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民之子陶行知(精)/陶行知学文库
0.00     定价 ¥ 144.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2291763
  • 作      者:
    作者:周洪宇|责编:张怀东|总主编:周洪宇
  • 出 版 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阅读本书,可以让读者真切触摸到一个集教育家的慈爱、学者的渊博、政治家的气魄、社会活动家的能量、诗人的豪放于一身的栩栩如生的陶行知,尤其是他那“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的精神品质,感天动地,无疑是对人的精神的洗礼。本书展现了陶行知伟大的教育思想,坚强不屈的民主斗士风貌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他的开拓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精神,对处于社会大发展时代的我们仍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
展开
作者简介
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教育史、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研究,著有《教育公平论》《教师教育论》《教育史学科的重建》《学术新域与范式转换》《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等26种专著,主编出版《中国教育活动通史(八卷本)》《教育史学通论》《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研究丛书》等,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近300篇。研究成果20余次获教育部、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所颁国家图书出版奖,“三个一百”学术愿创奖。2017年入选中国“当代教育名家”。
展开
内容介绍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是由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转变而来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本书为陶行知的人物传记,通过四十多万字的文字,生动、翔实地记录了陶行知从贫寒之家起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逐步成长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的经历。同时,本书着重刻画了陶行知“人民之子”的形象,突显了其作为人民教育家的特点,是一部较为全面且权威的陶行知传记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家世背景
出身贫寒
陶行知原名陶文溶,字世昌,1891年10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的一个贫寒家庭。他有一姊一妹:姊名宝珠,幼殇;妹名美珠,又名文漠。
陶行知的父亲名长生,字位朝,号笑山(筱山),粗通文墨,为人厚道,原在休宁县万安镇经营亨达官酱园。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人侵和洋货倾销,农村的自给自足经济每况愈下,百业萧条。陶家家境困难,陶父只得将酱园出顶给曹氏亲戚,回故乡黄潭源村种田务农,卖柴卖菜。陶行知的母亲曹翠仂,除种田务农、操持家务外,还替人缝补浆洗做佣人。
陶行知乳名和尚,这是因为他有一个姐姐幼年夭折,陶父鉴于人丁不旺,出于迷信观念和民间习俗,想让陶行知寄于沙门,荫佛长寿,故取乳名和尚。同时,也是因为他小时候为省事起见头发常常被母亲剃得光光的,村里人都叫他“小和尚”。陶家那把剃刀,用过三代人,遂有“一把剃刀剃三代”之说。陶行知把母亲使用过的剃刀视为最可纪念的传家宝。母亲逝世后,他曾作诗一首:“这把刀!曾剃三代头。细数省下钱,换得两担油。”
由于家境贫寒,陶行知自幼便饱经世故沧桑,深知农家疾苦。十一二岁时,他就成为家中的半个劳动力,每天和祖母一起绩麻,跟母亲一起种菜,随父亲一起砍柴、卖柴和卖菜。他平日接触的大多是贫民,一直生活在贫民社会环境中,对劳苦大众无比挚爱,对有钱有势者则极为鄙视,自幼便形成了亲民、爱民、为民、救民的思想。
当时,歙县西干十寺有两个当家和尚勾结官府,鱼肉人民,利用宗教,作威作福,强奸妇女,并以宣扬佛教为名,沿西干山坡修建18座佛龛,强捐恶索,惹起众怒。陶行知激于义愤,与同学朱家治等人,把西干沿河的木雕菩萨全部摔人河里,并质疑说:“佛心何在?”还告诫小和尚不要为虎作伥,应修善宁人,方是佛门本色。可见他自小就有一种强烈的正义感,这是他日后亲民、爱民、为民、救民的思想起点。
