工匠精神其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试问:绣花功夫难道不是吗?在烧瓷上绘制锦绣江山更是如此。因此,工匠精神属于人类文明精华中的优秀品质,我们本身就有一份。
在一味追求快公司、大跳跃、高利润的时代,工匠精神和“百年老店”,以及“绣花手艺”离当代人的品质似乎远了些。曾几何时,“工匠精神”出现在国家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后,顿时让人振奋和鼓舞!有着大气和威壮传统的中铁十四局的建设者对自己一直推崇的“工匠精神”更是努力践行,初心不忘。
在武汉,十四局曾经有过工地“失守”、败走麦城并被这座城市“遗忘”10年之久的惨痛经历。此后,精卫填海那种矢志不移的精神在中铁十四局已不再是一个神话。他们以“宁愿放弃三个其他工程订单,也要争取做一个大盾构项目”的决心,确定了“盾构发展战略”“品牌强企战略”,一丝不苟地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做出了南京长江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等让同行刮目相看的一流大盾构工程项目,并终于获得了江底8号线这张再进武汉的“准入证”。
《穿越长江》写的就是他们获取“准入证”的过程和进入武汉后发生在江底8号线的那些令人感佩的故事。
报告文学的优长之处,在于作者用美妙的文字叙述真实的现实故事。读《穿越长江》,让人读到了这种感觉。
文学书写现实,从来不是件轻松的事,记述工程方面的作品很容易平淡和无趣。你得以高屋建瓴的大脑、通观全局的眼睛、展示蓝图的才智去熟悉工程,吃透工程,而且要对工程产生对人同样的情感,你的文字才有可能进入“文学”。准确表现工程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意义以及施工过程,只是“报告”部分。文学的作用,是使“报告”产生艺术感染力并散发出艺术光芒。只有作者文学的功底、政治的素养、经济学的知识、哲学思辩的能力,以及对工程本身的理解都高人一筹时,作品才会让读者感兴趣,才可能成为一部精品力作。
序
引 子
第一章 卷土重来
第二章 招兵买马
第三章 遭遇“上马威”
第四章 步步惊心
第五章 致命的复合地层
第六章 找个支点,撬开阿里巴巴的山洞
尾 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