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东、南、北三面分别与安徽、山东、江苏毗邻,是河南省直辖市,辖六县二区,代管永城市,总面积 1.07万余平方千米,常住人口 900余万。 1986年 12月 8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世界文化遗产 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在商丘古城南约 2千米处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商丘古城地处睢阳区,从商汤都南亳至今,商丘已有 3600余年的建城史。
商丘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商丘全境。燧人氏在商丘钻木(一说击石)取火,从此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帝喾高辛氏都亳,迁其子阏伯于商丘,为火正,观察火星运行以报农时,商丘有燧人氏陵、炎帝朱襄氏陵、帝喾高辛氏陵、阏伯观星授时的阏伯台。夏时期,商先公主要活动于今商丘一带,史书记载,商汤都南亳故址就在今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约 35里。
古城商丘不仅有丰富的人文史迹和传说故事,众多的考古发现,以实物形式证明了商丘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在永城、夏邑、柘城发现的象牙化石证明在古代商丘境内大象物种的存在,虞城马庄遗址第五层文化的发现证明商丘远在 7000年前就有了高度的文明。帝喾都亳在睢阳高辛镇,商汤都南亳在虞城县谷熟西南 35里,是商丘早期城市历史的记载。
西周初年,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宋(今商丘),建立宋公国,“奉其先祀”。现在已探明宋国都城位于今商丘古城下,城墙始筑于明嘉靖二十四年( 1545年),周长 12920米,面积 10.2平方千米,是归德府城面积的十倍。“商丘”作为城市名称,从两周宋国时起始称睢阳,因地处睢水北岸而得名。睢阳城南临睢水,从城市初建时,即得益于睢水便利的漕运。西汉梁国都睢阳近 200年时间,东汉梁国都睢阳约 150年时间,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有睢水便利的交通。中美联合考古队的考古钻探、发掘成果证明,两汉睢阳城是在宋城的基础上修建使用的。
隋代大运河的开凿,为隋唐商丘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促进了商丘城市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唐朝时期商丘称“宋州”,城市称“宋城”,唐代宋城城市规模很大,清乾隆十九年《归德府志 建置略上》记载:“唐建中( 780—783年)时,亦为宣武军城,城有三。”宋城平面呈品字形,南一城,北二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遣怀》一诗中描述了当时宋城的繁华,“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邑中九万家”,按照每户五口人计算,宋城城市人口达 45万,当时这在全国是很大的。
唐代宋城是当时全国著名城市,商业繁盛,手工业发达。宋城“城市手工业中,缫丝、织棉、纺纱、刺绣是其主要的生产部门,宋州成了我国东方地区丝织业交易中心,特别是民间织的绢,质量居全国第一位,绢也是宋州向朝廷贡献的产品 宋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唐代国内商业贸易上的重要地位,如《通典》载,当时国内的交通路线以长安为中心,东经汴州、宋州,至山东半岛,西至岐州。水路方面,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北宋时期商丘称“应天府”“南京”,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发家龙兴之地,居陪都地位。南京城“城周十五里四十步”,外有关城,关城“周二十五里八十三步” (2)。 2008年底,在商丘古城南关大运河南北两岸,考古调查发现面积达 41.3万平方米的隋唐宋时期的古码头遗址,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运河航运的发达和商丘古城的繁盛。
金至清代,商丘一直为归德府府治所在地。据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记载,大运河商丘段在明朝嘉靖年间( 1522—1566年)还在通航,商丘运河城市历史文化一直都处在连绵不断的传承发展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 2006年春,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大运河为商丘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商丘古城(明清归德府城)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 1503年)九月。明弘治十五年( 1502年)六月黄河泛滥冲塌商丘古城,明弘治十六年( 1503年)九月以旧城北墙为南墙重新修建商丘城。 1995年中美联合考古队考古发现了明弘治十五年被黄河水冲坏的商丘古城,该城南墙东墙一部分修建在宋城南墙东墙上,这证明了商丘古城的历史延续性。商丘古城由城郭、城湖、城墙及城内建筑与街道等组成,古城平面呈外圆内方的古钱形,原有的城市格局保存基本完好。
归德府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之相关的八关斋、文雅台、阏伯台、壮悔堂等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四合院 30余处,是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对商丘古城的保护,商丘市人民政府 2006年颁布了《商丘古城保护管理办法》,《商丘古城保护条例》经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已于 2016年 10月 1日起实施。正在重新编制商丘古城保护规划,商丘市人民政府正在有计划地逐步恢复古城原貌,保护工作正走向正常化、科学化轨道。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商丘
