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的百年人生(吴宗济口述史)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05603
  • 作      者:
    作者:崔枢华|责编:冯爱珍|口述:吴宗济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吴宗济先生在自己的百年人生中,多次经历成败乃至生死的大关头。在面对艰难的关口时,他的抉择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每每包涵人生大智慧。所以,最终总能避凶趋吉,笑到最后。吴先生能泰然享寿一百多岁,不是偶然的;吴先生能活出如此精彩的一生,更不是偶然的!其中有哪些秘密?答案尽在这本书中。


展开
作者简介

吴宗济(1909-2010),字稚川,笔名齐鲁,祖籍浙江吴兴。吴宗济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影响。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1934年从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师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几位大家罗常培、王力、赵元任、李方桂先生,从事语言学,主要是语音学的研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语音研究室主任,国际语音科学会议常设理事会理事,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荣誉学部委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吴宗济主要从事汉语协同发音、语调特性及韵律模型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先后发表了近百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利用现代实验语音学仪器设备,对汉语普通话的声学、生理特征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开创性的探索,获得多项重要发现,为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吴宗济专业研究的特点是不局限于书斋和研究室,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研究为实际需要服务;他本人经历复杂曲折,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一生兴趣极为广泛,对新事物极为敏感,拥有多种技术技能。所有这些造就了他成为国际著名语音学家,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


崔枢华(1944—),天津人,文学博士,退休前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6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2年至1983年在山东大学进修,师从殷孟伦教授治音韵训诂之学,回北师大后,追随萧璋教授继续学习。1994年跟随俞敏教授攻读博士,俞先生逝世后,跟随鲁国尧教授完成学业。崔枢华主要致力于以声音通训诂的研究,对古代文献,尤其是反映上古汉语语言现象的小学专著和经典文献尤为关注。崔枢华主张治学为文应遵循朴学精神,坚持求实求新。主要著述有《<说文>部分540辨疑》《<说文解字>声训研究》(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说文>今音讨论》《今本<说文>正篆字数考》《<尔雅义疏>王删说献疑》《<广雅•释诂疏证>以声音通训诂发覆》《释男》《<周易>注》《“怏然”“快然”辨》等。


