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塞外之文殊族之学(孔源学术论文选)
0.00     定价 ¥ 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1341278
  • 作      者:
    作者:孔源|责编:于海冰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孔源的文章深沉而凝重,落笔之处从不随俗,在历史宏大的幕布下,追寻边郡留下的足迹,又从这里向西伸向西伯利亚、蒙古高原的腹心,讨论的问题如同问题所在的地域,宽广而辽远。

展开
作者简介

孔源(1985年11月8日—2021年11月13日),博士,曾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研究领域是早期近代欧亚史、中俄关系史、内亚研究等。在《俄罗斯研究》《国际政治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数十篇,主要有《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大众文艺里的苏修形象》《近代呼伦贝尔地区俄罗斯人经济文化区发展与形态》《清代以来达斡尔族跨兴安岭贸易及其地理基础》《从“dergi”一词看历史上满族政权崇尚东方的观念》等。2021年11月13日,孔源因心源性猝死不幸去世,年仅36岁。


展开
内容介绍
呼伦贝尔是地道的边郡,从这里向西、向北是俄罗斯、蒙古国,向东是大兴安岭与它屏蔽的松嫩平原、松辽平原,生活在这里的有达斡尔族人、满族人、蒙古族人、汉族人,还有俄罗斯移民,他们将自己的生活注入在这片土地,从卡伦到商道,从寺庙到牧场,鲜活而生动。孔源的研究,将我们带入一百多年前,也许更早的呼伦贝尔土地上。 作者孔源善于用不同语言文字的记载,去捕捉那片土地上的信息,并通过那里的人和事,勾画出远方的过往。孔源的文章,用他的视角观察到了呼伦贝尔草原极具魅力的时刻,并抓住了围绕寺庙构成的商业网络,将汇集在草原上的各个文化人群,蒙古族人、满族人以及俄罗斯人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记述的历史,呈现在他的文章之中,他希望用更多的证据找到这块土地的本色,并探寻这块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们,如何汇入到中国母体之中,并完成国家认同的历程。 孔源的文章深沉而凝重,落笔之处从不随俗,在历史宏大的幕布下,追寻边郡留下的足迹,又从这里向西伸向西伯利亚、蒙古高原的腹心,讨论的问题如同问题所在的地域,宽广而辽远。
展开
精彩书摘

自我意识之镜——俄罗斯文学里的高加索


引言

    从 20 世纪开始,文学领域的主流观念日趋接受文学自成体系的观 念,承认文学和现实生活不同,一切文学作品无论多么逼真,终归是一 个虚构出来的世界。美国文学批评家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 又指出,文艺复兴之后的文学则是一种自我塑造。文学一方面是对作者 自我的重塑,一方面又是社会、文化和作者自我相互交织作用产生的表现。换言之,根据这些理论,在阅读作品时绝不能把它仅仅看作是对客 观世界的感受和模仿,而首先要认识到文学中的想象空间不同于客观世 界。在寻找作品和生活的联系时,应该连接作者和生活而非作品内容和 生活,“有目的地将文字理解为构成某一特定文化的符号系统的组成部 分,进而打破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封闭的话语系统,沟通作 品、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内在关联”[1]。按照这样的观点,文学中具有普遍 性、具有历时性的重要意象或人物类型应当是文学研究的中心。

    然 而, 在国内 学术 界, 许多学 者似乎 还倾向 于早期 的“摹仿 论”“表现论”“反映生活论”,在分析俄罗斯文学作品中还是习惯于分 析主人公和剧情,然后从他们身上看到所谓历史和社会的真实。这样的 思想定式制约了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更深一步研究,比如有关俄罗斯浪 漫主义文学中重要主题高加索的总体论述就过于缺少。在近十几年的《俄罗斯文艺》上便只有皮野先生的一篇《高加索的俘虏们》尝试了从 全局角度探讨高加索主题,也尝试了从作者创作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但 是,他终归还是不离窠臼地把三代高加索俘虏看成了现实的反映,把作 者的动机更多地理解为对高加索实际的感知,最后在对当代高加索地区 人口买卖问题的忧思中结束了文章,对高加索的这种理解还是流于表面 和流于具象。