石器时代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为考古学上的术语。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近代田野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的文化实物遗存证明,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已经步入冶铸、稻作、制陶、纺织等文明时期。石器时代包括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三个时期,是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出现人类到青铜器的出现。大约开始于距今二百万年前,结束于公元前 2000年前。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早期至全新世时期 (1)。
旧石器时代是指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为主的时代,是人类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早期。时间上是从距今 260万年延续到 1万多年以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整个更新世。
中石器时代是指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年代在距今 15000— 10000年,以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为代表工具,石器已小型化。此时人类会使用天然火烤熟猎物。
新石器时代是指人类使用磨制石器为主的时代,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距今 10000年前开始,在中国结束时间是公元前 2000多年前。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会使用陷阱捕捉猎物,已经能够制作陶器、纺织,不再只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将植物的果实加以播种,并把野生动物驯服以供食用。因此食物的来源变得稳定。正是有了农业与畜牧的经营也使人类由逐水草而居变为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生活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开始关注文化事业的发展,使人类开始出现文明。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商丘的考古发现
商丘地处河南*东部,属于黄淮冲积平原,在汉代以前,基本属于丘陵地区,汉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来,由于黄河的决口改道,泛滥淤积留下大量泥沙,彻底改变了商丘原来的地形地貌,大量历史遗存被深埋于茫茫黄沙之下,早期历史文化遗存很难被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则更少,只在永城、夏邑、柘城发现几个象牙个体的牙齿。这些发现虽然不多,但也证明了大象这一物种在商丘的历史存在,河南简称“豫”,就是因为河南历史上曾经的大象物种的集中分布。另外,还有我国传说时代的“三皇”之一的燧人氏的陵墓遗址。
一、古象牙、犀牛牙化石的考古发现
1959年永城县酂城公社马六村出土纳马象牙 1件(商 0007号),残长 60厘米,乳象牙 1件(商 0009号),残长 18,宽 11.8厘米。 1976年,在夏邑县李集出土犀牛牙 1枚(商 0004号),高 7厘米,宽 5厘米。 1977年柘城县张桥水闸出土犀牛牙 3枚(商 0002、00030005号), 0002号宽 6.5、高 7厘米。 0003号宽 4、残长 2.75厘米。 0005号高 5.37、残长 4.1厘米。现藏于商丘博物馆(图 1-1—图 1-4)。
图1-1 永城出土纳马象牙 图1-2 永城出土乳象牙
图1-3 夏邑出土犀牛牙 图1-4 柘城出土犀牛牙
2019年 3月 29日,永城市永馨园北区建筑工地工人在施工时挖掘到一根完整象牙化石。 3月 30日,该市旅游服务中心文物工作队对象牙化石进行发掘。象牙化石的位置位于地下 5米处,为砂浆土层。象牙长约 3米,根部周长约 60厘米,由于自然因素象牙表面侵蚀,断为 3节,保存基本完整。
由于发掘现场未发现其他骨骼化石,初步鉴定该象牙化石为流水搬运沉积所致,推算其所属年代距今 10万至 12万年。现藏于永城市博物馆,并用专用密封袋保存。而永城出土的象牙化石,其大小、长度及完整性世所罕见。该象牙化石的发现,对研究豫东地区气候变迁及大型古生物演化史具有重要考古价值(图 1-5)。
二、燧皇陵遗址
燧人氏,又称燧皇,或简称燧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的丈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名允婼,是中国上古神话中钻木(一说击石)取火的发明者、九皇时代的部落首领,与伏羲氏、神农氏合称为“三皇”(图 1-6)。
图1-5 永城出土象牙化石
图1-6 燧人氏像
相传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技术,教人熟食,从此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韩非子 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民食果蓏(luǒ)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关于他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很多以智慧、勇敢、毅力为人民造福的英雄,燧人,就是其中的一个。
燧皇陵遗址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古城西南约 2千米处,商柘公路西侧,隔商柘公路与阏伯台东西相望。据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商丘县志》记载:“燧皇陵,在阏伯台西北,相传为燧人氏葬处。”清乾隆十九年《归德府志》记载:“燧皇陵在阏伯台西北,相传为燧人氏葬处。俗云土色皆白,今殊不然。”
燧皇陵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据老人们回忆,它原有大殿、东西厢房、石像生等,古柏参天,郁郁葱葱,后毁于战火。 2004年所在地政府筹集资金对燧皇陵进行了大规模修复扩建。维修后的燧皇陵占地 4万多平方米,坐北朝南,三开间式石碑坊门楼挺拔伟岸,门额“燧皇陵”三字是由已故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题写,由门楼向北沿神道拾阶上,神道长约 1千米。两边分列石人等石像生,生动逼真,方形墓冢高大巍峨,底边长 10米,顶部边长约 6米,高 13.6米,松柏环绕周围。整个陵区显得幽静肃穆,千百年来,前来燧皇陵凭吊、祭拜者络绎不绝。至 2004年 12月,一期扩建工程顺利完工,建成了石牌坊、石像生、墓冢、神道、门前火文化广场等(图 1-7—图 1-10)。
钱伟长题字纪念碑
李德生题字碑
伍修权题字碑
图1-7 燧皇陵山门及陵园内碑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