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杰地灵,古老而又年轻的闵行,因为有了这些令人尊崇的历代名人而增色不少,人文底蕴由此也变得深厚而绵长。当然,客观地说,这些人物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受时代局限,处事和思维还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有的人或许还存在争议,但比起他们的影响力,对家乡对社会的贡献,又是可以理解的。如今,我们努力把这些本土的历代名人记录下来,讲述他们的生平事迹,一方面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本土文化符号,讲好闵行故事,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更是为了传递正能量的社会价值,以期达到教化人、激励人的目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乡贤郡望,是一个地区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标志。自元末以来,闵行地区这片土地上曾涌现出一批批历史名人,他们或为官造福一方,或归隐以书画传世,有的人甚至在全国范围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书中选取10位闵行历史名人为代表,分别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包括:元代的纺织之祖黄道婆、元末明初时的上海城隍秦裕伯、明代水利专家叶宗行、书画大家董其昌、藏书家王圻、明末抗清义士侯峒曾、民国元老钮永建等;以及并非出身闵行、但与闵行息息相关的春申君黄歇。
春申文化和春申君黄歇
“春申”于闵行有着异于寻常的意义,对“春申”一词更是情有独钟,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长期以来,“申”是表示上海的地域符号,也是本地人对上海的地域文化认同的依据。“申”和“春申”都源自战国楚相春申君黄歇。太湖流域,包括上海一带是他的封地,留下了不少遗迹。而在闵行,则有着明显和强烈的春申文化符号,曾经有春申道院、春申君庙、春申阁等,甚至还有春申君后裔,当地文人留下了不少歌咏春申君的诗词。过去和现在,许多地方被冠以“春申”之名:春申塘、春申路、春申桥、春申文化广场等,还把这里形容为“春申大地”,在民众中形成了一系列春申君信俗。
经历长久的历史积淀,“春申”一词已演变成为闵行的一种文化载体,寓意深厚,反映了上海根文化特征。
引子
烟花三月,春风入怀。
草长莺飞,正是踏青好时节。选了一个暖意融融的周末,驱车前往位于太湖之畔的道场乡。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十分丰富,被称为江南吴越文化遗产的自然博物馆。当然,更吸引人的是,这里还有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菰城遗址。
下菰城因“城面溪泽、菰草弥漫”而得名,是2300年前湖州人聚居的地方,背山面水,曾繁华一时,“起青楼连延十里”,如今已废,城墙风化为黄土堆,就连残壁断垣也难以寻觅。唯有竹林漫漫,满目青翠。不过在考古学家看来,下菰城遗址是我国东南各省古城遗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一说起考古,便有种历史的厚重和神秘。拾坡而上,眼前只是芳草凄凄,哪有城的遗迹?倒是在竹山深处遇到了几个正在挖土的人,便上前搭讪,一打听竟然是来自陕西的考古工作者,看着他们手中摊开的标着各种点位的图纸,立马觉得脚下的这片土地变得与众不同起来。才想起那些志史所写的下菰城是“楚春申黄歇所筑”,更有文史专家们称“今所谓下菰城者,盖春申君伐吴时亲垒屯驻之外,其四壁间可证”,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均属臆断。毕竟下菰城遗址尚未经过正式的考古挖掘,文物遗迹还被掩埋在下面。此前有人在地表之上的杂草丛中,偶尔可捡到镰形石刀、石器和印纹陶罐残片等物,多有春秋及以前的文化遗物,但真实面目如何,目前不可得知。但湖州人把战国晚期楚国令尹春申君当做自己的“开山鼻祖”倒是事实。
这里是春申君的封地。在下菰城遗址入口处的宣传牌上这样写道:公元前248年黄歇在此置菰城县,为湖州行政建制之肇始……明代诗人张羽曾慕名来此游览,并赋有《下菰长烟》诗:“坡陀废垒青山侧,至今传是春申宅。三千剑履化为尘,蔓草苍烟淡草瑟。”如今,这里城邑已毁,只剩传说,“斜日半篙流水碧,更无黄歇子孙耕”(清严允肇《菰城怀古》),成为湖州人的寻根之地。其实,不光是湖州人对春申君黄歇有着莫名感念,整个太湖流域,包括上海,不也是如此吗?长久以来,承载着地方文化的历史与传说。直至现在,上海、苏州、无锡一带有多处以“春申”命名的地方。根据《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可知,目前以“春申”为名的地点,苏州市19处,无锡市8处,而上海则多达56处。上海的地方志,明确记载:上海的乡镇过去是春申君封地。这一两千年来不断演化的春申君故事,甚至被载入《辞海》,进入乡土教材。黄歇更被誉为第一位开发上海的河南人,充分体现出上海人的文化认同。
而在我们闵行,对“春申”一词更是情有独钟,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这块土地上有着明显和强烈的春申文化符号,以“春申”命名的地方在整个上海来讲是最多的,甚至更被贴上了“春申大地”的标签。春申塘在区域南部缓缓流淌,奔向黄浦江;在区治所在地莘庄镇有着春申文化广场;春申路、春申桥上车水马龙,见证着繁华都市的高速发展;春申庙虽已不在,但还有不少人虔诚地在遗址焚香祭拜……可以这么说,在闵行,“春申”两字随处可见。一些学校、商铺、企业、社区都被冠以“春申”之名。
这是为什么呢?春申君跟上海,尤其是与承上海县700年历史文脉的闵行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进而演变成独特的春申文化现象?
芈月的那个春申君和真实的春申君
2015年年底,一部古装电视连续剧《芈月传》风靡大江南北,一时风光无二。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历史本来纷乱杂陈,即便史书留存,又有几多真伪。平头百姓所津津乐道的是上海小女子孙俪又一次在荧幕上演“宫心计”,演绎古代版的豪门恩怨。或许,还有一个好处是,观众们的汉字水平又提高了不少,至少,人们认识了这个难懂的“芈”字了,而不会错念成“半”,或“ming”。
凡人总是注重情爱,尤其是女性。至于那一场场权利纷争或开疆辟土的伟业,就留给男人吧。于是乎,左右芈月人生命运的几个男人自然让许多女性有了谈论的话题。秦惠文王、义渠君、黄歇……这三个男人是三个典型,性格迥异,地位不同,放在现实生活中,或许的确可参照类比。但青菜萝卜,各有各的所爱,芈月究竟最爱谁,现代女性又会最爱哪种性格的男人,其实并没有评判的标准。这个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反倒是黄歇这个人物可以让我们好好研究一番。
……
总序
原来,这些都是人物(代序)
春申文化和春申君黄歇
先棉神黄道婆
上海城隍秦裕伯
“江浦合流”叶宗行
梅源居士王圻
蒲汇塘畔徐三重
难说董其昌
寻找侯峒曾
易园清芬李林松
传奇钮永建
附录1、本地历代贤达简补
附录2、本地历代进士名录
主要参考书目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