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英语翻译与传播研究/高校学术创新当代学人前沿探索书系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6890342
  • 作      者:
    作者:刘玮|责编:李新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精彩书摘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英语翻译与传播研究》:
  (二)与礼貌相关的言语行为
  与礼貌关系的言语行为多种多样,其中称呼语、称赞语、道歉语以及请求语与之关系最为密切,它们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最多的语言行为。下面将重点讨论这几种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相同与差异之处。
  1.称呼语
  在语言交际当中,称呼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言语行为。人们基本的礼貌行为就是在与人沟通交流时要使用得体的称呼。从人们对称呼语的使用中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人对社会关系的理解程度。称呼语一般分为面称与叙称两种类型。关于称呼语的称呼形式也有两种,即亲属称呼和社交称呼。本书对于称呼的研究主要是面对面的交际称呼。称呼语因受民族传统观念、社会形态以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因此,不同文化在使用称呼语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中美两国关于称呼的形式有各自的特点。1964年学者们对美国英语中的称呼形式进行了划分,他们认为称呼形式主要包含三种类型,即相互称名、相互称“职衔+姓”以及一方称名,一方称“职衔+姓”。1989年我国学者陈松岑将中国的称谓语划分为七种类型,即亲属称谓、职业称谓、职务称谓、通称、姓名称谓、人名称谓以及不称,并在《礼貌语言初探》中进行了详细描述,他认为在这七种类型的称谓语中,亲属称谓,职务称谓和姓名称谓最容易引起跨文化交际误解。
  在大多数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都会使用亲属称谓。这是对家庭关系在人际交往中重要性的一种反映。亚洲的一些国家普遍都具有使用亲属称谓泛化的特点。在中国文化当中,中国人在使用亲属称谓时通常会根据对话人的辈分、年龄以及谈话的场合进行选用,以免发生亲属称谓使用不当的问题,造成尴尬局面。中国人在社交过程中普遍使用的亲属称谓主要有“爷爷、奶奶、大伯、大娘、叔叔、阿姨、大哥、大姐”。然而,在使用英语交流的国家,人们通常很少在社交场合使用亲属称谓。在称呼父母的朋友时,人们通常使用“叔叔(Uncle)+姓名”或“阿姨(Aunt)+姓名”的形式,但这种形式不适用于称呼陌生人。在西方文化中,“老”的概念是禁忌,因此老人的“老爷爷、老奶奶”称呼非常罕见,因为使用这种称为很容易引起对方的不适。
  “职衔+姓氏”的称呼形式在很多国家被认为是一种礼貌而正式的称呼形式。这种称呼在东南亚国家最常见。在西方国家,地位不同或相同的人在称呼对方时更喜欢使用对方的名字。有些美国人就会要求陌生人在初次见面时直接说出自己的名字。然而,与美国人相比,英国人在称呼上更加正式。在称呼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和老年人时,英国人通常使用“职衔+姓氏”的形式,只有不同职位的熟人才使用互称名字的形式。此外,其他西方国家也更喜欢直接使用正式的称呼,如法国和德国。
  在跨文化交际中,免姓称名的称呼形式也容易引起误解。在西方文化中,处于兄弟姐妹、朋友、上级和下级关系的双方在交际时,经常使用互相称名的形式。我们经常认为,在美国,有些孩子可以直接叫父母的名字,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为美国是一个离婚率相对较高的国家,尽管再婚家庭的孩子可能会直接称呼继父或继母的名字,但他们不会直接称呼亲生父母的名字。在中国,免姓称名的称呼方式通常只出现在家人和朋友之间。此外,对于通常以丈夫(妻子)或男朋友(女朋友)的身份表达配偶或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时,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例如,一个名叫“张丽”的中国女人通常只被她的丈夫或男友称为“丽”。如果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规则了解不够,他们会对这种称呼形式产生误解。例如,张丽的外国同事叫她“丽”,这会让张丽感到非常尴尬。
  2.称赞语
  称赞语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人们常常使用称赞语。在与人打招呼、表示感谢或抱歉以及引出话题时均可以使用称赞语。跨文化交际当中,称赞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尴尬的局面。称赞的对象、内容、频率以及回答方式因文化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若掌握不够,很容易引起跨文化交际误解。
  汉语称赞语的句式十分集中。虽然汉语称赞语的主要句式与英语存在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即英语的第二种句式“I+like/love+NP”在汉语称赞语中很少使用,中国人并不采用这一形式来表达对某样东西称赞,因为使用“我喜欢你的……”这种形式来称赞别人的物品时,很容易给人留下贪婪的不好印象。此外,对于这种称赞,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认为他人是对自己的一种委婉或间接的请求。例如以下对话:A:我喜欢你的帽子。B:喜欢吗?送给你吧。由此可见,当A对B的帽子进行称赞时,B理解为A可能是想要自己的帽子。
  称赞语在频率、内容和对象方面均体现出跨文化差异性。举个例子,在称赞频率方面,美国远远高于日本。对于称赞的内容,美国与日本也是不同的,美国人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貌和人品,而日本人在称赞别人时主要体现在才能和表现方面。对于称赞外貌而言,中国人因为重视内在道德素养以及崇尚含蓄的观念,不太喜欢对别人的外貌进行称赞,异性之间的两个人评价对方外貌的情况也比较少见,与中国相反,美国人则十分喜欢对他人的外貌进行称赞。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看出,美国人对他人外貌的称赞,一方面说明了美国人对称赞交际功能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美国人对新事物以及变化的价值观的追求。美国人虽然喜欢对他人的外貌称赞,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美国人在对他人称赞时,称赞的大多是其衣着打扮的变化,而不是其长相,因为人的长相是天生的并且不易发生改变的,而衣着打扮可以通过人为手段进行改变。所以,当美国人听到中国人称赞美国女生美丽、漂亮或者男生很帅的时候很容易感到尴尬甚至是惊讶。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第二节 中西方翻译理论概述
第三节 翻译对译者的要求
第四节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第二章 英语翻译概述
第一节 英语翻译的过程
第二节 英语翻译的性质与分类
第三节 英汉翻译的基本技巧
第四节 英语翻译基本问题的阐述

第三章 跨文化交际概论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之语言交际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之非语言交际

第四章 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翻译
第一节 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翻译
第三节 跨文化思维模式差异与翻译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词汇、句式与语篇翻译

第五章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目标与意义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实施主体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

第六章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翻译
第一节 汉语文化在英语翻译过程中文化空缺现象及对策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习语和典故文化英语翻译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饮食和服饰文化英语翻译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节日和称谓文化英语翻译

第七章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第一节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简述
第二节 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原则
第三节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途径
第五节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新发展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