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考古综述类
天津市考古五十年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
一
天津市介于北纬38°33′00″~40°15′02″,东经118°42′05″~118°03′35″,面积11305平方千米,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北枕燕山,东临渤海。从山地到海滨的地形大体分为山地丘陵、洪积冲积平原、河流冲积平原、海积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几个区域。海河与蓟运河等河流分别在天津入海。
“天津”得名于明朝永乐年间,意为天子经由的渡口。1949年以来,天津市的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变动,1979年确定了现区划。今辖13个区5个县。
以现天津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古代遗存为对象的天津考古,其实质是以海河水系区和蓟运河水系区为重心的区域考古。天津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天津考古成为中国北方沿长城地带与环渤海地区考古的结合点。
二
天津考古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试掘、调查和小型发掘,本阶段主要以年代学研究与历史地理考证为主。第二阶段(20世纪70~80年代),侧重遗址的编年分期和专题研究,初步建立起天津地区的考古遗存编年。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目的日趋明确,科研体系逐渐形成。
目前一般认为,天津考古始于1956年12月天津市文化局试掘东郊张贵庄战国墓[1]。其实,现天津市行政区划范围内*早的考古工作应当是1953年3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调查宁河县四遗址[2]。宁河调查和东郊试掘都使考古工作人员认识到,所发现的遗存对于研究天津历史与地理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为天津考古开了个好头。此后,天津史编纂室和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分别对渤海湾西岸海河水系区和西北岸蓟运河水系区进行考古调查[3],初步确定了以古遗存年代、通过古遗存研究天津平原海陆变迁、通过古遗存研究天津古代史为基本内容的研究方向。1965年蓟县张家园遗址试掘[4],在天津考古界*先提出根据遗址的地层和遗物对遗址分期。这次试掘为下一阶段研究重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80年代,天津考古对遗址编年分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有了蓟县围坊遗址[5]、张家园遗址第二次[6]和第三次[7]、宝坻牛道口遗址[8]等代表性发掘。这几处遗址的青铜遗存,不仅成为天津考古发现和研究的重点,而且随着沿长城地带考古课题的深入展开,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天津汉城调查与汉墓发掘,是本阶段天津考古的又一重点。与此同时,还从汉代考古与渤海湾西岸海岸线变迁研究中派生出“西汉后期渤海湾西岸海侵”问题[9]。蓟县围坊、张家园、下埝头[10]和宝坻牛道口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相继被发现,把天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提到日程上来。1979年和1989年,进行了两次全市范围文物普查,基本搞清天津市地上地下文物分布情况。结合发掘,初步建立起天津地区考古遗存编年序列。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指导下,规范了田野发掘和室内整理,天津考古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蓟县青池新石器—青铜遗址、弥勒院新石器—青铜遗址、宝坻秦城战国汉遗址、武清兰城战国汉魏遗址、宝坻哈喇庄金元明清遗址、南开区明清天津城东门遗址、河东区大直沽中台元明清遗址、大直沽天妃灵慈宫等遗址的发掘和资料整理,为完善和深化天津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明清的考古遗存编年序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骨干资料。
城市史学给予天津考古新的视角和理论方法。近年来,在天津战国汉城、明清天津城的调查、发掘、考证的基础上,正在逐渐形成旨在探讨城市与人类文明关系的天津城市考古。
环境考古学把天津考古带有某些历史地理色彩的贝壳堤与海岸线、天津平原成陆、汉代海侵等专题研究,改造为旨在探讨天津地区全新世以来人地关系的天津环境考古。
历史学不满足天津考古多年来在补史证史方面做的工作,对天津考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天津考古正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去努力:建立天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历史,揭示阐释在考古遗存中观察到的规律,通过文化变迁过程结合历史文献,复原天津古代社会和城市历史。
博物馆学教会天津考古如何从书本里跳出来,走到群众中去。近年来,天津考古开始思考科研向科普转化的新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天津考古自从张贵庄墓发掘,就遇到了配合工程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汉墓和重要遗址都是在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如大秦铁路、盘山热电厂等)中发现的。但是至今天津考古工作尚未纳入城乡建设程序里,工作很被动。总结80年代以来配合工程考古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被动中多少争得一些主动的*好办法是,把将要发生和正在发生的配合工程考古置入既定的科研体系里,使配合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学术性,这确实能够解决一些学术问题(如编年序列问题、城市探源问题等)。同时做好科普和舆论宣传工作。这几年正是因为这样做了,所以才更加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
三
截至目前,天津市发现古代遗址、墓葬、建筑和碑刻近900处,约占天津现有文物资源的60%。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统计,明代以前(包括明代)的古遗址、墓葬共计568处。在天津市18个区县的分布情况见表一。
现将天津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考古遗存编年序列概括如下[11]:
1.新石器时代前期
1)青池一期[12]。
2)青池二期。
3)青池三期、下埝头一期、弥勒院一期。
4)下埝头二期、弥勒院二期、围坊一期[13]、张家园一期[14]等。
2.新石器时代后期
弥勒院三期、张家园二期[15]、牛道口一期。
3.夏商时期
张家园三期[16]、围坊二期、弥勒院四期、牛道口二期等。
4.西周时期
张家园四期[17]和铜器墓、围坊三期、弥勒院五期、牛道口三期等。
5.春秋战国时期
1)津南巨葛庄和商家岭子陶鬲[18]、蓟县西山北头青铜短剑[19]。
2)兰城一期、秦城一期、西钓台城址战国遗存[20]以及张贵庄墓、巨葛庄墓、牛道口
墓[21]、西北隅墓[22]等
6.两汉时期
秦城二期、兰城二期和三期、西钓台城址汉代遗存以及双口墓[23]、体育学院墓[24]、宜城墓、牛道口墓[25]、东关墓[26]和别山墓[27]、辛西墓[28]、田庄坨墓[29]、兰城墓[30]、东滩头墓[31]等。
7.魏晋北朝时期
1)兰城四期后段、西南堼遗存[32]、城顶子(即大海北)遗存等。
2)大港窦庄子造像[33]。
8.隋唐时期
1)窦庄子隋墓[34]、张村隋墓[35]等。
2)军粮城唐墓[36]、蓟县唐墓等。
9.宋辽金元时期
1)双港寨、泥沽寨、三女寨遗址以及东滩头宋墓[37]、西钓台宋墓等。
2)抬头村辽墓[38]、营房村辽墓[39]等。
3)小云泉寺遗存[40]、哈喇庄二期以及东滩头金墓、上沽林金墓等。
4)哈喇庄三期、小甸子遗存[41]、大直沽中台一期、天妃宫一期以及弥勒院元墓等。
10.明清时期
明清天津城址、大直沽中台二期和三期、天妃宫二期和三期以及菜园明墓[42]、敦信墓[43]等。
新石器时代前期,蓟县山前平原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遗存。第一种以青池遗存为代表,出现年代较早,大约距今8000年。典型陶器为夹砂褐陶“之”字纹筒形罐、圈足钵、盆、鸟(或兽)首形支脚等。晚期出现了少量泥质红陶器。这种遗存跟北京平谷上宅遗存[44]的面貌、年代都很接近,属于以“之”字纹筒形罐为代表器的燕山文化系统。第二种以弥勒院遗存为代表,出现年代较晚,大约距今6000年。典型陶器为夹砂褐陶素面釜、支脚和泥质红陶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