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河水侵开封城的环境史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57050
  • 作      者:
    作者:吴朋飞|责编:王媛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城市环境史是中国环境史研究亟待深耕的重要领域,本书在借鉴西方城市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以黄泛区典型受灾城市开封为案例进行具体实践。立足于黄河泛滥的历史背景,围绕人群社会对灾害的处理活动,通过对因河患引起的城市形态、迁城之议,因河患兴起的镇河铁犀、大禹庙等的专题研究,探讨黄河泛滥环境下城市发展的变化过程,凸显不同人群处理黄泛灾害的思想观念,展现“城市-人群-黄河”三者之间不断斗争与适应的互动过程,厘清人群社会在创建人居环境时的家园营造史及营造经验。 本书可供从事历史学、地理学以及城市史、环境变化、黄河研究等领域的相关人士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章 绪论
**节 研究意义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场所,更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但究其本质则是人-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在中华文明发祥、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她又以“善淤、善徙、善决”的个性而著称,是全世界*难治理的河流之一。据统计,从春秋时期周定王五年(前602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达1593次,较大改道26次,重大改道6次。⑥历史上黄河的每一次决口、泛滥或改道,洪水泛溢会淹没大片土地,并波及泛滥土地上的城市。黄淮海平原上众多城市在黄河泛滥环境下因*特的区位、特殊的地位而产生不同的发展轨迹和路径选择,是开展黄河流域人-城-环境复杂耦合关系的重要样本。
  开封地处黄淮海平原腹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全国*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与演进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黄河洪水曾7次泛滥进入开封城内,其中公元前225年和1642年的两次河患直接导致城市毁灭,开封是黄泛平原上深受黄河影响*为深刻的城市之一,是探究黄河变迁、城市演变与人群活动的理想区域。本书通过学习西方城市环境史的理论与方法,以近代之前中国农耕社会的典型城市发展为线索,立足于黄淮海泛滥平原黄河变迁的环境背景,将灾害、人群与城市相结合,重点探讨典型黄河入城灾害事件中人群社会对灾害处理的众生相。希冀通过以开封为案例的黄泛区城市环境史解读,切实厘清人群社会在创建人居环境中面对机遇和挑战的家园营造史和营造经验。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现状评述
  一、国外城市环境史研究
  20世纪末期,新兴的环境史成为继政治史、经济史、社会文化史之后西方历史编纂学的第四大类型,是当前国外现代学术研究的新思潮。环境史研究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推动,约在20世纪60—70年代率先在美国产生,之后传到欧洲各国,以后又传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美国是当今世界环境史研究的中心,其环境史产生和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主要学术流派,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学科的研究现状。目前美国环境史学界,大致存在两大学术流派:一是以唐纳德 沃斯特(Donald Worster)为领军人物的农业生态史或荒野保护史研究,这是20世纪70—90年代该学科的主导研究领域,目前仍占主体地位,研究主题属于自然保护和资源保护的范畴,主要成果集中在环境政治史、环境思想史、环境变迁史及环境社会史四个方面。⑦一是以马丁 麦乐西(Martin Melosi)为领军人物的城市环境史研究,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成为一个相对*立的研究领域。⑧
  城市环境史的萌芽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是城市史学者*先关注城市环境问题,出现了一些以环境为研究主题的城市史著作。⑨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有不少美国学者关注城市环境史,诸如城市垃圾、城市卫生、城市污水处理等问题⑩,90年代以后成为美国环境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城市环境史研究是从美国开始的,这是包括欧洲学者在内的历史学界的共识。无论从理论发展、实证研究,还是从学者队伍来看,美国的城市环境史研究至今仍占据优势地位。11城市环境史是研究关于城市发展与城市人口受自然环境影响及影响自然环境的历史,美国城市环境史的几位领军人物所下的定义不尽相同,麦乐西在《城市在环境史中的地位》中指出,城市环境史研究城市的自然特征及其资源,与自然力量、城市扩张、空间变化与发展、人类活动各方面相互之间的影响,因此,这一领域研究城市的自然史、城市的建筑史及二者之间可能的交叉。12塞缪尔 P. 海斯(Samuel P. Hays)认为,城市环境史就是要关注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它如何为自然环境所影响。13乔尔 A. 塔尔(Joel A. Tarr)认为,城市环境史主要是关于“人工环境与技术对城市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的塑造与改变的历史,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城市及城市人口的历史”14。在环境史研究兴起之初,城市环境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但因为城市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城市化、郊区化所导致的环境变迁,城市中的污染、健康与公共卫生等问题,都意味着城市在美国环境史研究中不可能长期处于边缘地位”15。20世纪90年代,美国城市环境史的研究聚焦:城市与乡村关系、城市污染治理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不平等的环境权益。16其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类以威廉 克罗农(William Cronon)的《自然的大都市》为代表,着力于研究城市与内陆的关系,其研究模式的核心趋向是打破城市的边界,将城市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与其赖以生存的周边广阔腹地、乡村和荒野结合起来,以书写更具多样性的城市历史17;第二类以塔尔的《寻找垃圾的*终去向》和麦乐西的《城市垃圾》《卫生城市》为代表,着力于研究城市污染及城市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学者认为,麦乐西的《污染四溢的美国:城市、工业、能源和环境》、亚当 罗姆(Adam Rome)的《乡村里的推土机》等著作的出版,则昭示着城市环境史日臻成熟。作为研究郊区化环境后果的**部学术专著,《乡村里的推土机》将郊区纳入到城市环境史的研究范畴,对城市环境史也是一个有益的延伸。18
