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建筑历史、传统文化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长城文化爱好者
对明蓟镇长城的营建历程和军事防御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与阐释
第一章绪论<BR> 长城,群山万里耸高墙,跨越上下两千年,蜿蜒纵横十万里,起伏奔腾,飞舞盘旋,铁骨铮铮扼北风。<BR> 自春秋战国时起,群雄争霸,诸侯国筑长城、御外敌、保领土,寻求安宁,后历秦、汉、北朝、隋、金及明,集数代将帅吏卒、黎庶百工之移山心力与智慧,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BR> 横亘在京津冀北部山区的明代蓟镇长城,不仅是以天然形胜为基础,强力营建出来的一道军事屏障,也是明代两百多年沧桑历史的见证。蓟镇地域范围受明代北边形势与边防政策的影响,经历多次演变,基本形成于永乐时期之后,范围为东自山海关、西至灰岭口(今居庸关),经今秦皇岛、抚宁、青龙、卢龙、迀安、迀西、宽城、兴隆、遵化、蓟县、平谷、密云、滦平、怀柔、延庆等地,防线总长2300多里。<BR> 嘉靖中后期,先后增设了真保镇与昌镇,此时期的蓟镇聚落空间分布范围缩小,主要为今秦皇岛的山海关区、抚宁区、卢龙县,迀安市、唐山的迀西县、遵化市,天津的蓟州区和北京的平谷、密云、怀柔区域,最终形成了蓟镇十二路的格局,即:山海路、石门路、台头路、燕河路、太平路、喜峰口路、松棚路、马兰路、墙子路、曹家路、古北路、石塘路。<BR>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随着山海镇的设立,蓟镇防御范围进一步缩小。本书稿所述蓟镇防御范围,囊括明前中后期蓟镇所辖范围,即包括昌镇、真保镇和山海镇,总兵驻守初在桃林口,后移狮子峪,再迀今迀西县三屯营。蓟镇长城既是拱卫京师最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又是长城内外南北往来的重要节点,其地域范围的变化反映了朝廷对于蓟镇防御战略的调整与重视。<BR> 第一节明长城营建的历史背景<BR> 元朝至正二十八年暨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北伐,一举攻克大都,元顺帝北撤,退回了蒙古草原,史称北元。由此开始了明朝同蒙古长达200多年的攻守拉锯战。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五年(1372年)派三路大军北伐,想一举歼灭元朝残余势力,结果遭到大败,仅冯胜的西路军成功打通河西走廊,设立卫所,把明朝西境推进至嘉峪关一线。此战使朱元瑋意识到,蒙古仍然拥有着不可小觑的强大军力,而中原刚刚经历了多年的灾荒和战乱,已经无力支撑大规模的北伐,于是逐渐转向了对边塞、防务的经营,着手修筑长城,当时亦称之为边墙。<BR> 《明史·兵志》载,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命徐达修筑山西、北平边自永平、蓟州、密云迤西二千余里,关隘百二十有九,皆置戍守”。这就是明早期的长城,主要分布在明朝的东部地区,实际上多是以封堵山口要道为目的的关塞,规模较小。在《大明实录》中,自洪武元年至正统末年,有记载的大规模边墙营建也仅有一次。<BR> 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认为,靠武力就可以将残存的蒙古势力剿灭,至少能够把他们阻挡在荒凉的漠北。但连年征战讨伐,不仅劳民伤财,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于是只好转而营建长城御敌。长城营建时间主要集中在洪武、嘉靖、隆庆和万历四个时期。<BR>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大将军徐达占领元大都,不久即奉朱元璋之命营建长城。此后,明太祖朱元璋又把朱棣等诸子封为值守长城边塞重镇的藩王,朱棣还多次亲自披挂上阵五征沙漠”“三犁虏庭”。朱元璋在古会州之地设立大宁都司、营州五卫,封宁王朱权在此经略,其地域相当于今内蒙古宁城周围,直到承德地区的东部,使得辽东、宣府并列相连,以此作为防御蒙古的“外边”;同时又自山海关向西修建城墙、关隘,作为“内边”,条石筑基,内用夯土,外包墙砖,坚固而耐久。<BR> 但朱棣做出一个失误决策:他在与侄子朱允蚊争夺政权过程中,以大宁都司作为交换,得到了兀良哈蒙古的支持,并建立起朵颜、福余、泰宁三卫。结果,辽东、宣府两地自此割裂,无法相互支援。最初尚可相安无事,后来蒙古势力曰强,京师防守的形势更加严峻。