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羽其人
关羽的形象有两种,一种是史学家笔下的严谨形象,即《三国志》所记述的关羽事迹;另一个则是文学家所描述的忠义形象,即《三国演义》塑造的血肉丰满的关羽。两种形象的交织,构成了后世人们对关羽的认识。不过普通民众对关羽的认识多是通过《三国演义》或以此为蓝本的系列评书、戏剧中获得。为了弄清关羽形象逐步圣化的轨迹,我们有必要对关羽在不同文本中的记载加以综合分析。
关羽的事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早年追随刘备打天下的过程中,一心跟随刘备,不因刘备处于弱势而改换自己的门庭。在汉末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之下做到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因为这一时期不仅是君择臣的年代,也是臣择君的时代,一些割据势力随着生存基础的失去,如缺乏粮食而导致众叛亲离,还有一些因为战败而致追随者离其而去。但在关羽身上则体现了另一番人格魅力,即追随刘备绝无二心,为刘氏政权殚精竭虑。
关羽本为河东解人,刘备为涿郡人,关羽投奔刘备之后,与其建立了亲密的融洽关系。在汉末动荡环境下,刘备聚合了乡里的人员,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关羽与张飞就跟随他“为之御侮”。当刘备任平原相时,关羽与张飞分别为司马。在刘备初始阶段,“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这种从早期就建立起来的兄弟般的情谊,应当是日后在艰苦环境下关羽依然紧随刘备的重要原因。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征,刘备逃奔袁绍,关羽则被曹操擒获。当时曹操“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乃让张辽试探关羽。关羽回答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这里关羽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因为刘备待自己恩情深厚,不可能背叛刘备;其二,曹操待自己也不薄,所以也要“立效以报曹公”才能够离去。当张辽将关羽的想法告诉曹操后,曹操对关羽敬重有加。所以,当关羽为曹操斩袁绍大将颜良后,曹操知其将离开自己,对关羽厚加赏赐,而关羽则“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当曹操周围的人打算追赶关羽时,曹操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的势力弱于袁绍,但刘备仅仅是依附于袁绍,没有自己的独立政治地位。关羽没有像当时有些政客一样,随风而倒,不因刘备身处逆境而抛弃他,而是逃离曹操的阵营继续追随刘备。
在赤壁之战前,刘备被曹操追赶,仓皇逃跑之际,关羽也没有抛弃刘备,而是紧随其后,“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赤壁之战后,刘备收复江南之地,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在与孙权政权交往过程中,为了维护刘备的声望,不惜拒绝与孙权的联姻。“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最后孙权攻占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关羽一生追随刘备,为其驰骋疆场,最后战死,完成了他一生的辉煌。
陈寿曾经评价关羽云:“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这是陈寿对关羽和张飞的综合评价,较为中肯,指出了其虽然为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具有国士之风,但关羽“刚而自矜”的个性导致了他的最终败亡。
二、褒贬关羽
关羽作为汉末三国历史上跟随刘备打天下的一个名人,无论在当时抑或是此后,对关羽的评价应当反映出时代在他身上所留下的烙印。考察历代对关羽的评价,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关羽由普通人转变为圣人的经过。
三国时代与关羽共事和接触的人,对关羽的评价截然不同,以赞扬居多,即使批评也多中肯之言。时人称颂关羽为万人敌者颇多。郭嘉就曾称关羽与张飞为万人敌。《傅子》曰:“初,刘备来降,太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郭嘉称颂关羽的目的是提醒曹操关注此人。赤壁之战前,刘备逃往江南,后又依附于孙权,时人认为孙权一定会杀了刘备。但程昱则认为:“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程昱亦称赞关羽、张飞为“万人敌”,足见对二人的重视。傅干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傅干在同时代人的评价之前又加上了“勇而有义”,并称其为“人杰”。董昭也曾说:“(刘)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翼,恐备之心未可得论也。”刘晔也曾对曹操说:“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董昭评价关羽是刘备的“羽翼”,刘晔颂关羽“勇冠三军”。正因为张飞和关羽都是以武人形象示人的,所以袁子曰:“张飞、关羽与刘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吕蒙也说关羽“实熊虎也”,“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