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关公忠义文化研究(上下)
0.00     定价 ¥ 297.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0930513
  • 作      者:
    编者:李春敏|责编:母建茹//王玲玲
  • 出 版 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关羽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评价历代不乏。不过有关历史人物的关羽和小说与戏曲中的关羽,后世评价有较大差距。关羽评价是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书主要收集关圣后人、学者对关公身世、生平事迹、关公精神、关公封号、相关遗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旨在弘扬关公忠、义、仁、勇、信的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研读性。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关羽其人
  关羽的形象有两种,一种是史学家笔下的严谨形象,即《三国志》所记述的关羽事迹;另一个则是文学家所描述的忠义形象,即《三国演义》塑造的血肉丰满的关羽。两种形象的交织,构成了后世人们对关羽的认识。不过普通民众对关羽的认识多是通过《三国演义》或以此为蓝本的系列评书、戏剧中获得。为了弄清关羽形象逐步圣化的轨迹,我们有必要对关羽在不同文本中的记载加以综合分析。
  关羽的事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早年追随刘备打天下的过程中,一心跟随刘备,不因刘备处于弱势而改换自己的门庭。在汉末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之下做到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因为这一时期不仅是君择臣的年代,也是臣择君的时代,一些割据势力随着生存基础的失去,如缺乏粮食而导致众叛亲离,还有一些因为战败而致追随者离其而去。但在关羽身上则体现了另一番人格魅力,即追随刘备绝无二心,为刘氏政权殚精竭虑。
  关羽本为河东解人,刘备为涿郡人,关羽投奔刘备之后,与其建立了亲密的融洽关系。在汉末动荡环境下,刘备聚合了乡里的人员,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关羽与张飞就跟随他“为之御侮”。当刘备任平原相时,关羽与张飞分别为司马。在刘备初始阶段,“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这种从早期就建立起来的兄弟般的情谊,应当是日后在艰苦环境下关羽依然紧随刘备的重要原因。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征,刘备逃奔袁绍,关羽则被曹操擒获。当时曹操“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乃让张辽试探关羽。关羽回答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这里关羽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因为刘备待自己恩情深厚,不可能背叛刘备;其二,曹操待自己也不薄,所以也要“立效以报曹公”才能够离去。当张辽将关羽的想法告诉曹操后,曹操对关羽敬重有加。所以,当关羽为曹操斩袁绍大将颜良后,曹操知其将离开自己,对关羽厚加赏赐,而关羽则“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当曹操周围的人打算追赶关羽时,曹操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的势力弱于袁绍,但刘备仅仅是依附于袁绍,没有自己的独立政治地位。关羽没有像当时有些政客一样,随风而倒,不因刘备身处逆境而抛弃他,而是逃离曹操的阵营继续追随刘备。
  在赤壁之战前,刘备被曹操追赶,仓皇逃跑之际,关羽也没有抛弃刘备,而是紧随其后,“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赤壁之战后,刘备收复江南之地,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在与孙权政权交往过程中,为了维护刘备的声望,不惜拒绝与孙权的联姻。“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最后孙权攻占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关羽一生追随刘备,为其驰骋疆场,最后战死,完成了他一生的辉煌。
  陈寿曾经评价关羽云:“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这是陈寿对关羽和张飞的综合评价,较为中肯,指出了其虽然为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具有国士之风,但关羽“刚而自矜”的个性导致了他的最终败亡。
  二、褒贬关羽
  关羽作为汉末三国历史上跟随刘备打天下的一个名人,无论在当时抑或是此后,对关羽的评价应当反映出时代在他身上所留下的烙印。考察历代对关羽的评价,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关羽由普通人转变为圣人的经过。