据《明史》记载,长城边塞“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其中,蓟镇为“京师左辅也。拱卫京师,密迩陵寝,比之他边尤重”。宣府镇“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5。其他如易县的紫荆关、唐县的倒马关与北京居庸关并称为“内三关”,显示了长城守备地理位置的重要。<BR>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镇率兵攻打蒙古各部,在居庸关外的土木堡(位于今河北省怀来县东),遭瓦剌军围攻,明军溃败,明英宗也被俘,这就是明代历史上被称为“土木之变”的战役。此后,瓦剌、鞑靼等蒙古部落不断兴兵侵犯掳掠,杀人越货,迫使明朝把营建长城边墙,增建关堡、烽燧视为当务之急。<BR>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达汗因贡市不遂而发兵,威胁京师安全。明朝廷不得已对蒙古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方针6,更加重视营建长城。他们先是修补加固那些破败颓圮的古长城,然后在此基础上营建新长城。<BR> 明朝存续276年间,长城营建规模空前,超过了之前任何一个朝代。每筑上千米,皆墩堡相连,层层布防,且在关键部位又构筑多重设施,并确定了“九边十三镇”的防御体系7。尤其是最为重要的蓟镇长城,自明初徐达开始营建,再由巡抚李铭督修蓟镇关口长城;明中期,由总督谭伦、总理戚继光改建,由砖墙替代土筑长城,修建空心敌台;后期,由总督王一鹗、巡抚蹇达再次扩建蓟镇边墙,成就了长城修建史上空前绝后的辉煌。这段长城整体营建质量较高,现今遗存基本保持了历史原貌,具有极高的真实性、完整性、建筑学研究意义及美学价值,充分体现了明代建筑、军事科技水平。
目录<BR>CONTENTS<BR>序<BR>第一章 绪论 1<BR>第一节 明长城营建的历史背景 5<BR>第二节 明长城营建与军事建设 7<BR>第三节 明长城营建的政治策略 10<BR>第四节 蓟镇长城的社会文化意义 11<BR>第二章 层峦筑塞:蓟镇长城的营建 15<BR>第一节 历史沿革 18<BR>第二节 营建时段 20<BR>第三节 镇府三迁 34<BR>第四节 审批与监管 41<BR>第五节 经费预算 46<BR>第六节 材料与运输 48<BR>第七节 选址与布局 60<BR>第三章 旌旗锁钥:蓟镇长城的主要关隘 65<BR>第一节 “天下第一”山海关 66<BR>第二节 “京东首关”九门口 73<BR>第三节 “倒挂奇观”板厂峪 75<BR>第四节 “外控辽左”界岭口 80<BR>第五节 “巩汉镇虏”桃林口 82<BR>第六节 “火器阵地”刘家口 85<BR>第七节 “清水明月”冷口关 88<BR>第八节 “总领蓟镇”青山关 90<BR>第九节 “苍崖壁立”喜峰口 96<BR>第十节 “水下长城”潘家口 100<BR>第十一节 “京畿重镇”龙井关 104<BR>第十二节 “金汤巩固”黄崖关 106<BR>第十三节 “金山独秀”金山岭 108<BR>第十四节 “原始长城”司马台 114<BR>第十五节 “墙子雄关”墙子路 118<BR>第十六节 “拱卫京师”将军关 121<BR>第十七节 “京师锁钥”古北口 123<BR>第十八节 “玉关天堑”八达岭 126<BR>第十九节 “叠翠燕京”居庸关 130<BR>第四章 铁壁铜墙:蓟镇长城的建筑形制 135<BR>第一节 边墙:长龙卧 千嶂外 138<BR>第二节 关隘:一夫当 万夫开 160<BR>第三节 敌台(敌楼):高筑台 御玄塞 183<BR>第四节 烽火台:狼烟起兵戈见 210<BR>第五节 城堡:卫所立 边防固 216<BR>第五章 边关点将:蓟镇长城的主要战役与将帅 229<BR>第一节 蓟镇主要将帅总兵 230<BR>第二节 徐达营建山海关 232<BR>第三节 于谦与北京保卫战 235<BR>第四节 “庚戌之变”与长城营建 237<BR>第五节 王忬与潘家口之战 239<BR>第六节 戚继光修筑蓟镇长城 240<BR>第七节 谭纶对长城防御的贡献 242<BR>第八节 袁崇焕与晚明边患 245<BR>第九节 孙承宗北御后金 247<BR>第十节 吴三桂与甲申山海关之战 249<BR>第六章 刺马鸣镝:蓟镇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253<BR>第一节 防御机制 254<BR>第二节 军政设制 257<BR>第三节 军屯戍边制 261<BR>第四节 武器与装备 264<BR>第五节 军政驿传制 284<BR>第六节 烽燧预警系统 287<BR>后记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