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的蒲松龄,除了每日读书课业外,就是焦急地等待道试结果了。果然,数日之后县学传来消息:蒲松龄获得县、府、道三试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做了头名秀才!
少年得志,蒲松龄喜不自胜,畅想着未来青云直上,光耀门楣。父亲蒲槃更是情难自禁,一脸自豪地向乡人们夸耀着。蒲家庄虽然历年都有进学的人,但榜首秀才还是第一次,因而人人都在赞扬蒲家教子有方,蒲松龄前途无量。
不久,淄川县学也来人了。蒲松龄道试被录取,依例需填写“亲供”,包括年龄、籍贯、三代宗亲以及身高、相貌等等。填完后先交给县学,再由县学官出具印结,汇总上报给学政。
蒲松龄一边写着,一边在想:此次考试所作制艺文实属兵行险着,但却能拔得头筹,想必宗师愚山先生是个极开明通达之人。虽然试场曾见过一面,但彼时自己身心全在作文,不曾留心注意。无论如何,此恩此情,当感念终生。
几天后,提督学院的簪花礼仪式开始了。官署大堂里学子云集,都身穿蓝色长衫,头戴雀顶飞绒帽,齐齐站着,等候学政大人训话。
不一会儿,学政大人施愚山走了出来。他先是恭贺了诸位被录取的生员,又讲了好些鼓励的话。蒲松龄心道:愚山先生其言其情,真是光风霁月,世间少有啊。
正思忖着,忽见人群涌动,原来是到了设宴簪花的环节了。诸生须依次施礼饮酒,接受学政在自己帽子上插花的仪式。蒲松龄贵为头名秀才,率先上前接受“洗礼”。接受簪花时,他的腰弯得很低,虽然事先已有心理准备,但与施闰章对视的一刹那,还是感动得快要流泪了。愚山先生年届不惑,虽贵为一省学使,却毫无官家做派,言语间满是提携勉励之意。
簪花饮酒毕,蒲松龄等一众生员便在备府、州、县学官的带领下,前往孔庙拜谒孔夫子。
礼仪的最后一道程序,便是到学宫的明伦堂拜谒本学学官。一路上,蒲松龄被众人簇拥着前行,很是风光。进入学宫,迎面一个半圆形的水池映入眼帘,蒲松龄心下道:想必这就是“泮水”了。《诗》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今日我从这泮桥走过,就是“入泮”,成为一位真正的博士弟子了。
面见学官也很顺利,蒲松龄听到的都是些勉励读书进取的话。在他们眼里,中了秀才只不过是科举考试生涯的开始,未来还有重重考验等待着。
等到礼毕归家时,已经是下午了。还未到家,便远远地望见门外张灯结彩,庭院内传来放鞭炮的声音。进门才发现,原来是岳丈刘国鼎来了,一同来庆贺的还有邻舍和乡人。依照淄川当地风俗,已经订亲或者结婚的学子中了秀才,媳妇娘家人是要来庆贺的。蒲松龄虽然疲累,但心里高兴,一一与亲人们叙礼回话,直忙到傍晚,人们才渐渐散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