    事实上,高加索在文学中的内涵要比这复杂的多。首先,作为俄罗 斯人遇到的第一座高山,它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第一个精神和文化上边界 的概念。其次,高加索地势崎岖民族众多,山中也给了俄罗斯人最初的 为客感觉,给了他们借用他者目光重新审视本文化的机会。最后,高加 索山和象征着停滞时间的中东形象联系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回归历史的通道,这样一个高加索体现在文学中事实上也就是古典主义的温床。

对于文学家们,高加索在精神上的抽象符号意义要大于它的真实,在文 学中他们所写的高加索也在更大的意义上是一个想象空间。因此,本文 就将从文化塑造的角度来探讨一下高加索形象。


一、高加索题材的历史定义与发展

    要把高加索题材文学作为一个文学现象讨论,首先就要界定它的范 畴。以高加索为题材的作品在俄罗斯及苏联的文学史上可以说是不胜枚 举,它上溯可到古罗斯商人尼基京的《三海游记》关于里海西岸邻近高 加索地区的描写,下追至少可到人们熟悉的以车臣战争为主题的马卡宁 的《高加索俘虏》;既包括罗蒙诺索夫、茹科夫斯基这些未曾到过高加 索的作家的文学想象,也包括恰夫恰瓦泽、顿巴泽、莎吉娘、伽姆扎托 夫这些高加索本土作家的所见所闻;既包括描写外高加索的作品,也包 括描写北高加索穆斯林地区的作品;既包括《铁流》那样仅以高加索为 环境和背景刻画的作品,也包括《哈吉·穆拉特》那样试图用本土居民的视角写作的作品。将这些林林总总的著作统一在一个问题下研究,无疑是大而无当的工作。因此,唯有在高加索题材中划定一个具有自己特 性的范畴方能进行有效研究,也就是说,需要从诸多作品之中找出一个 在历史上有连续性,拥有一些共同元素,和某些历史时期或文学分期对 应的范畴。纵观历史,18 世纪到 19 世纪中期的高加索题材是比较独特 的。这个时期是俄罗斯帝国征服高加索的阶段,对外战争带来的荣耀和 对此的反思形成了此时文学的基调,也催生了大量此类题材作品;同时, 这是俄罗斯知识分子形成并寻找自身定位的时代,高加索折射出的文化断 层和他们自己的身份认同问题互相呼应,共同反映在文学中。从文学史角 度来看,这个时期在整个欧洲又是“高尚的野蛮人”观念盛行和浪漫主义 兴盛的时代,特有的时代因素使得这时的高加索题材有别于其他时期。

    这类高加索题材作品的起点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早期的俄国与波斯 争夺东部高加索的战争。在这个时期里,尽管俄罗斯作家亲临高加索 的还不多,但是,对神秘东方的向往已经催生了一批富有想象力的作 品,如罗蒙诺索夫的“安娜伊万诺娃女皇陛下克复霍钦城于鞑靼人之手 颂歌”,杰尔查文“祖波夫自波斯归来”,茹科夫斯基的“致沃伊科夫”。 在他们的笔下,高加索是直达神秘东方的通道,是胜利和荣誉之门,而 山区居民和文化则是全然的客体。到 19 世纪早期俄罗斯征服外高加索 时,俄罗斯作家开始有了较多身临其境的机会,也开始产生了反思意 识,于是,就有了纳列日内《凶年,或山区王爷》这样怀疑俄罗斯殖民 主义政策的作品。尽管如此,高加索主题的真正繁荣还是在征服北高加 索的高加索战争期间。这个时期内,涌现出了一批传世名著,如法侨迈 斯特(Maistre,Xavier de)所著、成为后来一种写作类型的《高加索 俘虏》,普希金笔下的《泪泉》《高加索俘虏》,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恶魔》《逃兵》《童僧》《伊斯梅尔· 贝》,马尔林斯基的《阿玛拉特别 克》等。这些作品不但关注高加索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也深入了高加 索人。目睹了高加索战争终结的列夫·托尔斯泰用《哈吉·穆拉特》等 作品为这段文学景观画上了句号。19 世纪 60 年代里,高加索的局势渐 渐平静,民粹主义在俄罗斯开始渐渐流行,而现实主义文学也在欧洲大 潮的推动下取代了浪漫主义,从此俄罗斯作家更多地把目光从异文化投 向了本国的乡土。作为整体的高加索文学潮流也随之告终。后来的高加索题材作品再未形成大规模潮流,而后代同题材的作品主旨大体上也都 在这个时期有所体现。

