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精)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3107825
  • 作      者:
    作者:郑嘉励|责编:吴玲霞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郑嘉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宋元明清专业委员会委员、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从事田野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长期从事浙江地区宋元考古和研究,主要著作有《浙江宋墓》《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等,业余从事杂文写作,出版有《考古的另一面》《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考古者说》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墓葬作为一种人造空间,既是建筑营造、器物生产等技艺演进的展示空间,家族伦理、丧葬礼俗等思想观念竞逐的舞台,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思想和观念变革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书以南宋墓葬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南宋为中心,从田野出发,以墓葬为支点,寻求田野和文献、考古学与历史学全面整合的可能性,在较长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揭示墓葬制度、社会礼俗、思想观念的传承与变迁,赋予南宋墓葬考古以较成体系的学术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前言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的系列变革,影响既深且远。宋室南渡后,江浙成为全国性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南宋于浙江区域历史的意义尤其重大,史学家刘子健先生认为:“中国近八百年来的历史,是以南宋为领导的模式, 江浙一带为重点的模式。”(刘子健:《略论南宋的重要性》,《南宋史研究论集·代序》,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5 年版) 南宋以后, 江南仍为全国性的经济、文化中心,但不复为政治中心。南宋的重 要性,对于浙江而言,是此前的汉唐或稍后的明清时期所无法比拟的。

南宋墓葬,从皇陵、勋臣贵族到一般士庶,无论地下墓室、随 葬品、墓园和墓地形态,均较汉唐五代时期有巨大变化,并由此奠 定明清乃至近代墓葬的制度和文化基调。若将刘子健先生对南宋重 要性的整体性论述,移用于墓葬领域,亦无不妥。

 墓葬,作为安放死者遗骸的人造空间,既维护了往生者的安 宁,也寄托着生者的意图和现实需求。在“形而上”的层面,因为 连接着生与死、存在与虚无,以及潜藏其中的生死悲欢和观念世界,墓葬是个极具思想张力的意象;在“形而下”的层面,如棺椁的结构营造、随葬品的种类组合、墓园的平面布局、墓地的形势卜 址、家族墓地的规划理念,墓葬既是建筑营造、器物生产等技艺演 进的展示空间,更是丧葬礼俗、堪舆术数、宗教信仰、家族伦理等 思想观念竞逐的舞台。前述墓葬内涵构成的多维面向,既有“百里 不同俗”的区域性因素,也有“与时俱进”的历时性特征。空间与 时间的交织,加上复杂而幽微的人性,墓葬因而成为国家 (区域) 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技术演进、思想和宗教观念变革等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凡此种种,构成墓葬考古学研究的全部对象。


展开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南宋墓葬的形态与制度

第一节     地下墓室

第二节    随葬品

第三节    地表墓园

第四节    墓地择址与堪舆术

第五节 火葬

第二章     合葬与族葬

第一节     夫妻合葬

第二节    两代人与三代人合葬

第三节    江南的族葬墓地

第四节    “江南无族葬”辨

第三章    从中原到江南

第一节 中原的五音墓地与昭穆墓地

第二节 南渡移民视角下的江南墓葬新观察

第三节 南宋皇陵

       第四节 明代皇陵的制度渊源

第四章     南宋的志墓碑刻

第一节     圹志、墓志铭、神道碑、墓上小碑

第二节    出土墓志概况及相关问题

第三节     墓志分布时代和地区不平衡的原因

第四节     墓志的物质性信息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