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百十萃英核学路--兰州大学核学校友访谈录
0.00     定价 ¥ 6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11059354
  • 作      者:
    编者:吴王锁//杨毅|责编:刘爱华
  • 出 版 社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65年来,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始终不忘“铸剑强国,核以道和”的初心和使命,赓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对标学科前沿,主动聚焦国家需求,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理工结合,军民融合”,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向涉核企、事业单位输送了4000余名优秀毕业生,取得了诸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我国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我国重要的核学科人才培养中心、科技开发中心和合作交流中心。 本书将部分曾经或仍在学院工作、学习的老师、同学的采访谈话编辑出版,就是为了以共同的记忆凝聚校友,传承发扬兰大核学优良传统,激励兰大核学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开创新时代兰大核学辉煌。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为纪念兰州大学诞辰110周年,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60周年所编。60年来,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始终不忘“铸剑强国,核以道合”的初心和使命,赓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对标学科前沿,主动聚焦国家需求,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理工结合,军民融合”,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向涉核企事业单位输送了4000余名优秀毕业生,为我国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书将曾经或仍在学院工作、学习的老师、同学的采访谈话编辑成册,为学校110周年华诞添彩,也为凝聚校友,传承、发扬兰大核学优良传统,激励兰大核学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展开
精彩书摘
廖常庚
我的兰大岁月
时间:2014年12月26日
地点:兰州大学档案馆办公室
人物:廖常庚
访谈人:王秋林
摄像:红叶
文字整理:陈闻歌 贾天聪
访:廖老师您好。档案馆开展了“萃英记忆工程”。请老先生、老校友讲一讲在兰大学习、生活、工作的经历,作为历史资料在档案馆保存。今天请您做一些回顾。
廖:我今年82岁了。我是1952年在川南地区集中考试、选派,然后由西北军政委员会派人来接并送到兰大的,和胡之德校长他们同年级。1952年我来的时候正好是宝兰铁路刚刚通车。那时候坐汽车从成都到宝鸡走了一个礼拜,再从宝鸡坐火车过来。当时是建国初期,特别需要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大概是中央统一安排的,有宣传说我们是来开发大西北的。
我们进校的时候还没有核物理专业。兰大基础条件很差,但是教师很尽力,课上得很扎实,在我们1952级上学以前,学生很少,一个班就是两三个人。我们这个班是全国招生的,有30个人。大部分来自四川,其余来自陕西和甘肃,上海有一人。还有些是来自部队、机关的调干生。来了以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但是老师很尽力。那时候是学习苏联,把翻译自苏联的《普通物理》作为教材,保证了教学质量。厚厚的三本书,方孝博先生、丁柏岳先生硬是把它讲下来了。后来,高等数学是马元鹏先生教的,他很认真,课讲得很好。理论力学是王定百先生讲的。后来北京大学派来了一些研究生,电动力学是曹吕奇讲的,他后来回北大了。徐躬耦是1955年来的,量子力学就是他讲的。他是学理论的,从英国回来的博士,推导公式不看讲稿,板书写得很整齐,口齿很清楚,课堂笔记整理后就可出版。所以我们普通物理、四大力学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因为没有专业师资,就是王雅儒先生从吉林大学学习回来,教了我们一点金属物理。安排了金工实习,车、钳、铣、刨,还开了机械制图,这都与理科关系不大,但对我们后来参加工作、开展科研很有用。研究中需要什么东西,自己就可以画图、加工、制造了,这是很好的。还有就是毕业后到外地实习,我是到沈阳的光学机械研究所实习的,这都是特殊待遇。当时的学习条件不是很好,但是环境安静,学得还是很踏实。我毕业的时候还得了优秀生奖。
访:您刚才讲的条件差,主要是指什么?
廖:那时候住房条件差,住的平房,没有暖气。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房间,要住十几个人。当时上海来的一个同学,因为没有暖气,没有抽水马桶,就走了。我们洗澡没有浴室,露天搭个棚子,从一个大锅舀盆温水,把衣服一脱,热水一冲,肥皂一打,热水再冲,穿衣服就走。三九天都是这样的。当然那时候也有好的啊,住的不要钱,每个月有伙食费17块,所以吃得很不错的。我每个月还有3块钱的助学金。其他家里困难的有7块钱。那时候学校是在萃英门,最有名的就是至公堂,还有个大礼堂,就是主要的建筑了。还有个3层的学生楼,是高年级同学住的,我们去了以后就住平房。我是物理系的学生,毕业以后就留在物理系工作了,算是助教。在中级物理实验室工作,一个人负责安排和指导实验。那个时候我们毕业生的工资是73块,当时南方工资是40几块钱,有地区差异。现在是南方比我们高近两倍。
访:您曾经有到苏联留学的经历?