徽州府与“徽骆驼”
陶行知的故乡歙县,旧属徽州府,在安徽省南部。徽州全境多为山区,虽风景秀美,但山多地少,土瘠民贫,全年生产的粮食仅够当地居民三月之需。因此,为了生存,徽州人大多离乡背井,外出经商。他们多以小生意起家,吃苦耐劳,积累资金,逐渐扩大势力,有的竞成为富商大贾。徽州人以善于经商闻名全国,甚至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意指一个地方只要徽州人进来,就开始设店经商,把小村落变成小市镇。徽州人特别能够吃苦耐劳,富于开拓创业精神,人称“徽骆驼”、“绩溪牛”。陶行知自幼便深受这种精神的感染,萌生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意识。
徽商与徽州文教
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徽州商人十分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徽州地区的学习气氛格外浓厚。孩子们从小就要进各类塾馆读书,接触儒家经典。许多徽商都是或“先儒后贾”,或“儒而兼贾”,或“亦儒亦贾”,或“先贾后儒”。由于徽商具有这个特点,因而他们在商业竞争中,具有“权低昂,时取予”的洞察能力,容易发财致富,并易于与政界官场建立密切联系,为进一步扩大势力创造条件。
与此相关,徽州人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兴建各级各类学校。自明初起,各乡创办社学,徽州六县共有社学394所。及至清朝康熙年间,发展到512所。嘉庆以后,社学渐衰,私塾又起。“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徽州的书院也有相当发展。从北宋到清末,徽州六县共建书院70所,其中宋建18所,元建6所,明建34所,清建12所。明清时期,徽州宗族还普遍实行资助学员的宗规家法。《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八《许氏家规》规定:“凡逼族人子弟肄习举业,其聪明俊伟而迫于贫者,厚加作兴,始于五服之亲,以至于人之殷富者,每月给以灯油、笔札之类,量力而助之。”
徽商拥有的雄厚经济实力与徽州甚为发达的教育事业,导致徽州地区的文化学术在明清时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地域性哲学、经学、医学、绘画、戏剧、建筑、雕刻、盆景等专业性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相继衍化为自成一体、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派别。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班徽调、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徽派篆刻、徽派盆景等,无不享有盛名,著称全国。尤其是徽派朴学,在清代学术史上力压群芳,影响深远。徽派朴学的创始人为婺源江永,他一生从事教育与著述,学问渊博。江永的高足戴震是徽派朴学的集大成者,其治学“长于分析条理,而裁断严密,每获一义,乃参互考之,往往确不可易”。继戴震之后,黟县俞正燮,歙县洪榜、凌廷堪、汪莱、程恩泽,绩溪胡匡衷、胡培翠、胡春乔等,都是清代学术界出类拔萃的著名学者。徽派朴学代表了清代学术的最高成就,其学风集中体现了清代学术尚实、求实的特点。
P1-3
展开
目录
一、家世背景
出身贫寒
徽州府与“徽骆驼”
徽商与徽州文教
孩提岁月
二、教育经历
乡村私塾的传统启蒙
内地县城的西式洗礼
繁华都市的现代文化熏陶
世界教育中心的留学深造
哥伦比亚大学
三、爱情、婚姻与家庭
父母
姐妹
第一任妻子汪纯宜
四个儿子
第二任妻子吴树琴
四、社会交往
前辈
师友
弟子
五、教育改革
提倡高等教育革新
主持全国教育改革
开展平民教育运动
发起乡村教育运动
组织普及教育运动
推动战时教育运动
推动民主教育运动
六、办学实践
晓庄师范
山海工学团
育才学校
社会大学
七、教育学说
思想来源
形成与发展
基本范畴和三大命题
根本原则
具体主张
性质与特征
历史作用及其现代价值
八、文艺新风
大众诗人
大众教育小说家
现代杂文家和散文家
音乐大众化的健将
大众戏剧家
大众美术的倡导者
九、文字改革
提倡新文字改革
推动大众语文运动
十、新闻出版
主编《新教育》、《新教育评论》
创办《乡教丛讯》、《乡村教师》
主办《生活教育》、《大众教育》等
就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
创办《平民周刊》
编写平民读物与创立大孚出版公司
支持进步报刊
十一、新图书馆运动
倡导成立图书馆教育委员会
促进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
筹设教育图书馆
提倡流通图书馆
十二、科学普及
倡导科学教育
推动“科学下嫁”运动
出版科普书籍
十三、民主之魂
政治理念的转变
民主活动的展开
十四、伟大人格
爱满天下
乐于奉献
炽烈真诚
刚毅品质
求真务实
开拓求新
陶行知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