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壹、谪仙的遭际与诗文
第一章 文化性格与政治遭际
第一节 独特的仕进道路
第二节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第三节 “谪仙”的意义
第二章 “从磷入幕”与暮年冤愤
第一节 一片报国心
第二节 暮年的冤愤
第三章 怅惘旧事与记忆重构
第一节 感慨忆平生
第二节 谁人知我意
第三节 报国心难明
第四节 常为大国忧
第四章 佛教接受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诗文中的佛典运用
第二节 作品的历时性考察
第三节 接受特点与文学表现
第五章 独家之秘与乐府绝学
第一节 古题的规定性与作者的创造性
第二节 乐府与比兴
第三节 作者的禀赋与天资
第六章 个性风神与现代价值
第一节 鲜明的个性
第二节 个性养成与文化蕴涵
第三节 超越时代与现代意义
贰、诗圣的理想与情怀
第一章 “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第一节 “致君尧舜”理想的生成语境
第二节 “致君尧舜”与谏诤精神
第三节 不改初心与暮年希冀
第四节 悲剧遭际与典型意义
第二章 纪行客居与山水诗之开拓
第一节 山水自然与家国情怀
第二节 丰富多样的风格
第三节 山水诗的新境界
第三章 往事回忆与故国之思
第一节 “吾衰将焉托,存殁再呜呼”
第二节 盛衰之感与故国之思
第三节 “千秋之绝调”与“自我一家则”
叁、文坛北斗韩昌黎
第一章 “君子赠人以言”
第一节 拓赠序之堂庑
第二节 打破传统写法
第二章 书启摅胸臆
第一节 干谒求进与寒士之窘迫
第二节 牢骚愤懑与抑塞磊落
第三节 古道热肠与大师胸襟
第四节 守道不屈与立身有节
第三章 岂是畏天刑
第一节 借事发牢愁
第二节 愤激原有故
第三节 履职诚勤勉
第四章 传道有遗稿
第一节 家世学养与屡为学官
第二节 国子课程与《论语》讲授
第三节 《论语笔解》是讲稿
第四节 讲稿之形成与独特价值
肆、屈子遗魂柳河东
第一章 家族图谱与家世记忆
第一节 柳氏墓铭文的独特性
第二节 “通经义,励名行”与柳氏家风
第三节 联姻皆士族
第四节 茹血以志终天哀
第二章 “浮图诚有不可斥者”
第一节 以儒释佛与统合儒释
第二节 交往僧徒与赠序之文
第三节 寺院及其相关之营建记录
第三章 空间营构与创作场景
第一节 “员外置”与永州居住空间
第二节 贬所的游历空间
第三节 “俘人”的社会空间
第四节 独特的贬谪文学世界
第四章 礼、法冲突之际
第一节 血亲复仇与礼、法冲突
第二节 崇道德与尚理性
第三节 关注现实的执著性格
第五章 贬黜南荒与山水抒写
第一节 发南楚之幽奥,写岭南之风俗
第二节 诉灵台之所感,抒堙厄之悲情
第三节 鲜明的个性与丰富多样的风格
附录
张九龄“不协时宰”、“拂衣告归”考
岑参安西之行事迹新考
音乐境界与身世之感——李商隐《锦瑟》意旨再探
论《东坡志林》的审美特色——兼及苏轼笔记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的意义
引用书目及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