    总体来看,18—19 世纪高加索题材文学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以罗蒙 诺索夫为代表的 18 世纪,以普希金、莱蒙托夫为代表的 19 世纪早期及 以马尔林斯基、托尔斯泰为代表的 19 世纪中期。在第一个时期里,高加索的形象一是征服东方的纪念碑,二是作为自希腊传统开始的、代表神圣和成就的山峰意象。在第二个时期里,高加索本身成为自然和历史 的代名词,是高贵的野蛮人的居所,是自由生长的土壤;同时,这个 时期里殖民主义暴露出的问题和俄罗斯人的文化困境带来了一个新的主 题:高加索俘虏。在第三个时期里,高加索的神话开始褪色,作品中现 实主义甚至反讽的调子有所加强。这个时期里陷入困境的也不仅仅是俄 罗斯的俘虏,回不到历史去的高加索人同样承受着无根的危机。当然, 这个分法并不是绝对的。第二时期的莱蒙托夫也有不少反讽精神,托尔 斯泰的《哈吉·穆拉特》似乎又更贴近浪漫主义的前辈风格。但总体来说,18—19 世纪高加索题材文学是这个趋势。

    高加索题材文学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具有所谓追求自由的高加索情 怀。在第一个时期里,如罗蒙诺索夫的《安娜伊万诺娃女皇陛下克复霍 钦城于鞑靼人之手颂歌》,杰尔查文的《致信沃伊科夫》,茹科夫斯基 的《祖鲍夫公爵自波斯归来》,依然是建立在以中世纪为基础的荒野想 象上的。在这些诗句里,高加索的自然对诗人是可亲近的。在这三首诗 中,诗人都把自己的想象与征服高加索的经验杂糅在一起。他作为一个 全知者,在对诗神的召唤中走入想象空间,穿过现实的云雾走进高加索 的山门。在山岳中,他看到的瀑布飞流直下坠入深谷,万年的积雪轰然 崩塌,山间的羚羊自由地穿行,还有轮流指引道路的太阳月亮。这样的 描写方式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想象风格,关于景物意象的描写也是以心 理经验为主。如《致信沃伊科夫》里,叙述者首先看到了群山的象征厄 尔布鲁士,然后随着激动的心情聆听飞瀑泻下幽暗的崖底,既而走入隐 秘的黑暗深处,走进无人进入也没有阳光的森林。如果把这段描写和柯 勒律治的《忽必烈汗》,华兹华斯的《序曲》等作品中的想象体验描写 对比就会发现极大的相似性,这便是因为他们都要遵从浪漫主义情感作 为诗歌起源,以作者之心为标准。同时,在这个时代里,俄罗斯诗人关 于荒野和蛮人的想象还停留在中世纪基督教正统观念中。这些诗句里很明显地分出了荒野和黑森林的二元世界。在阳光照耀河流奔腾的原野 上,俄罗斯人正在赢得光荣和创造历史,不论天空中的雷声还是雪山的 闪耀都在为他们记功,一切都像《伊戈尔远征记》中的罗斯大地那样护 佑他们。这是一个有时间,可亲的,能够上上帝接近的旷野,是光明的 所在;而在那些深山峡谷中,羚羊一样的山民生活在没有历史没有声音 没有阳光的地方,像幻影一样靠行劫度日。这里是被遗弃的地方,是天 使不曾眷顾之地。诗中的山民也不是后世的高尚的野蛮人。这些人没有法度,没有准则,甚至没有言语和感情的迹象。他们自创世起就被安置 在蛮荒之地,直到文明彻底征服他们。