廖:1958年有个留苏的机会,是派学生到苏联学习的一个计划。那时候中苏关系已经很困难了,大概科学院系统和国防系统出不去,就从高等学校派点人去。经过俄语考试就把我选上了。1958年10月到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班学习。本来应该半年后就去的,但是关系很紧张,总是联系不通,等了差不多一年。直到1960年3月,那个时候留苏预备班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其他人到苏联去都是成批去的,我是一个人乘火车到莫斯科去的。被安排在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核研究室学习。导师还是一个名人,诺贝尔奖获得者,通讯院士弗郎克,他当时还在莫斯科大学兼核物理教研室的主任。我去了以后就是考试。核物理考试,给了本书,我就看。考试通过后,把我派到莫斯科大学去学核物理实验。但这个时候中苏关系越来越困难了,他们不让我们接触核研究项目。多次争取无效,所以我学了近3年以后,经报告批准就提前回来了。半年后全部留学生都被撤回国。回来的时候,他们说要不要给你开个证明,我说不必,证明也没有什么用,没有要他的证明。因为没有参加研究工作,也没有答辩,所以没有学位。回来以后教育部还是承认的,专门发了个证明文件,认定研究生毕业。但是,学校仅把文件转给我,并没有认这个东西,职称工资都较同级教师低一级,因为调级提薪时我不在国内。
1964年回来以后就到现物系。那个时候唯一的设备是台电子管的高压倍加器,110KV,很大,有3层楼高。维护运转很难,经常出毛病,基本上没怎么用。实验核物理教研室负责人是一个年轻教师,叫李仁和。后来到教育部去了,当过发展规划司的副司长。我到岗后就让我主持实验核物理教研室工作。现物系刚建的时候,人不多,学生也不多。
展开
目录
廖常庚 我的兰大岁月
陈励权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辛文达 祝兰州大学早日成一流大学,培养出顶尖人才
徐躬耦 萃英大先生——核物理学家徐躬耦
郑卫汉 把青春献给祖国,向科学进军,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孙别和 毕生心血加速器,志坚行苦核学路
陶祖贻 兰州大学现物系的艰难起步
朱介鼎 我的兰大岁月
车登科 支援西北,奉献终身
程平山 兰大成就了我
张承理、马玉霞 我们的兰大记忆
董长发 地质工作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尖兵,而化学工作者是尖兵的眼睛
苏桐龄 兰州大学研制中子发生器及其地位
王顺金 缘起核物理
赵爱民 我的兰大记忆
姚培珍 我向母校看齐
秦理斌 背负历史,传承文明
李玉忠 我记忆的核学精神:和谐、坚守、奋斗
詹文龙 做好从“跟着走”“一起走”到“领着走”的转变与储备
吴王锁 “核以道和”
姜山 我在兰大的时光
任中洲 感念母校,难忘师恩
陶炳海 年轻人要大胆,不懂就要学
李炳毅 我与兰大现物系
王铁山 对教育的一点思考和实践
李燕 我和我的大学
吴维学 不越沙丘,怎见绿洲
朱纪 不忘母校培养情
冯治库 立志于道,见贤思齐
李公平 朝花夕拾,我的教学科研工作
胡碧涛 探微索隐,桃李满天下 落叶归根,春晖遍四方
夏佳文 一生做好一件事
曹本红 兰大培养了我的韧性
姚泽恩 践行理想信念,坚守科研事业
边海 回忆兰大教育,期望学院发展
陈熙萌 团结一心,更上一层楼
李卫东 回忆兰大教育,期望核学发展
张生栋 我从兰大出发
杨永平 坚守风雨核学路,不忘追梦赤子心
张锦 在团队中成长
褚泰伟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玉红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芬芳核学,桃李争妍
王祥科 从兰大出发,从学生到老师
张丰收 做学生的指路人
郭治军 立足实际,坚持特色
丁有钱 我的兰大印象
张鸿飞 敏于求知,砥砺前行
丁宝卫 栉风沐雨核学路,砥砺前行守初心
张红强 不忘初心,以“核”作业
邵剑雄 科研就是“打仗”
龙文辉 岁月如歌,初心不改
杨晓菲 从量变到质变
祁晓红 学科建设——稳扎稳打是关键
李兴业 打造高平台,支撑再发展
杨毅 紧贴国家目标,服务地方经济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