  三国时代与关羽共事和接触的人,对关羽的评价截然不同,以赞扬居多,即使批评也多中肯之言。时人称颂关羽为万人敌者颇多。郭嘉就曾称关羽与张飞为万人敌。《傅子》曰:“初,刘备来降,太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郭嘉称颂关羽的目的是提醒曹操关注此人。赤壁之战前,刘备逃往江南,后又依附于孙权,时人认为孙权一定会杀了刘备。但程昱则认为:“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程昱亦称赞关羽、张飞为“万人敌”,足见对二人的重视。傅干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傅干在同时代人的评价之前又加上了“勇而有义”,并称其为“人杰”。董昭也曾说:“(刘)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翼,恐备之心未可得论也。”刘晔也曾对曹操说:“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董昭评价关羽是刘备的“羽翼”,刘晔颂关羽“勇冠三军”。正因为张飞和关羽都是以武人形象示人的,所以袁子曰:“张飞、关羽与刘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吕蒙也说关羽“实熊虎也”,“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
  ……
展开
目录
上册
01 关公史迹的探究
敕封碑记
关姓、关羽和洛阳关帝后裔考
圣祖关羽诞辰考辨
圣祖关羽长子关平考辨
闽台同胞根在河洛
“关羽现象”五考
关羽评价的历史学考察——以正史记载为中心
回望关圣情结
近二十年来关公文化研究述评
礼义之大宗,武圣之精魂
历朝对关羽的加封及原因探析
论人们对关羽所作评价的转化
试论道德接受下的关公崇拜
试论关羽的性格悲剧——以《三国演义》为例
王铎《关帝世家》略论
02 关公信俗的起承
从关公崇信看民间信仰
关公神格的地方性阐释
关公信仰与洛阳伦理秩序构建
关林、关圣与关公文化——兼论关公信俗之古今流变
关林正月春祭与庙会的演变
关于“关公信俗”的一点思考
河洛地域关公信仰的在地化研究——以米村大庙为考察中心
华北地区关公信仰论略
客家人、闽南人根在河洛
洛阳关公信仰文化与关公精神
论关公信仰产生的原因
略论客家人的关公信仰与崇拜
漫谈关林庙会
明代洛阳关羽崇拜的演变
浅谈洛阳关林“五月十三”民间祭祀风俗
浅议关公信仰的形成
清帝与关公崇拜
三教圆融与关羽崇拜
03 关公庙宇的建制
关林:世界最高级别的关庙及其
建筑色调上的丹青主题
封建等级制度在关林的影响研究
论洛阳关林联语五大特征及关庙联中的关公形象
洛阳关林《奉委重修关林记》碑记考
洛阳关林建筑中的民俗画赏析
洛阳关林景区战略定位与深度开发研究
浅谈北京历代帝王庙里的关帝庙
周口关帝庙与庙会文化初探
04 关公艺术的形态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差异研究——以关公形象为中心
《三国志·关羽传》考释四则
关公所持兵器真伪考辨
论当代影视文学中的关羽形象

下册
05 关公文化的传播
从古都洛阳出发——丝绸古道关帝文化探秘
从关公文化看河洛文化的深层影响
关公文化三疑
关公研究热点问题评述
关公信仰的海外传播溯源
关公信仰的儒学特征及传布广泛的原因
关公信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关公语言文化宣传策略研究
河洛文化对闽南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河洛文化与闽台姓氏浅析
论关公文化
论关公信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论关公信仰的几个维度
论关羽的财神形象
洛阳关林的定位及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交流的历程
略论金人关羽信仰的途径及原因——以金大定平遥《慈相寺关帝庙记》等石刻史料为例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关公崇拜调查报告
南丝绸之路关帝忠义精神的传播——以明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浅议关羽武财神的渊源
丝绸之路上的关庙与关公文化传播
忠义千秋论关公
06 关公精神的弘扬
传承关公文化以“诚信”践行日常生活
从《三国演义》看关公的诚信美德
关公“忠义”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诚信体系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关公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公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
关公文化对当代市场经济伦理的影响
关公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启示
关公文化精神与商业道德刍议
关公文化内涵的形成与价值
关公文化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公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价值之关系——兼谈关公信仰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文化环境
关公文化与商业信仰的统一
关公文化中“义”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关公文化中“义”及社会伦理道德构建
关公文化助力国际名城
弘扬关公文化,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新风尚
弘扬关公文化的现代意义
弘扬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建设
敬业诚信,有所为有所不为——关公精神时代内涵摭议
论关公精神的共同体价值
论关公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关公信仰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论关公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论弘扬关公文化的现实意义
民国救亡热潮中的关公崇拜论析
浅论弘扬和发展关公文化——以湖北当阳关陵为例
试论弘扬关公文化的现实意义
义——关公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