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段义孚
我小时候在儿童医院刚做完疝气手术,正在康复之中。这时候有人敲门,中国领事的夫人走了进来,送给我两本书:《天桥》(The Bridge of Heaven)和《哑行者伦敦画记》(The Silent Traveller in London)。她和我父母是朋友,对我很了解。她知道我喜欢读书,在学校里还上过绘画课。我半躺在病床上,觉得《天桥》读起来有些费劲,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冒险故事,但那本《哑行者伦敦画记》中精妙的水彩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与我小时候喜欢的浓墨重彩大不相同。
上面描述的场景发生于1943年,地点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我父亲在那儿担任中国总领事。
五年后,我想报考牛津大学。遗憾的是我既不懂拉丁语,也不懂希腊语,即所谓的经典语言,会经典语言是入学的必要条件。于是父亲请著名的剧作家和小说家熊式一来帮忙。他的确帮了忙,我被录取了,但我翻译的是孔子和孟子,而不是柏拉图和西塞罗。在牛津读本科的时候,我住在熊先生家里,在艾弗里路(Iffley Turn)上,是熊先生(我喊他“熊叔叔”,因为他是我父亲的朋友)租的房子,后来被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买了下来。我知道,我一直用“著名的”这个词,令人厌烦,但这也没办法。我住在艾弗里路期间,熊叔叔因为《王宝川》这部戏剧而名声大噪,后来又因为小说《天桥》而声誉日隆。中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纷纷来访,受到熊太太的热情招待,众人齐聚一堂、相谈甚欢。啊,那时候我还是不谙世事的少年,不知道自己正生活在中国知识和艺术的宝岛之上。因为少不更事和无知,我并没有想办法参与,甚至都懒得去记这群星之中究竟谁是谁。不过有一个例外,一天,进来一个人,在中国人中算身材魁梧的,别人介绍说他叫蒋彝,是“哑行者”系列图书的作者和插画师。大家围在放满美食的桌子四周,熊叔叔说他要问问费雯丽(Vivien Leigh)愿不愿意出演《王宝川》(Lady Precious Stream),其他人也提到了很多人的名字,大多我不熟悉,除了萧伯纳。他对旅居海外的中国文人非常支持,甚至还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这门语言会不会因为华人作家的作品而慢慢带上淡淡的茉莉花味儿。
读者面前这项由多名作者共同完成的研究,详细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场了不起的运动,先是在伦敦,然后是牛津和剑桥——我说它了不起,是因为其创造者、发动者不是英国人,而是中国人。我没做过相关研究,无法对这些学者们的成果有所增补,但我有一个他们不具备的优势——我在现场,就站在一旁,目睹了西方文学史、美学史上这个不应忽略的重要章节。
序 言
插图目录
致 谢
撰稿人小传
编者引言
第一部分 蒋彝
1 蒋彝的汉普斯特德
保罗·贝文
2 作为艺术史学者的蒋彝
柯律格
3 身为蒋彝:感受、差异与叙事
郑嘉仪
4 蒋彝与英国芭蕾
安妮·韦查德
5 哑行者在故乡
郑达
6 战争年代的蒋彝
保罗·法兰奇
第二部分 蒋彝的朋友圈
7 探索英国出版、寻找英语读者
——五位中国作家
特莎·索恩尼利
8 蒋彝与熊式一夫妇
——团结、乡情及种族表现的生产机制
叶树芳
9 熊式一与英国华人电影
——有趣的实验
保罗·贝文
10 20世纪30年代旅居英国的“中国雪莱”
——王礼锡的跨国激进活动与跨文化抒情
任可
11 梅达谷的麻将
吴芳思
汉语人名对照表
参考书目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