  另外,安德鲁 赫尔利(Andrew Hurley)的《环境的不平等》19、贾里德 奥尔西(Jared Orsi)的《风险都市:洛杉矶的洪涝和城市生态》、德夫拉 戴维斯(Devra Davis)的《浓烟似水》,以及年轻学者如凯尔曼(Ari Kelman)的《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城市:新奥尔良景观中的自然》、克林勒(Matthew Klingle)的《绿色明珠:西雅图环境史》、普拉特(Harold L. Platt)的《城市的震荡:曼彻斯特和芝加哥的环境变迁和改革》等则考虑公平因素,探讨哪些人能够从城市环境治理中受益。201994年罗森(Christine Meisner Rosen)和塔尔提出城市环境史的研究内容,至少分为四个维度:分析城市在时间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研究这些影响的社会反应,以及缓解环境问题的诸种努力;把建成环境作为人类社会演化于其中的物质语境的一部分,考察其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21这为今后从事城市环境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框架和重要的启示,如英国伊恩 道格拉斯(Ian Douglas)撰写的《城市环境史》22等。
  国内学者也非常关注美国城市环境史的研究领域,主要的研究有:2002年姜立杰考察了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工业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23,2006年孙群郎分析了美国城市郊区化的低密度蔓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24,2007年尚宇晨研究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水污染与联邦政府的治理,2007年付灿华分析了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城市污染及其治理,2014年董俊研究了19世纪中期芝加哥供排水系统的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2017年陈鑫研究了1880—1922年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城市固体废弃物政策25,2020年王佩琳研究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垃圾治理26,2022年朱蕾研究了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美国城市空气污染与治理27等。
  城市环境史研究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并不平衡。20时期70年代以来欧洲城市环境史整体的发展轨迹经历了三个阶段:①萌芽和酝酿期。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欧洲学者就城市污染、环卫基础设施、环境感知等主题出版了颇具影响的著作。②学科领域确立期。《环境与历史》杂志的创办(1995年)、欧洲环境史学会的成立(1999年)、*届城市环境史专题研讨会的举办(1998年,威尼斯),以及相关论文集的出版奠定了城市环境史作为环境史一大分支的重要地位。③蓬勃兴盛期。步入21世纪,城市环境史成为环境史学的热点。欧洲城市环境史研讨会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为该领域学者搭建起稳定的学术交流平台。28欧洲的环境史研究从一开始就对美国学者所热衷的荒野研究普遍缺乏兴趣,而非常重视城市和人工环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英国、德国、瑞典、芬兰等环境史研究起步相对较早的国家,这一领域的许多开拓者都很关注工业化及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英国城市环境史的研究主题与美国差不多,主要集中在城市固气液体污染研究、城市社会环境研究(包括城市公共卫生、环境法律、技术、医疗、住房等人类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所作出的努力)、城市内外即城市人工环境与周围生态的关系、城市环境观念等。29彼得 布里姆保考姆贝(Peter Brimblecombe)是英国城市环境史、工业污染史研究的开创者。2000年梅雪芹发表的《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初探》一文,是我国英国史学界**篇探讨英国环境问题的论文。30此后,又有学者关注到英国城镇污染与治理、城市环境观念、伦敦城市环境问题及治理等。31
  法国城市环境史的研究现状,包茂红、肖晓丹、高国荣等有过很好的介绍。32以城市环境史为主阵地的法国环境史有浓重的技术史色彩,现按照钟孜的论述33,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①从城市基础设施(如水环境、管网体系)及其代谢功能(如垃圾处理、供—排水系统)入手,考察人与环境、城市与周边的互动,安德烈 纪尧姆(André Guillerme)、萨宾娜 巴尔勒(Sabine Barles)和加布里埃尔 杜比伊(Gabriel Dupuy)是其主倡者;②围绕工业污染展开,以热纳维耶芙 马萨-吉波(Geneviève Massard-Guilbaud)、米歇尔 勒岱(Michel Letté)、托马 勒胡(Thomas Le Roux)、让-巴普蒂斯特 弗雷索(Jean-Baptiste Fressoz)和埃斯黛尔 巴雷-布古安(Estelle Baret-Bourgoin)等人的著述为代表。34其中,法国著名环境史学家代表人物之一热纳维耶芙 马萨-吉波女士擅长19和20世纪法国城市环境史和法国环境史学史,主要著作有《19世纪法国城市的工业污染:1789—1914》,合编《现代恶魔:欧洲城市和工业社会的污染》《城市和灾难:欧洲历史上对突发事态的处理》等。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言
**章 绪论 1
**节 研究意义 1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现状评述 2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框架结构 12
第二章 明代开封城平面布局与仿生思想 17
**节 开封黄河泛滥灾害述论 18
第二节 开封五重城垣的平面格局 21
第三节 开封卧牛城的仿生思想 27
第三章 黄河泛滥灾害与开封迁城之议 31
**节 开封七次迁城之议 32
第二节 道光开封迁城与保城之争 41
第三节 道光开封迁城之议的博弈生态 55
第四章 黄河泛滥灾害与明代开封镇河铁犀 60
**节 镇河铁犀为何物 61
第二节 明代镇河铁犀产生背景 68
第三节 清代以来镇河铁犀的流变 74
第四节 镇水神物的当代价值 81
第五章 黄河泛滥灾害与清代开封城寺庙变迁 85
**节 清代开封城寺庙数目与类型 86
第二节 清代开封城寺庙的变迁 93
第三节 清代开封城寺庙变迁的原因 95
第六章 黄河泛滥灾害与禹王台的建构过程 99
**节 千年的胜境:从吹台到禹王台 99
第二节 灾害的表征:禹王台的出现 107
第三节 文化的意象:禹王台的再造 116
结语 122
附录一 125
附录二 167
参考文献 172
后记 19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