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津传(海晏河清看津门)(精)/丝路百城传
0.00     定价 ¥ 9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9133140
  • 作      者:
    作者:徐凤文|责编:蔡莉莉
  • 出 版 社 :
    外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徐凤文,1965年生于天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城市作家,知名策展人,百部书房创始人,民国故事会主讲人,出版《民国风物志》《中国陋俗》《黔东南意象》《寄往童年的风筝》等文化读物,央视《远方的家》《书迷》及东南卫视《中国情书》等节目主讲嘉宾,长期致力于天津故事的讲述、写作,并主持策展民国物语、张家老爹的理想国、北疆博物院、大渔北塘等文旅场景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天津传》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的重要作品。天津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天津传》从天津的历史落笔,记录天津与丝路千丝万缕的历史与生活联系,以及它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南北粮绸北上的码头、五大支流汇合的河海要冲、最大人工深水港;通商口岸、租界与历史遗迹;泥人张、杨柳青、相声,铺演热气腾腾的俗世悲欢……一本书,一座城,这里是天津。
展开
精彩书摘
  《天津传:海晏河清看津门》:
  天刚透亮时,有人拎着铁壶来买水了。掌柜的抄起一把大舀子往热锅里舀水,再灌入铁壶之中。买水的人拎着满当当的铁壶走了,塞给掌柜的一个水牌。就这样,老城里水铺忙碌的一天开始了,还有些住在附近的熟客陆续走了进来,有的还带着鸡蛋,用开水冲了喝。早年间,天津人一般早晨起来不点炉子、不做水,想喝热水,或者泡茶招待客人,直接到水铺买开水,熟悉的小铺和邻居日常都备了水牌,不熟悉的给现钱也可。
  那个年代,在天津的任何一条街上都能看到挑水或者推着水车的水夫。虽然毗邻大河,但城内却没有饮用水源,明代军卫开凿的几口井水到清代初年就已荒废。清朝顺治年间,卫城内依然不见水井,衙门里设水窖,居民饮水都得到城外的河里挑水,生活极为不便。其他北方地方水井打出来的水,清甜甘冽;天津虽然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但大多是卤涩的咸水,因此大多数井水日常盥洗尚可,偶尔遇到几口淡水异常宝贵,多被冠以“甜水”美名。位于三岔河口以下河段的海河水因受潮汐影响咸涩难喝,北运河泥沙含量过高,只有南运河的水源情况尚可,因此大多数水铺用水多取自御河之水。天津人习惯把南运河叫御河,御河水甜,海河水咸。上世纪80年代引滦人津前本地人谑称天津有“四大怪”,其中“自来水能腌咸菜”说的就是海河水质。与我同龄的许多天津娃娃,如果不是小时候喝着自来水长大的,长期会被“四环素牙”困扰,1982年进京上大学第一次打开水龙头发现北京的水清凉甘甜,心里着实大惊小怪了一番。
  当海河退潮时,河水又将大量的冲积物倾泻人海,海河水呈现一种黄中带红的颜色,这使海河的水质泥沙混下、咸甜不分。从河边挑回来的海河水,不仅咸甜不分,倒到水缸里还是一大锅泥汤子。在没有使用明矾之前,大多数人家要等河水沉淀澄清了才可以饮用,讲究些的,要烧开水。过去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周边的乡下,都有挑水为生的人家和供应开水的水铺。涨潮时无法挑水,有些靠近河边的地方,就在河岸附近挖一个土坑,涨潮时河水漫过水坑,落潮后河水自然就落在了蓄水坑中。天津虽然是九河下梢之地,却无法享受“靠水吃水”之利,饮用水历来是困扰官方和民间的老大难问题,过去天津人经常用“吃喝困难”来形容生活不易,就是这个意思。
  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更倾向于饮用冷水而不是烧开后的热水,并用这些冷水制造成各种西式的饮食。但在天津开埠初期,许多外国人却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总要反复地提醒中国仆人“先把水煮开”,他们担心浑浊的生水容易滋生霍乱的细菌。
  为了解决租界饮用水问题,工部局甚至论证过用刚开通的唐山到天津的铁路罐车运水的成本造价。1883年6月29日,当直隶总督李鸿章亲手打开上海自来水厂供水闸门,惊喜地看到浑浊的黄浦江河水在沉淀池里变得清澈,但回到天津之后,却发现同样是从潮汐河中取水,黄浦江涨潮之际取水可避免水源污染,但海河干流取水无论潮水多大也无法减少污染物。
  在1898年英租界自来水公司铺设管道之前,那些住在租界里的外国人大多采用明矾过滤的方法解决日常吃水问题。先把有些浑浊的海河水倒进半人多高的陶土水缸里,用融化了的明矾在表面反复搅动,让水里的泥沙沉淀到缸底,再用一根顶端带有气孔的细竹管插到缸底,将这些泥沙吸附出来,再将水烧开或者过滤以供饮用。也有人尝试过开凿井水,但这些井水含硫太多偏于苦咸,并不适宜作为日常的饮用水源。
  当《京津泰晤士报))持续不断地讨论如何解决天津供水问题之时,经过一年钻探尝试的法租界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深层地下水源。1895年的霍乱之后,也有人怀疑海河水作为自来水的水源是否合适,直到后来沿河的水塔、泵房、过滤池和沉淀池陆续建了起来,一些外国人才打消了对海河水源的顾虑。直到1899年1月1日新年来临之际,经过4年多筹备、论证和建设的天津自来水厂终于开闸放水,这是天津第一套现代工业化的供水系统,消防和街道公共清洁用水依然使用未经过滤的海河水。
  在天津设卫筑城500年后,从1903年3月开始,一家由美国人、德国人、荷兰人和中国人合资成立的济安自来水公司开始向天津城区供应自来水。这家水厂建于乾隆年间名噪一时的水西庄旧址,周边为西北角回民聚居区,水厂的大部分中国员工为回民。当这些曾经以漕运、贩卖为生的回民拿起镐头在已经拆除的城墙马路上挖开地面时,他们可能还没意识到,这座始建于1404年的卫城从喝水问题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历程。至1910年代,自来水公司的管网已经遍布老城中大多数主要街道和关上关下、官南宫北等商业区,但除了少数的天津大宅,伸出地面的自来水龙头大多并不是在居民的家里,而是竖立在街角,只有买了水票才能在水龙头下接水。后来,自来水公司将分水和收取水票的工作交给水铺管理,但依然阻止不了挑水夫私下将自来水与河水混在一起的恶性竞争。无奈,自来水公司只能采取阶段性降低水价的价格战,但也只是有些局部效果。不仅是自来水,这样的冲突还在后来修电车、建商场等一系列新事物的引进过程中持续发生。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他们如何来到天津
“到直沽里上船过海”
“外国人怎么能够未经陛下许可就进入皇城呢?”
“这个地方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的沿海城市”
“当我们靠近天津的时候”