    30 年代人心目中的高加索相较过往又不相同。这个时期里,首先 是高加索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以往荒蛮的高加索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以往远离上帝的大自然变成了灵魂宁静去处。普希金、莱蒙托夫、奥多 耶夫斯基、奥兹诺比辛的诗歌营造了高加索的花园意象。像普希金是用 传说和外高加索历史将山区风情引入诗中的,而其他人可能更关注于实 地的风景。他们所关心的景物重点也不一样,前一个时代里习惯于雄 奇的宏大叙事开始让位于河谷的静谧风光。奥兹诺比辛抒情诗《卡兹别 克与玛舒卡》用拟人的对话点出了两种意境的区别。而在莱蒙托夫的笔 下,高加索的群山和河流是他的童年以及作品中许多重要人物(如恶魔和年轻僧人)梦想保存的地方。高加索对于他来说具有强烈的层次感。 山口之外的俄罗斯和山口之内的山区构成了他对世界的二分;俄罗斯大 地象征着社会桎梏所及之地,而山外是另一番天地,在二者之间,是永 远和荒凉炎热联系在一起的山口。《我急匆匆地从北国启程》《梦》等作 品纷纷展现了这一图景。山中同样有两个基本形象,象征达成的山峰和 象征回归童年梦境的溪水。和个人丧母经历有关,山在他早期诗作里往 往是一个保育者形象。但在主要的作品中,山都是和思悟或死亡联系开来。莱蒙托夫人物的视域往往有限,比如瓦列里克里的士兵,是最后关头他们才抬眼认清了山脉,也是永恒的山脉给了他们最终的宁静。水则 不同,除了带有特定含义的战争中的捷列克河以外,流水总是和童年结 缘。是在叙述姑娘悲剧过程中平静下来的捷列克河让年迈的黑海动情, 也是溪流的声音给童僧讲述童年。森林与谷地和前代一样具有阻隔功 能,但是在 30 年代,和喧嚣世界的隔绝被赋予了积极意义。这个时期 高加索的核心主题是逃离和隔绝。作者们相信在高加索的雪峰和山区深 处,或者在古老的格鲁吉亚,存在着一个值得永远追求的安乐之乡。在 追寻的路上,人要经历无边的关隘,要遇到文明之外的野蛮人,这一切 将时时刻刻使他意识到自己的夹缝境地。

    《阿玛拉特别克》同托尔斯泰的《高加索俘虏》把反讽发挥到了极 致。原本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为德行化身的高加索人失去了典型性格, 而作为对照的俄罗斯人也失去了行动力。在《高加索俘虏》里隐藏着一 个结论:无论是逃离还是忍受,高加索都是一个永远的圈套。日林一直 试图逃离,并且为此费尽心机赢得山民的信任。但等到他在女子的帮助 之下回到哥萨克中间的时候,他却感慨自己没有回家的命了。与他形成 对照的是,科斯泰林一开始就不忘自己的俘虏身份,在囚居生活中度日 如年,时刻希望解脱。但当逃离的良机来到时,他却放弃了这次冒险, 自愿地迎接了后来更严酷的俘虏生活,最后半死不活地被同伴赎回。这 篇故事在叙事上非常类似迈斯特的同名作品,而最大的区别就在结尾 处。斯米尔诺夫和喀钱博取到钥匙后便杀死看守人全家,坚决地回到了 部队里;而日林和科斯泰林却相继在自由的门口踌躇不前。

