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作为范畴、视角与立场的家乡民俗学
第一节 家乡: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场域
第二节 家乡民俗学:一个重要的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家乡民俗学的“间性”特征:作为文化交流的立场和态度
上编 家乡民俗学:历史、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对象化的乡愁:中国传统民俗志中的“家乡”观念与表达策略
第一节 基于乡愁的家乡民俗志
第二节 求同存异的观念基础、记录遣怀的宗旨和对故园文化对象化的处理
第三节 家乡民俗志的记述与表达策略
第二章 从家乡走出的中国现代民俗学
第一节 家乡:一个自明的概念和自然的调查场所
第二节 早期民俗学家乡研究的实践者及其遭遇的问题
第三节 从“家乡”到“本土”:研究范围的扩大
第四节 从自为走向自觉
第三章 当家乡成为田野:伦理与方法
第一节 家乡的对象化及民族志研究的学术伦理
第二节 科学主义原则与生活伦理的矛盾
第三节 主体间性与本土民族志视野下的反思
第四章 家乡民俗学理念的发展历程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家乡作为思考的起点
第二节 走向自觉的家乡民俗学
第三节 家乡研究的文化交流价值
第五章 从家乡/社区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家乡民俗学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球性运动及其中国实践
第二节 家乡民俗学视野中非遗社区的多样性及其意义
第三节 社区与政府力量的协调:家乡民俗学的立场
第四节 以社区为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六章 人类交流的基本形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的“讲故事”
第一节 “讲故事”在日常交流中的强大威力
第二节 “讲故事”在经典文献塑造方面的特殊功能
第三节 表演理论视角下“讲故事”的内在机制
第四节 作为交流方法的“讲故事”及其在国际交流中的意义
下编 家乡民俗学的田野实践
第七章 同情之理解基础上的田野研究——有关民间信仰类口头叙事的探讨
第一节 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
第二节 文体的协作与互动——以甘肃天水地区伏羲女娲信仰中的神话和灵验传说为例
第八章 基于家乡生活经验的村落民族志
第一节 古村落保护的目的、对象和策略——来自街亭村的报告
第二节 认同与协商——街子乡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的能动性与非均质性——以街亭村民间信仰重建过程中村民的互动为例
第九章 走出家乡的家乡民俗学
第一节 体验国家的边界——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研究
第二节 拼装的历史——平遥古城文化考察报告
第三节 当代节日传统的生产与再生产:两种类型及其特点
第四节 高度城镇化的传统村落——宁波滕头村考察报告
第五节 文化交流的魅力
第十章 家乡民俗学视角下的当代民俗志
第一节 家乡民俗志写作的批评——以《魅力秦源》为个案
第二节 综合比较式的物质民俗志——以《乡食美刻》为例
结语 走出乡愁的民俗学
附录一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我在民俗学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心得
附录二 从想象到实际——我的两次美国访学经历和心得
附录三 从“民俗学”到“欧洲民族学”:研究对象与理论视角的转换——德国民俗学家沃尔夫冈·卡舒巴教授访谈
附录四 形象与想象:柏林的都市民族学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