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以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热”为推力,随着17世纪世界经济的流动、中西文化的碰撞,进入欧洲市场。17世纪饮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对茶器的市场需求,使得荷兰代尔夫特、英国斯塔福德郡、德国麦森等欧洲各国陶工竞相对宜兴紫砂进行仿制。陶工们的生产不是简单的模仿,在吸收与借鉴宜兴紫砂颜色、造型、装饰等艺术形式的同时,进行了工艺技术、设备的改进与艺术的本地化。这一生产过程,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早期陶瓷产业的提升。
同时,文化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宜兴紫砂在不同历史语境中对欧洲艺术样态也进行了选择性地吸收、接纳。18~19世纪,紫砂茶器求新求异的造型、繁复华美的装饰表现出与欧洲审美趣味的融合。进入20世纪,宜兴紫砂一方面融入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为传统工艺文化带来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仍然持续着它的影响力,为艺术家的创作、企业的生产带来启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