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金满地:峨眉山传奇(下)》:
小青又累又饿,正在黑暗中着急,此时月亮慢慢升上天空,天地间洒下一层银光。他抬头远望,见黑幽幽的山峦顶上,露出闪烁的琉璃瓦屋脊,一段起伏的围墙在黑压压的松柏之中时隐时现。
小青心中大喜,知道前方有一座大寺庙,便决定前去投宿。他走上青石砌成的台阶,见暗红色的山门上方有一块很大的匾额,上面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红莲寺。
小青叩响山门上悬的铜环,不一会儿便听到很轻的脚步声,随即山门裂开一道缝,缝中出现一位手执羊皮风灯的中年和尚。在羊皮风灯的闪动下,和尚的面容时明时暗,眼睛在阴影中发出幽暗的光。他问陆小青何事深夜造访。
小青说:“夜里走山路迷失了方向,一路走来既不见客栈驿馆,也没有山民猎户可投宿,只好贸然到红莲寺这块佛门净地打扰师父一夜。”
和尚沉默了一会儿,点头同意了,举灯在前面为小青带路。
小青随和尚走进红莲寺,只见月光下寺中山路蜿蜒,到处长满杂草,两侧殿堂巍峨,寂然无声,隐隐透出潮湿的霉味,似乎香火并不旺盛。放眼四周,山影逶迤,松涛阵阵,间或可听闻狐狸和猫头鹰的幽鸣。
和尚将小青送到一间小客房,嘱他早些歇息,便阖上门告辞。
小青和衣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便起身推开窗户,见月亮圆融明亮,猛然想起今天正是中秋。回想往年中秋一家人团圆赏月的情景,不由得暗自伤悲,于是独自走到庭院中,望月遐思。
在庭院赏了一会儿明月,小青见院中有条石板路,虽然石板的裂缝中长着一些荒草,路却平坦干净,于是小青便信步走过去。
石板路的尽头是座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四周为雕梁画栋的回廊,一望便知是座古老的寺院。但大雄宝殿内虚敞寂寥,阴风逼人,正中供有三尊坐在莲花上的佛像,灵幢幡盖都已破旧,积满尘土,佛像下面有一条长供桌,桌下有几只供跪拜的蒲团。
本准备进入大殿的小青忽见左边回廊上有一只很大的铜钟,高丈余,顶上有个盘龙顶纽。小青心想:这大铜钟应该悬挂在房梁上,或置于钟楼中,为何放在地上?莫不是大殿要维修,暂时取下来放在此地?
小青折向左边走近铜钟。月光下,铜钟呈青绿色,表面刻有精致的莲花纹、佛像等图案,以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经文。
小青再三抚摸铜钟,仔细欣赏了一番,才向大殿门口走去。正欲抬腿进入大殿,忽听到大殿上方一样东西坠下碎裂四溅的声音,原来是一片瓦掉下来了。
小青蓦然一惊,还没来得及抬头往大殿顶上看,就见一个人影从天而降,急速跑到大殿正中佛像下面,低下头便跪在蒲团上。
小青不由毛骨悚然,赶紧躲在大殿门口悄悄观察。那人在蒲团上跪着。小青以为来人是拜佛的,便稍稍放下心来,想走过去看看,哪知他还没动,跪在蒲团上的人影又站起来,晃动几下后就消失在莲花座的阴影中。
小青等了一会儿见再无动静,便决定走过去看个仔细,哪知刚才明明看得十分清楚的人影却根本不存在,好似化为一缕风消失了,或变为虫蚁遁入地下。
小青大吃一惊,呆呆地站在那里,一种莫名的紧张感弥漫全身,心已提到了嗓子眼。
他慢慢走到佛像前,可佛像周围根本没有人。银白色的月光穿过大门,洒进大殿,四周是死一样的寂静。
小青揉了揉眼睛,看见刚才坠落的瓦片,更觉得方才的人影不可能是鬼魂,他从不相信鬼魂。他点燃蜡烛,在佛像下面仔细察看,无意间手触到了一片莲花瓣,莲花竞悄无声息地慢慢开始转动,转到一半,现出一个幽深黑暗的地穴入口。小青探过头去,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呛得他直作呕。他捏着鼻子正欲下去,忽听身后隐约有脚步声,便立刻吹灭蜡烛,跑出殿外,见无人跟踪,才悄悄奔回客房,想等天明时再去大殿内细细察看。
小青轻声推门进入客房,摸索着点燃桌上的蜡烛,刚转过身,突然见自己床上盘腿端坐一个人,定睛一看,正是将他引入山门的中年和尚。
和尚见小青疑惑不解,便说:“我是红莲寺的知客僧,你现在已知寺中的秘密,若想活命就剃度受戒,受我差遣;否则,就将你关入地穴之中,在阴暗潮湿暗无天日的洞中慢慢死去。地穴中那些死鬼都是不听话的下场。”
惊讶之余,小青终于知道了大雄宝殿内佛像暗洞的秘密。他愤怒地拒绝了和尚的要求。
知客僧见小青不从,拔刀向他砍去。小青奋力阻挡,两人在房内厮打起来。
小青虽有一身武艺,但知客僧的武艺远在他之上,力大过人,且下手阴毒。十几个回合下来,小青渐渐招架不住。
正当知客僧欲扑上去取小青性命时,他突然惨叫一声,好似受了重创,转身看了小青一眼,咬牙切齿,恨恨地夺门而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