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和尚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出生于濠州钟离(钟离,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他在家里排行第四,因为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小时候名叫朱重八。
这位被世人戏称为“和尚皇帝”的朱元璋,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和尚,竟然做成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几十年的风云变幻中,他率部平定割据、南征北战,终于推翻了元朝的腐败统治,拯救了天下苍生,不得不说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尽管已是万众仰望、指点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却永远忘不了自己经历过的苦难童年。那一幕幕令人悲痛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只因家里赤贫,七岁那年他就给地主家放牛,为了不至于饿死,他的整个童年几乎都是在水牛背上度过的。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濠州一带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不久又暴发了瘟疫,半月之内,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相继病亡。虽说还有两个哥哥,但他们早已做了别人家的赘婿,十六岁的朱元璋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这个悲痛不已的少年,穷得叮当响,可哪里有钱给亲人安葬呢?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只好去求地主刘德,希望他看在乡邻的份上,能发发慈悲,给自己逝去的亲人施舍一小块安葬的地方。不料对方是个铁石心肠的吝啬鬼,面对声泪俱下的放牛娃,丝毫不为所动,不但无情地拒绝了他,还把他轰出了大门。
百般无奈的朱元璋痛不欲生,抱头坐在田埂上泪如雨下,失声痛哭起来。这时,一位好心的邻居见他哭得实在可怜,就主动提出让他把亲人葬在自家的地里。朱元璋含着泪千恩万谢,用家里仅有的破衣烂衫包裹住亲人的尸体,将他们草草埋葬。
少年时期的这一遭遇,在朱元璋的心里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他做了皇帝后,在撰写《御制皇陵碑》时,仍然伤感地再次念及此事:“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这件悲伤的往事,使朱元璋深感世态炎凉,他因此疾恶如仇,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扭曲。他成为一言九鼎的帝王后,对富豪乡绅往往铁石心肠,坚决予以严厉的打击;而对穷苦百姓常施以政策上的倾斜以表同情。
为了糊口度日,朱元璋进入皇觉寺当了小和尚,每天干一些打杂的粗活儿,总算有了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谁知小和尚才做了五十天,因遍地饥荒,寺院也难以为继,住持只好遣散众僧。朱元璋不得不离开寺院托钵流浪,成了四处化缘乞讨的小行童。此后的日子风餐露宿,朝不保夕,他尝尽了人间的疾苦。
这三年多的艰难时日,朱元璋一直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在《御制皇陵碑》的碑文中,他同样生动地记录了这段辛酸的往事:“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侠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
在游方化缘期间,他开始熟悉淮西一带的山川地貌,加深了对底层民众艰辛生活的了解。随着见闻的增多,他的阅历与社会经验不断丰富。这段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他的意志和身体均得到了锻炼。残酷的社会现实,使这个浪迹天涯的小沙弥逐渐变得猜忌多疑,以至深刻地影响到他后来的执政理念。
1348年,已经二十岁的朱元璋仍然居无定所,他又回到了皇觉寺,开始静下心来勤奋学习。他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来自经书的佛家文化和传统的儒家文化。三年中,通过向主持和众僧学习,几乎从零开始的他由于刻苦努力,显著提升了自身的文化水准。
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