鲁国尧(1937—),江苏泰州人。1955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毕业,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门化毕业,1964年北京大学汉语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周祖谟、王力、魏建功三位大家。1965年分配至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鲁国尧是江苏省第一个语言学博士点的创点导师,南京大学国家重点语言学科(两次荣获全国第二名)的学术带头人,七十岁时退休。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会长、顾问。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书忠实记录了吴宗济先生极具传奇色彩的百年人生。 吴宗济出生于清末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的几位长辈已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他自己的百年岁月更是续写了精彩纷呈的人生传奇。他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后又考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此踏上漫漫“寻音”路。他走的这条路可谓一路荆棘,人生命运也是一波三折。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后,已是寿登古稀的老人,才得以全身心地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并奇迹般地屡有重大创获,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实现“人机对话”、为“科大讯飞”的诞生提供了语音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他的行为操守、人生智慧,更值得品味,足资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我的百年人生:吴宗济口述史》:
  中秋节拜月很隆重,搭台子,摆供品,一直看着月亮上来。大人们可能要想到全家团圆,要思念远方的亲人……小孩子们不懂得关心这些事,只想着撤供的时候,我们就有得吃了。
  在烟台经历过的最大的事,就是母亲的去世,详细情况已经在第一章叙述过了。母亲的去世,对我家影响极大,更彻底地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护送母亲的灵柩回老家湖州安葬之后,没有再回到烟台,而是跟着外婆到了上海。在上海期间,我跟盛家人在一起,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说在烟台是生活在旧官僚家庭的话,那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过的就是大商人家庭的生活。
  这一段生活的具体情况,打算在下一小节中详述。现在想把我在烟台的事情,11岁之前的事情,做一个小结,着重说一说这一时期自己的性格、观念方面形成的情况。
  回忆这一段生活,虽然当时我还只是个小孩子,但一些性格已经初步形成;很多观念还相当模糊,但对一些人生道理,也已经开始思考。这些主要是受父母,特别是父亲的影响,也受老师的教育和书本的影响。
  比如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看到什么东西,或从书上学到什么东西,就想去研究,喜欢模仿,像前面说过的仿照田单的火牛阵弄出什么“火猫阵”等,这种性格几乎伴随了我的一生。
  关于善与恶的观念,尤其是政治上的善恶,不是很清楚。父亲不贪,可在广东雷琼道时,下面的人送给他姨太太,他也接受了。那时广东一些地方“盗贼蜂起”,他亲自下乡剿办。其中可能有打家劫舍的强盗,也有反清起义的人。像海陆丰一带,是强盗窝,也是反对清政府的革命势力聚集的地方。父亲的做法对不对,小时候从来也没有想过。
  父亲在烟台做了十年道尹,北京换了六位总统,但一直没有换他,这种事情很少见。他对旧文化的执着、对佛教的虔诚,他决囚时的慎重,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我一生有重大影响。
  我十岁左右的时候,山东的省长换了田中玉。田中玉不喜欢父亲,父亲也不买他的账。他想要撤换掉父亲,另派了一位道尹,但中央不同意撤换,结果弄得当时烟台有两位道尹。我们的衙门在朝阳街的西头,他们派的道尹在东头,两个道尹衙门同时开府办公。这样的局面大约维持了三四年、四五年的样子,父亲终于离开了烟台,并离开山东,来到北京,最后把家也迁到了北京。
  那位新道尹的名字想不起来了,但记得我到南京史语所工作时,租住的房子就是他的房子。世界上有些事情真是太奇怪了。
  关于贫富的观念,最初是《红楼梦》给的。看《红楼梦》里写的,穷人是真穷,富人是真富。回过头来看实际生活,也是这样。对于我家来说,有些穷亲戚遇到困难,我们都是尽量周济。来到我家的,给他们吃,给他们找地方住,走的时候还要送些东西。母亲故去时做道场,放焰口,在家里停灵七七四十九天,每一七,都要搭台“施食”,撒馒头。每到这时,就有不少贫苦邻居家的孩子们在这里等着抢馒头。这些丢下来的馒头我们都不吃,不觉得稀罕,可是那些穷人的孩子一个人能抢到两三个,满脸都是高兴的样子。还有那些被送到西伯利亚的人,也都是穷人呀!我们自己吃穿不愁,本来不需要花什么钱,但过年时家里还要给一块大洋做压岁钱。这些就是我当时对贫富的认识。
  也没有什么敌我的概念。因为父亲兼着交涉使,所以短不了跟外国人打交道。我曾经跟着父亲到烟台山上的英国领事馆办事,还在那里住过几天。没有觉得英国人有什么不好。烟台有很多日本人,他们的兵舰就停在港口,舰上安装着大炮,但小孩子也不懂得仇恨他们。俄国人,有时听大人议论,说他们对东三省有野心,也只是心里讨厌他而已。可以说在这些方面,思想上是模糊的。
  对于宗教,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接触得比较多。不知是不是跟我的健康状况有关系,从五六岁起,家里就要求我背诵《心经》。每天早晨还没起床,在被窝里就要开始背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背是背得很熟了,但当时并不懂。此外,大人们求神拜佛,总要带我去。所以小时候是相信鬼神的,对神佛有一种敬畏之心。
  关于男女,虽然已经和梅家订了婚,虽然看过《红楼梦》之类的书,但在山东时,在这方面还没有开窍儿。直到我到了上海,接触了小表妹,才找到一点儿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感觉。这是后话,留待下一小节再说吧!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一 我的父亲
1.结亲曾门
2.庚子接驾
3.广东任上
4.调任山东
5.晚年生活
二 我的母亲们
1.我的前母和庶母
2.我的生母和继母

第二章 我的童年和青少年
一 我的童年
1.生在济宁
2.道尹衙门
3.娃娃亲
4.鸬鹚咳
5.私塾和父亲的书房
6.签押房
7.挨打和受奖
8.木工房和洗印室
9.吃西餐
10.过年过节
二 我的青少年时代
1.舅舅家
2.南洋中学
3.北京的家
4.成达学校
5.上清华
6.婚姻大事
7.妻之闺密
8.读清华
9.初涉电影

第三章 我与史语所
1.从出版事务所到史语所
2.初识广西:壮语调查
3.跟着赵元任先生调查方言
4.家里的变化
5.避乱西南
6.追随赵师
7.行路难
8.叔公吴鼎昌
9.溶洞探奇
10.初到昆明
11.欢迎“临大”师生
……

第四章 漂泊十六年
第五章 漫漫寻音路
第六章 老骥伏枥——我的晚年生活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