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家族概况
一、林巧稚家族祖籍
就我的祖籍,有学者发表文章,说是由同安琼头传到厦门市原禾山区湖边社的。对这个说法,我自己心中也没有底,所以一直以来既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形成了一个“悬案”。
上世纪末的一天,我的八叔林振民(林巧稚的弟弟)约我到湖边家中,一见面他就对我说,同安琼头林家来对宗谱对不上,我们的家族可能不是从同安琼头传来的。我问,“湖边的居民绝大多数是姓林的,我们这支林姓是否跟他们同源?”八叔说,也不同。祖籍的不明确,让我心里有点惶惶,于是产生了要找家族源流的念头。八叔给我一张纸,上面记着我们家族“文章资国本,忠孝振家声,世德维谋远,谕生为庆荣”的二十字昭穆。昭穆也就是辈分,族人命名时,依其世次取昭穆中的一个字作为名字的首字,以这种方法来区别宗族中的长幼辈分。昭穆不同,即非同源。闽南人习惯把昭穆叫字行。八叔还嘱咐我说:“要记住,我老了,你还年轻,找家族源流的事就交给你了。”我找不到切入点,搁下好几年。有一天,我对儿子林山海谈到这个事对我的困扰。他从电脑里检索到许多地方的林氏字行,发现安溪的林氏字行跟我们家族的很相似,因此再次激起了我寻找家族源流的欲望。
寻找家族源流前后有十多年。记得有次在厦门大学同学聚会上,林荣钱学长介绍,他的家乡南安市成立了“武荣(南安的古名)殷比干文化研究会”,每年出版一本《比干文研》的集子,内容都是林氏族人的古今信息,我请求给我几本。林荣钱学长及其子林建龙先生前后两次到厦门把《比干文研》的集子送给我,共十来本,我慢慢找到解开家族源流之谜的门路。我认真细心地研读里面的每一篇文章,发现《比干文研》第四辑第53页有泉州市政协原文史委副主任林昌如写的《三堡林氏初考》的文章,文中写到南安榕桥三舍桥林氏:荣高公是三舍桥始祖,荣高公生二子,桥头、楠桥。当我看到“桥头”二字,内心激烈跳动,突然觉得自己一直在努力寻找的东西就要出现在眼前。接着看到三舍桥林氏字行有“文章资国本”五字,我内心再次激烈跳动,苦苦寻找的林家族源终于初见端倪。从林昌如文中得知,三舍桥林氏于1944年修宗谱,我在想,如果能够拿到三舍桥林氏宗谱是不是就可以解开我家族源流的结呢?无论如何我是要尝试一下的,我请居住在泉州的侄子林禾禧(泉州中医院原副院长)想办法到三舍桥借阅林氏宗谱,林禾禧又拜托朋友林亚立先生与陈继川先生,其间做了许多工作,终于拿到三舍桥林氏宗谱。其间,我曾写一封信由林荣钱学长转林树丹先生(《比干文研》刊物主编),请求帮忙寻找林巧稚家族的根。林树丹,当时是泉州商校副校长、副书记,每一次他都认真地看我的信并且给我回复。他说要寻根,有三点。第一,辈分要对起来,就是昭穆要对起来;第二,现在提的祖宗是从南安三舍桥到厦门,怎么去的,要串成一条线;第三,将来要从第一代、第二代到现在这一代,一代一代衔接起来。
P1-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