    《阿玛拉特别克》可以说是反讽的高峰之作。在它“不合时宜的浪 漫”背后是巨大的玩笑。作品描写的是夹在群山和里海之间的杰尔宾特 的故事。在叙述展开之初,阿玛拉特和维尔霍夫斯基上尉都是各自营垒 中的“多余人”。正是他们在交战之后的会面让两个人彼此唤起了对方身上的激情。交往让阿玛拉特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意义,也让维尔霍夫斯基感觉到些许成就。维尔霍夫斯基通过浪漫主义思考从阿玛拉特身上看 到了没有时间的山和海,看到了心如白纸的高尚的野蛮人,于是他心中 有害健康的高加索山区也因此变成了一块处女地,一个灵魂可以得到安 逸的地方;阿玛拉特则从维尔霍夫斯基给他的浪漫主义文本上改变了自 己的性格。从前支配他的是瞬间的激情和长久的失落,而读过那些书后 他找到了长久的价值。爱情故事的描写更让希望成为英雄的他把自己最 终定位在故事中的主人公上。但是,交流导致的却是悲剧。维尔霍夫斯 基因为从对方身上看到了某种普遍人性,最后决然地选择了同化阿玛拉 特;而阿玛拉特经历了幻灭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爱情作为人生的唯一要 义。维尔霍夫斯基渐渐地把阿玛拉特当作了“星期五”,执意要用自己 的生活强加于他;阿玛拉特把维尔霍夫斯基作为了浪漫故事中阻碍男女 主人公幸福的邪恶力量。终于,二人不可调和的矛盾借一场阴谋爆发 了。这两个人的悲剧并不像普希金和莱蒙托夫作品中的人物那样命中注 定要遭受劫难,把他们推向死亡的恰恰是他们的相遇。两个人都看到了 对方,然而穿戴的却是浪漫主义故事的有色眼镜。

    马尔林斯基本质上还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从他其他作品来看,他未 必会有制造一场黑色幽默的本意,真正制造出反讽效果的其实不如说是 作品人物的必然发展。在单独分析两个人的时候,无论是阿玛拉特和维 尔霍夫斯基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形象。作者正是由于按照浪漫主义的风 格塑造人物,才把他们彼此置身不可调和的境地的。在从前的文本中, 高加索故事的主人公要么是高尚或者凶恶的野蛮人,要么就是带来文明 的俄罗斯人,文本的主客是有明显界限的。但是在这个故事里,高加索 已然是一个难分主客的蛇结。这时候的高加索已经渗透了各种权力,同 样有不自由的天空。而俄罗斯的形象既不是全然的专制帝国,也不是爱 国主义口号中的祖国。对于文中的俄罗斯人来说,国家存在于文明,存在于劳动中,高加索只是因为远离劳动而陌生;但与此同时,这个处女地又是建功立业的去处。俄罗斯和高加索的关系本质上不是征服与被征 服、故乡与异国,而是一个时间关系。高加索既是童年也是未来,俄罗 斯的意识必然要在这里发挥作用。

    当然,这个时期高加索题材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说具有哥特风 格的 19 世纪女作家叶列娜·加恩的小说,格涅季奇等人的诗作,等等, 由于受资料来源和篇幅大小的限制,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展开
目录

1 代序一 韩茂莉


4 代序二 查晓燕


001 第一章 历史地理视角下的呼伦贝尔研究


003 发现“最后的”边疆——1732—1932 年间呼伦贝尔的地区认识史


019 近代草原丝绸之路东北端的文化景观、经济网络和文化认同


——19 世纪呼伦贝尔的社会商业网络和认同变迁


035 清代至 20 世纪 30 年代达斡尔族跨兴安岭贸易及其地理基础


049 近代呼伦贝尔地区俄罗斯移民文化区发展与地理格局


066 晚清中俄东部边界安全形势变化与呼伦贝尔新政


089 清末民初呼伦贝尔治边政策的转型


105 第二章 中俄(苏)交流研究


107 佩特林使团访华问题新探——基于民族史材料的考证


130 地理大发现视角下看佩特林使华报告的传播与影响


154 蒙古高原局势影响下早期中俄关系与《尼布楚条约》


182 从《尼布楚条约》到《朔方备乘》


——康熙至咸丰年间清朝关于俄国知识的形成和固化


207 从清末民初中国时局看 1917 年俄国革命的地缘政治影响


222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中国大众文艺里的“苏修”形象


235 第三章 文化史视域下的亚洲研究


237 自我意识之镜——俄罗斯文学里的高加索


248 俄罗斯人认知中穆斯林概念的缺失


259 从“dergi”一词看历史上满族政权崇尚东方的观念


271 内亚视角下的“跪”“拜”与东西之间的礼仪冲突


283 附录 孔源文章存目


287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