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但丁与神曲(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曙光)(精)/里程碑文库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0266011
  • 作      者:
    作者:(英)伊恩·汤姆森|责编:刘占凤//赵琼|译者:成林
  • 出 版 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伊恩·汤姆森(Ian Thomson)

获奖传记作家,记者,译者,文学评论家,他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的会员,也是东安格利亚大学创意非虚构写作课程的高级讲师。此外,伊恩·汤姆森的作品还常见于《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观察家报》《旁观者》《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伦敦书评》及其他媒体。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但丁人生的传记,也是《神曲》的导读。从但丁的家庭到他的生活、挚友、一生挚爱贝雅特丽齐,再到他受何种影响走上诗人之路,又为何创作出传世巨作《神曲》,本书细致生动地重现了诗人坎坷的一生。书中也分析了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探寻了《神曲》全诗三部分的深层含义,引导我们通过中世纪的文学作品,窥见文艺复兴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曙光。 《神曲》的影响力绵延数个世纪,直至今日,这部文学巨著留下的点点星光仍照亮着我们的文化生活。伊恩·汤姆森还在本书中广泛考察了《神曲》的现实内涵,及其对后世作家、诗人、艺术家、电影导演与文化作品产生的深刻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但丁称她为贝雅特丽齐

假如我们相信但丁,那他与贝雅特丽齐的邂逅就是在1274年,当时他才9岁,她则8岁。但丁在《新生》里描述了这次会面。这部作品完成于13世纪90年代中期,贝雅特丽齐去世之后。但丁初见她时,8岁的贝雅特丽齐如同“年幼的天使”,身穿“一件十分高雅的朱红色衣服”。朱红色代表了爱情与高贵,也象征着耶稣基督拯救世人的鲜血。她的肤色“几乎像珍珠一般洁白”(可但丁强调说,没有过分苍白,而是恰到好处)。她的双眼仿佛闪烁着亮光。在《炼狱篇》中,这双明眸被比喻为一对炽烈燃烧的“祖母绿”。贝雅特丽齐虔信宗教,据说,她十分崇敬圣母马利亚。她与但丁的会面使他陷于迷醉的狂喜中,这一事件将成为但丁青春岁月里决定性的一幕,只是他当时对此一无所知。

贝雅特丽齐的父亲是贵尔弗党银行家福尔科·波尔蒂纳里。他曾邀请但丁一家参加一场庆祝春日来临的聚会。波尔蒂纳里家族处于佛罗伦萨社会上层,他们耗费巨资用忍冬和山楂制作了花环和头冠。聚会时间定于5 月1 日,这对但丁来说是个好日子。5月是属于圣母马利亚的月份,在《新生》中,但丁在对贝雅特丽齐的描述中添加了圣母的特征,比如万物的复兴和自然的母性。从此书开篇起,诸如“奇迹般的”(meraviglia)、“奇迹”(miracolo)和“感到惊奇”(mirare)等词语就标志着贝雅特丽齐是名“神圣的受福者”,为人们带来祝福。这一头衔也与基督“我们的救主”(salus nostra)的身份相似。在但丁的著作中,基督只短暂地出现过(作为一名基督教作家,他却差不多完全忽略了耶稣),而贝雅特丽齐代替耶稣穿上了代表救世主的斗篷。

在还是孩童的但丁心中,小贝雅特丽齐头戴5月繁花编成的花环,堪称完美。可能但丁在潜意识中已经明白,贝雅特丽齐日后会将他从痛苦中拯救出来。后来,在《神曲》中,但丁把他在道德进步上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位施行奇迹的女性身上。实际上,全诗就是围绕如六翼天使一般净化万物的贝雅特丽齐写作的。她将把普通的爱转化为基督教对世人的爱。对爱怀疑的人而言,认为贝雅特丽齐早在但丁孩提时就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说法纯属一派胡言。但丁只看了一眼她身着朱红色衣服的幻影就深陷爱河不能自拔了。显然,这种感情十分强烈,但丁的身体如患恶疾一般痉挛起来,他几乎死于爱情之手。

说真的,在那一瞬间,潜藏在我内心深处的生命精灵开始激烈地震颤,连身上最小的脉管也可怕地悸动起来,它哆哆嗦嗦地说了这些话:“比我更强有力的神前来主宰我了。”(Ecce dues fortiori me,qui veniens dominabitur mihi.)

但丁用拉丁文——这种严肃的语言显示出爱神成为主宰但丁的新权威——宣布贝雅特丽齐主宰了他的心。青春期最初的悸动也许是他发狂般抽搐的缘由。贝雅特丽齐一出生就导致但丁跌在地上,仿佛他“充满童稚的小小身体”被闪电击中了,但丁是这么说的,可那时他还只是一个9 个月大的婴儿,所以此事不太可信。后来,但丁声称贝雅特丽齐是他唯一的爱人:“永远只赞美优雅的贝雅特丽齐。”这是他塑造的自我形象的一部分:他与众不同,是一位成长中的幻想诗人。

但丁在作品中多次提到贝雅特丽齐的名字(有时以缩写形式“贝齐”出现)。一开始,她是一名真实存在的女性,令但丁为爱痛苦呻吟、长叹不已。在那次春日会面之后,但丁又见过贝雅特丽齐几次,有时是碰巧致意,有时是交换眼神,最多也莫过于只言片语的交流而已。直到但丁18 岁,他才和她有了较长的对话。这件事发生于1282年。当时贝雅特丽齐已经与贵族金融家西蒙奈·德·巴尔迪结婚,因此,她的社会地位要比但丁高得多,这可能使他心生妒忌。这次,贝雅特丽齐不再穿着朱红的衣衫,而穿了件天使般“雪白”的衣服。她与两位年长女子在佛罗伦萨城中散步。但丁和她交谈了几句,得到了一个微笑作为回报。受她投来这一瞥的鼓动,但丁开始创作充满感官愉悦的激情诗歌。诗歌占据了但丁的全部身心,他甚至无法感知任何危机,也就是说,爱情可能会夺走他的生机与活力。某天晚上,但丁注意到一个燃烧着火焰的身形在床边注视着他,投下灼热而令人难以忍受的影子。这个人物自称爱神,在梦境中拜访但丁。这位令人胆怯、周身燃着火焰的人物似乎将贝雅特丽齐拥在怀中,后者半身赤裸,似在梦乡。更糟的是,爱神还握着某种同样熊熊燃烧的东西,对但丁大声宣告:“看看你的心吧。”(Vide cor tuum.)贝雅特丽齐醒来,显得十分欣喜,将那颗燃烧的心吃了下去。当然,这颗心属于但丁。爱神随后抱起贝雅特丽齐,一同升上了天国。这个梦境有何含义?为什么贝雅特丽齐也是这个恐怖场景的一部分?这个梦境并没有使但丁的思维更加清晰,反而使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不久之后更令他绝望。W. B. 叶芝阅读由罗赛蒂翻译成英语的但丁诗歌后,也受到了但丁的影响,被这个心脏燃烧的场景深深震撼,为此写了一首诗《我是你的主宰》(Ego Dominus Tuus)。诗中的贝雅特丽齐是“令男子倾心的女子中最尊贵的一位”。


展开
目录

前言 前往地狱而复回的神圣之旅

1 贵尔弗与吉伯林的党争

2 但丁称她为贝雅特丽齐

3 “新生由此开始” 

4 政治失意 

5 流放 

6 绝对的地狱(路西法,让开)

7 净化

8 在光明的领域

9 翻译《神曲》

10 电影中的但丁

11 但丁的生命在死后的延续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片来源

译名对照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