第二章 天津的历史序曲
元蒙口的运粮船
酸枣林的暴风雪
直沽口的康里军
蒙古国的海盗船
海河边的盐坨地

第三章 天津卫基础底色
明代天津的沉寂
诗书第一的天津梅家
天津何以连升三级
“四城穿心大鼓楼,繁华热闹地窄人稠”
老城繁华的浮沉

第四章 潮汐起落的地方
渤海湾的潮汐
水汽缭绕的开洼地
十里村爨玉粒香
成味儿的河水

第五章 贸易打开的口岸
转卫,一夕潮来集万船
随船,官家货少私货多
大沽海口的铁锁链打开了
南方的红头船来了

第六章 东西方的竞技场
1860年,天津开埠第一年
1870年,河楼的火焰
1888年,天津的划时代
有一件大事在酝酿着

第七章 多么奇特的城市
天津全球化的试验
天津为什么没有外滩
“紫竹林怎么样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第八章 河北新区的回声
袁世凯开创的“天津新世界”
“中国街道只有这一带比较有气派”
丁丁当当的银元声
天津北站的匆匆过客
……

第九章 海河边的英伦格调
第十章 “五大道”的纸牌屋
第十一章 梨栈、花园和洋场
第十二章 花街、阴谋、日租界
第十三章 枪炮、德国与小白楼
第十四章 浮桥、粮店与奥租界
第十五章 隐居、广场与异托邦
第十六章 河东、仓库和工厂
第十七章 那个摩登、时尚的都市
第十八章 天津老味岁时风物
第十九章 天津城市精神肖像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