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乃上乘之作
明朝于1368年建立,1644年灭亡,传十六帝,存在二百七十六年。记述明朝历史的正史,是清朝编纂的《明史》。同博学城十小
《明史》是“二十五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修撰时间最长的一部史书,前后长达九十四年。《明史》以编纂得体、史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学界所称道,被认为是五代以来水平最高的一部史籍。
1645年,清朝顺治皇帝刚刚进入北京,屁股还没坐稳,就在汉族大臣范文程、洪承畴等人的建议下,急着下发诏令,设立了明史馆,选定学士詹霸等十一人为纂修官,开始修撰《明史》。
当时,清军入关占领北京不久,明朝在南方的势力还很大,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军也在与清军对抗,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战火之中。在这种环境下,修撰《明史》显然不合时宜,也不具备条件。
清朝之所以在人关之后就匆忙宣布修撰《明史》,是有其政治目的的。一是以此宣告明朝已经灭亡,清朝属于正统;二是借机笼络一些汉族官员和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一种情感上的寄托。由于不具备条件,明史馆成立三十多年间,《明史》的修撰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也收集了许多史料和档案,为修撰工作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
到了康熙时期,康熙皇帝铲除权臣鏊拜,平定三藩之乱,巩固了统治,全国局势稳定,修撰《明史》才真正摆上议事日程。
康熙皇帝雄才伟略,有深厚的汉学修养,也重视修史。1678年,康熙诏征博学鸿儒,选取五十二人参与《明史》修撰。修撰阵容庞大,人才济济,著名的有万斯同、朱彝尊、尤侗、毛奇龄等人,都是享有盛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这些博学鸿儒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大量史料进行核实甄别,去伪存真,精心撰写,经过许多人五十多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完成了《明史》初稿。但康熙帝已经去世,没有形成定稿。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组织一批史学家和文学家,对《明史》初稿进行修改,由内阁首辅大臣张廷玉任总裁官。又经过几年考订和修改,直到1739年,乾隆皇帝亲自审阅了书稿,《明史》才定稿刊行。
这样,修撰《明史》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前后用了九十四年时间,即便从1678年正式撰写算起,也长达六十一年。所以,《明史》是耗时最长、耗力最多的一部史书。现在《明史》题为张廷玉等撰写,实际上是一大批学者长期共同努力的成果。
《明史》体量庞大,内容丰富,共有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其卷数仅次于《宋史》。《明史》修撰时间之久、用力之勤、记述之完善,均超过从前的史书,得到后世广泛好评。
《明史》的一大特点,是尊重史实,不完全以明朝的原始资料为依据。明朝与其他朝代一样,也留下了大量原始资料和档案,如《明太祖实录》等。这些原始资料,一般可信程度较高,但涉及皇帝、皇族和一些重大事件时,往往也有一些隐瞒、歪曲和美化。《明史》的修撰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原始资料进行考证、甄别,再参考其他史料,力求更加符合历史真实。《明史》修撰用时较长,有时间、有条件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当时,参考的地方志就达三千多册。所以,《明史》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记载,可信度是比较高的。
《明史》在编纂体例上也有特点,本纪所占比例不大,记载也不繁杂,但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列于全书之前,作为全书之纲,使人在阅读这部史书时,首先了解到明朝时期的总体概况,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因此,本纪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另外,《明史》体例严谨,编排紧凑,叙事清晰,语言简洁流畅。《明史》用时较长,考证仔细,错误之处不多,是一部人们公认的较高水平的史书。
《明史》也有缺陷,主要是对明末农民起义持否定态度,对南明政权记载简略,对《五行志》的编纂有些缺漏,有的传记过于烦冗等。
《明史》一经面世,就得到人们认可,广泛流传。人们都认为,该书价值较高,因而很少出现其他有影响的明朝史籍。
可是,由于造纸和印刷业已经十分发达,明清时期的野史笔记泛滥,有些野史为了猎奇和吸引人们眼球,编造了大量离奇故事,对后世影响很大。
比如,人们都知道,朱元璋得到天下以后,大肆屠杀开国功臣送鹅肉毒死徐达,火烧庆功楼,把功臣们全部烧死。这个说法,就来源于《翦胜野闻》《龙兴慈记》等野史,而《明史》并无记载。这个说迭更与事实不符,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们,多数病死,也有不少被朱元璋处死,但没有一个是被烧死的。
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